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大西洋上的心理學實驗——希望效應(下)

由 黑馬原創文章 發表于 健康2021-12-08

對於“希望”的效應心理學家進行了一次廣泛的調查。他們要求許多人回答題為“你有哪些希望?”的試卷。試卷分析的結果表明,

抱有希望的種類(不論大小)越多的人,往往充滿了自信,注意生活的樂趣,精神煥發、精力旺盛,而那沒有明顯的或者較少希望的人則往往表現出漠然、悲觀、消沉等情緒。

一位富翁在試卷上只填了一句話:“我沒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已經滿足了。除了長生不老外,而這能算是希望嗎?”經過調查,這位富翁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心理家與他進行了接觸,勸告他從事一些具體的活動,並列出分階段的計劃表,如對外孫的培養、對某個足球俱樂部的支援等。經過指導,經過不斷的、各種各樣的希望的“煎熬”,不久之後這位富翁在精神上就已判若兩人。

我國作者黃京堯曾對“希望效應”作過這樣的論述:

一串葡萄個數很多,大小不一,甜酸不均。有的人不分大小,一口氣吃完。不過多數小孩往往採取以下兩種吃法:一種是先吃小的、酸的、再吃大的、甜的,即先從差的吃起,越吃越有味。另一種是先吃大的、甜的,再吃小的、酸的,也就是從好的吃起,再吃差的。

如果你的孩子或者幼小的弟弟選擇第一種吃法,你的心裡往往會湧上一股快意:這孩子不錯!反之,如果他或她選擇後一種吃法,你或許感到很不順眼,說不定要罵上幾句。

其實,從優選學上說,從好的依次吃到差的,實際上每次吃的,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好的一個。例如一串葡萄三十個,從好的吃起,第一個是三十個中最好的一個;第二個剩下的是二十九個中最好的一個……依次類推,直到最後一個,自然也可以算是最好的一個。

另一種從差的依次吃到好的,實際上每一次吃的,都是剩下來的葡萄中最差的一個。因此,這種吃法常有沮喪之感,而前一種吃法則伴喜悅之情。

不過這只是作家一廂情願的想法,事實證明,先吃好的再吃差的,往往是越吃越乏味,沒吃完就不想吃了;而先吃的再吃好的,除了胃納欠佳或者外加的原因,一般很少有半途而廢的。

什麼道理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第一種吃法總是伴有希望感,第二種吃法總是伴隨著一種失望感。在第一種吃法中,雖然目前吃的是差的,但相信越來越好,隨著這種希望逐步實現,內心的滿足感越來越強烈。這種吃法的孩子越吃到後來越高興。

希望感是人類能夠生存的根本慾望。一些剛剛步入社會門檻及人生之路的青年,卻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多數是由於對生活感到失望以至累積成絕望。而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即使環境再艱難,他都會發揮同環境抗衡的能力,在改造環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和地位。

美國聾盲人海倫·凱勒不失為一個典型的例子。她靠著用手觸控老師講話時的面部肌肉變化,來學習語言,以後又透過艱難的學習獲得了哈佛大學燙金的畢業證書。

她在總結自己的生活路時說了一句不為常人所注目的話:希望就是生命。

讀者,你還有“希望”嗎?是否心存希望往往也標誌著自己本身是否有希望。我們的希望畢竟比那位可敬的海倫凱勒多得多吧!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可希望的了那麼,去尋找吧!

讓“希望”時時刻刻地煎熬著你,因為我們不能離開希望,希望是我們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心理動力!

在尋找自己的希望的時候,請不要只顧自己。任何人都需要“希望”,你也應該為自己的親人、朋友、同志以及其他人設計出各種各樣的希望之路。你明白這話的含義嗎?

TAG: 希望吃法往往葡萄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