哦哇資訊網

傳承匠藝 弘揚家鄉面食文化——“古州面藝”賈如霞

由 流沙SQUALL 發表于 美食2021-12-10

饅頭別稱“饃”,中國傳統麵食之一,製作簡單,攜帶方便,味道可口鬆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關於“饅頭”的起源,它和祭祀有著很深的淵源。古時候,祭祀神靈的供品有“人殉”之說,即人頭和牲畜之頭,後來被用面做的模型代替,即:蠻首——饅首——饅頭,這樣一個演變的過程。現在還保留著用面做“三牲”祭奠亡人的習俗。從文字上看,“饅頭”已成為一種食物,和“三牲祭”的用途有了明顯的區別,前者為食用,後者則為觀賞。自古就有過年蒸饅頭的習俗,“廿九蒸饅頭,饅頭象徵好兆頭”,饅頭不僅是餐桌上的主食,更是蘊含著“發家、發財”、“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傳統的饅頭又白又鬆軟又有嚼勁,以圓形為主,現在的饅頭工藝已經有很大改善,製作也更精美,不僅口感好還注重健康。各地區根據自身飲食文化習慣,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麵饅頭、玉米麵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等,口味不同,做法各異。

在平定,就有一位傳承工匠賈如霞,把傳統的饅頭揉進現代生活的元素,將平定“古州面藝”麵食文化發揚光大。

賈如霞出身於“民間藝人”家庭,從小就對繪畫、剪紙、麵塑、布藝等藝術情有獨鍾。大學畢業後,賈如霞找到了一份穩定工作,可她並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放棄對藝術的熱愛,只要有時間,她就會拿起畫筆、剪刀,進行藝術創作。在一次做開花饅頭的過程中,她萌生了一個想法,單純的白麵饅頭,無論從視覺上看,還是營養價值上講,明顯不能滿足人們物質條件日益增長的需求,可以藉助自己的手藝,

把饅頭的“食用性”、“觀賞性”和“營養價值”有機結合在一起。這便是創立“古州面藝”的初衷。

“古州面藝”採用天然的食材,純手工製作,做工傳統、韻味十足,不僅注重追求品味、時尚,更講究傳承文化。它區別於常見的“麵塑”,“麵塑”採用未發酵的麵糰、各種顏色製作,只有觀賞性;“古州面藝”採用發酵麵糰、各種蔬菜、水果調色製作,既有食用性、又有觀賞性。在最重要的用料環節,原料選擇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面藝”製作的成敗。賈如霞憑藉世代傳承的經驗和直覺進行感觀檢驗,致力於以天然食材、沒有膨鬆劑、沒有增白粉、沒有防腐劑為原則,純手工打造每一件優質“面藝”藝術品。

譬如:福祿壽喜(葫蘆),以菠菜、南瓜、甜菜根、白麵為原材料,南瓜去皮蒸熟、榨汁,菠菜焯水榨汁,甜菜根榨汁,分別和成黃色、綠色、紅色三個麵糰;取黃色麵糰做成葫蘆的造型,綠色麵糰做成葉子的形狀,紅色麵糰做成小花,進行裝飾;醒發到1。5倍大,水開蒸15分鐘即可。此外,其手工製造的 “獻桃賀壽”已被陽泉市規劃展覽館收藏。

如今,古老的文化依然被人們喜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具有傳統意義的原生態。面談中,賈如霞正填寫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申報書》,政府部門給予了她大力的支援。賈如霞將重新拾起古老的技藝,帶著她的“古州面藝”走向更大的舞臺。

傳承匠藝 弘揚家鄉面食文化——“古州面藝”賈如霞

陽泉市雅諾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平定縣東關村新民街54號

15303532935

傳承匠藝 弘揚家鄉面食文化——“古州面藝”賈如霞

—END—

內容編輯:楚門

TAG: 饅頭面藝賈如霞麵糰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