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一文詳解:SSRI及SNRI類抗抑鬱藥的撤藥綜合徵

由 用藥參考 發表于 健康2021-04-22

抗抑鬱藥的撤藥綜合徵(withdrawal syndromes)在臨床中相當常見,發生率為27%-86%,加權平均發生率為56%。撤藥反應多發生於驟停抗抑鬱藥之後,但緩慢減停之後及減量過程中也有報告,故本文統一使用「撤藥」而非「停藥」。

視藥理學性質而定,不同抗抑鬱藥的撤藥綜合徵發生率存在差異。SSRI及SNRI臨床應用廣泛,也是抗抑鬱藥撤藥綜合徵的「重災區」。從發生高峰、時程、持續時長、轉歸、臨床表現等維度出發,SSRI及SNRI的撤藥綜合徵可具體分為新發撤藥症狀(new withdrawal symptoms)、反跳症狀(rebound symptoms)及持續性撤藥後障礙(persistent post-withdrawal disorders),以下簡要探討。

新發撤藥症狀

SSRI及SNRI的新發撤藥症狀種類繁多,且因人而異,可能包括:

▶ 一般症狀:多汗、流感樣症狀、頭痛、潮紅、寒戰、疲乏、虛弱、萎靡不振、疼痛、莫名不適等;

▶ 心血管系統:心動過速、頭暈、頭重腳輕、胸痛、高血壓、體位性低血壓、眩暈、暈厥、呼吸困難等;

▶ 消化系統:噁心、嘔吐、厭食、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稀便、大便次數增多等;

▶ 感覺系統:電擊感、耳鳴、視物模糊、視物改變、大腦過電感、感覺過敏、味覺改變、瘙癢、蟲爬及針刺感、腦內嗡鳴聲等;

▶ 神經肌肉系統:感覺異常、肌陣攣、震顫、麻木、僵硬、肌痛、共濟失調、肌痙攣、神經痛、猛然抽動、關節痛、半身麻痺等;

▶ 中樞神經系統:癲癇、卒中樣症狀等;

▶ 認知:意識模糊、遺忘、注意力下降、定向力受損、睏倦、注意困難、言語不清等;

▶ 情感:焦慮、激越、抑鬱、易激惹、驚恐發作、現實解體、人格解體、心境惡劣、心境不穩、自殺觀念、輕躁狂、欣快、恐懼、緊張不安、憤怒等;

▶ 精神病性症狀:幻視、幻聽、譫妄、緊張症等;

▶ 行為:不安、攻擊行為、衝動、突然哭泣、突然發怒等;

▶ 睡眠:失眠、夢魘、生動夢境、睡眠過多等。

SSRI的新發撤藥症狀多發生於減量或停藥後的36小時至10天內,通常可逆,持續數小時至6周,具體情況與藥物特性有關。基於現有文獻,使用所有SSRI治療均可出現新發撤藥症狀,但以帕羅西汀最常見,氟西汀最少見。新發停藥症狀的嚴重度同樣因藥物而異,帕羅西汀最常出現嚴重的抑鬱及軀體症狀,而氟西汀最少出現。

SNRI(包括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侖、左旋米那普侖)也可出現新發撤藥症狀,通常發生於停藥後數天內,持續幾周。就具體藥物而言,文拉法辛出現新發撤藥症狀的可能性最高,為23%-78%;左旋米那普侖最低,為9%-10%。

反跳症狀

SSRI停藥後可出現反跳症狀,其中帕羅西汀或短效SSRI發生反跳性抑鬱的可能性更高。

兩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中,抑鬱症患者停止帕羅西汀、舍曲林及氟西汀維持治療並換用安慰劑,一段時間後重新使用活性藥物。其中一項研究顯示,使用帕羅西汀或舍曲林的患者在換用安慰劑後抑鬱症狀突然惡化,重新用藥後恢復至使用安慰劑前的狀況。兩項研究中,使用帕羅西汀的患者在換用安慰劑後均再次出現了治療前的症狀,而氟西汀組未觀察到上述現象。

