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由 那一座城 發表于 美食2022-12-26

眾所周知,沒有一箇中國胃能拒絕包子的誘惑。

肉包子、素包子、小籠包、生煎包、灌湯包……

各種烹飪、萬千風味。

在上海,饅頭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饅頭。

舉個例子,肉饅頭、菜饅頭、生煎饅頭、小籠饅頭……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包子。

△ 各種形態的包子。圖源:bilibili

各地的包子也各具特色,今天來給大家說說上海包子。

其實,在上海一般不說包子,而是統稱為“饅頭”。

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白麵大饅頭,

而是肉饅頭、菜饅頭、生煎饅頭、小籠饅頭……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在上海吃正宗的本幫包子,

得去門派上寫著饅頭的店。

△ 上海饅頭店。圖源:圖蟲創意

為什麼叫饅頭呢?

其一,包子用上海話講太拗口。

其二,包子本就屬於饅頭的一種,後來慢慢細分出來的。

不過,不管是什麼叫法,美食的核心要義依然只有兩個字——

好吃!

01

生煎饅頭,獨具特色

上海點心千千萬,生煎佔一半。

超大的平底煎鍋裡,排放著滿滿當當的、圓滾滾白胖胖的生煎。

生煎底的外皮已經煎的金黃焦脆、在滋滋的油鍋上顯得格外誘人。

生煎頂部撒上了慢慢的黑芝麻和綠蔥花,給生煎增添了許多誘人的色彩,

生煎鍋蓋掀開的一瞬間,是美味達到巔峰的時刻。

噴香的肉汁味混合著芝麻的香味,極具視覺與嗅覺藝術。

△ 剛剛出鍋的生煎。圖源:圖蟲創意

一家優秀的生煎店,往往生煎沒出鍋就已經被搶光了。

生煎鍋前,排著滿是期待的顧客。

掀開鍋蓋的那一刻,香氣隨著熱浪鋪展開來,飄入每一個食客的口鼻中。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上海大壺春生煎。圖源:圖蟲創意

生煎,上海本地也分成不同的派別,幾種派別之間的口味差異也是比較明顯的。

至於一個知乎熱門話題:

“傳統上海生煎是「薄皮+多肉汁肉餡」,還是「發過的厚皮+無肉汁肉餡」?”

只能說二者都是傳統上海生煎,只是喜好因人而異。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薄皮多汁的生煎。圖源:圖蟲創意

咬一口往外滋汁,還保留著溫度的肉汁直燙嘴。

邊吃邊發出“嘶哈”的聲音,卻是越燙越美味、越想吃!

這就是

“渾水生煎”

鮮豬肉的餡兒裡邊,加入了豬皮凍。

高溫烹飪過後,豬皮凍會融化成汁水,待到生煎被咬開口,汁水便會流出來。

渾水生煎的面採用半發麵,皮要擀的特別薄、開口朝下,底部煎酥脆。

薄皮與滿滿肉汁的組合,符合了中國人對帶餡兒食物的最高評價——

“薄皮大餡兒”!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厚皮發麵生煎,誕生時間略晚於薄皮,卻闖出自己的一份天地。

這就是

“清水生煎”

與渾水生煎不同,清水生煎講究內餡厚實,湯汁自然就少了。

咬一口能感受到紮實的肉餡,沒有汁水的浸潤,使得肉餡的調味更加突出。

鮮、嫩、緊,是對肉餡兒的基本要求。

同時這種生煎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好處:方便吃!

早上匆忙的時候,選擇沒有燙嘴汁水的生煎,

邊走邊吃、越嚼越香!

02

上海小籠,細細品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上海薄皮灌湯。圖源:圖蟲創意

小籠湯包,也稱灌湯包,講究“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吃湯”。

上海湯包與外地湯包外形差別不大,味道更是融合四方。

不過最出名的當屬蟹黃小籠饅頭。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蟹粉灌湯包。圖源:圖蟲創意

吹彈可破的外皮透漏著裡邊湯汁的鮮美,上方的一點嫣紅更是蟹粉湯包的點睛之筆。

吃蟹粉湯包,急不得!

要找準吃的時機:

剛端上來——太燙,舌頭遭罪!

涼了再吃——沒湯,味蕾遭罪!

恰是等到熱氣將散未散、湯汁將涼未涼之時,

咬破湯包的外皮、喝一口裡邊的湯汁,滿腦子就一個字:

鮮!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吃得盡興、做得也講究。

先說小籠饅頭的外形,乍看呈花形,均勻的褶皺是老師傅數十年如一日探索出來的獨特手法。

捏多少個褶皺?

傳統的小籠捏14個,恰好將肉餡滿滿地裹在麵皮之中,既好看、又不露餡。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說起不露餡,小籠的不露餡的關鍵訣竅就在麵皮上面。

選用不會蓬鬆的死麵,將湯汁牢牢地鎖在麵皮裡。

這樣即使將麵皮擀得薄如蟬翼,也能很好地保證不露餡。

薄面皮蒸出來的小籠晶瑩剔透、四能看到裡邊的餡料,湯汁也是將溢未溢,鮮得格外誘人。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筷子夾起一個湯包,可以看得到的汁水和餡料。圖源:圖蟲創意

當然,只有外形,萬萬不行。

小籠的肉餡,也十分講究。

肉餡由餡和湯兩部分組成,不過可不是一開始就灌的湯汁。

與渾水生煎的湯汁類似,小籠的湯汁也是豬皮凍加熱之後化掉形成的。

所謂的皮凍,顧名思義就是豬皮和水熬製,經過過濾、冷凍過後形成的。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Q彈的皮凍。

有的店家還加入了一些其它材料,例如雞湯、調料等等。

因為經過了長時間的熬製,豬皮的精華已經融入其中,等到融化開來就十分鮮美可口。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古猗園南翔小籠。圖源:圖蟲創意

古猗園南翔小籠

可以稱得上是上海小籠的起點。

這麼多年其經久不衰的秘密就在於其秘製的餡料:

湯鮮、肉嫩。

根據其已公佈的配方可以瞭解到,其豬皮凍選用老母雞湯熬製。

這樣做出來的湯汁將更加鮮美、更加濃郁。

另外南翔小籠的麵皮不追求薄如蟬翼,而是採取不擀皮、直接用手壓的形式。

這樣的麵皮雖不晶瑩剔透,卻有一股獨特的面香,稍顯鬆軟。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上海南翔饅頭店的蟹黃湯包。圖源:圖蟲創意

城隍廟南翔饅頭店

很受各地遊客的歡迎。

差異化經營是其一大特色。

一樓主要招待大眾群體,二樓針對中高消費階層,三樓主要針對高消費客戶。

雖有差異,但每一樓層的師傅都掌握著自己的獨家秘方。

即使是最便宜的湯包,其美味也依然不減。

阿拉上海饅頭,究竟有多少種花樣?

△ 上海弄堂。圖源:圖蟲創意

不管是生煎饅頭還是小籠饅頭,都融合了中國人的麵食、肉食和湯食文化。

隨時準備著,滿足一個飢腸轆轆的中國胃。

這就是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複製。

在上海中西雜糅、包容開放的城市味覺歷史中,有一種滋味,永遠屬於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圓饅頭、大學問!

TAG: 饅頭小籠湯包圖源圖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