另有為數不多的研究報告稱,患者在停用文拉法辛後發生反跳性焦慮。

持續性撤藥後障礙

有文獻對長期使用SSRI後的持續性撤藥後障礙進行了描述。

例如,Shoenberger等首次報告了帕羅西汀長期治療後出現的持續性撤藥後驚恐障礙;數年後,Bhanji等也描述了這一現象。Fava等針對驚恐障礙患者開展了一項逐漸減停SSRI的研究,發現9名使用帕羅西汀治療的患者中,有3人在停藥1年後存在持續性撤藥後障礙。

Belaise等透過分析患者的線上報告發現,最常見的SSRI持續性撤藥後障礙包括心境紊亂、抑鬱、情緒不穩、易激惹、焦慮、失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受損、記憶力受損。另一項研究中,Belaise報告了帕羅西汀停藥後的持續性病理性賭博及廣泛性焦慮。Stockmann等分析了某網站使用者發帖的內容,發現SSRI相關持續性撤藥後障礙較SNRI更多見;性心理/生殖泌尿症狀在SSRI使用者中更常見,而神經系統症狀在SNRI使用者中更常見。Chouinard等描述了三例持續性撤藥後障礙個案,包括一例廣泛性焦慮障礙、一例環性心境障礙及一例伴憂鬱特徵的重性抑鬱發作。

總體而言,基於有限的文獻,帕羅西汀誘發持續性撤藥後障礙的風險似乎高於其他SSRI。SNRI也有撤藥症狀(如抑鬱、焦慮、躁狂、耳鳴、噁心、無法解釋的恐懼、頭暈)長期存在的報告;4項研究中,3項與文拉法辛有關,1項與度洛西汀有關。

2020年的一項個案報告中,患者的PSSD僅僅是範圍更廣的持續性撤藥後障礙的一部分,提示後者實際上可能包括很多漏報的性方面副作用;報告不足的原因很可能在於醫生對性症狀關注不足,也缺乏針對此類問題的探究。

其他臨床表現

SSRI及SNRI停藥或減量後的撤藥綜合徵還可能伴有其他的臨床特點。例如,一些患者的病程可能改變,如心境轉躁或其他形式的行為過度啟用,以及失去療效或表現出難治性。

其中,轉躁或其他形式的行為過度啟用既可能呈自限性,也可能需要專門的抗躁狂治療。失去療效指維持期治療期間出現症狀反覆,且加量僅在短期內有效;難治性指既往有效的藥物重新使用後缺乏療效。

撤藥綜合徵的管理

最初,重新用藥被視為管理抗抑鬱藥撤藥綜合徵的方法。然而,一出現撤藥反應就把藥物加回去,這無疑意味著患者永遠無法減量或停藥。因此,有人提出可以換用一種半衰期更長的SSRI(如氟西汀),因為此類藥物較少引發撤藥反應;然而,此舉可能誘發病情惡化。另一個選項是緩慢減量,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撤藥綜合徵的發生。

近年來,有研究者提出了SSRI雙曲線減量法,旨在實現藥理學效應的線性下降,降低撤藥反應的發生風險。醫脈通曾對該方法進行了介紹(見下方連結),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仍需要在隨機對照研究中加以驗證。

Ruhe等還提出過一種多步減量策略,即首先在1周內減量至最低有效劑量的一半,隨後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減量。然而,這一方法也尚未得到測試。

非藥物干預方面,針對一組在4個月內遵循固定時間表減停抗抑鬱藥的患者,研究者探討了旨在預防復發的團體認知行為治療的效果。結果顯示,只有37%(n=26)的患者成功停藥,只有28%(n=20)停藥後未復發。上述發現提示,認知行為治療無助於減停抗抑鬱藥。然而,上述結果可能部分與本項研究中認知行為治療開展的時機不當有關,且樣本中的大部分患者此前曾經歷過停藥失敗。

Fava及Belaise提出了有關藥物(如氯硝西泮對症治療)及非藥物(如包含解釋療法、認知行為治療、幸福療法的三模組干預)手段的建議,旨在管理抗抑鬱藥撤藥綜合徵。然而,這些建議僅僅基於作者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樣需要在隨機對照研究中加以驗證。

文獻索引:Cosci F, Chouinard G。 Acute and Persistent Withdrawal Syndromes Following Discontinuation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Psychother Psychosom。 2020;89(5):283-306。

TAG: 撤藥SSRI症狀停藥帕羅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