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這四個飲食誤區,一定要提醒父母

由 我們愛科學 發表于 健康2021-05-27

本月的母親節,你有沒有跟媽媽說句節日快樂,或者送一個她心儀已久的禮物呢?下個月父親節即將到來,在外的你是否已經在惦記著他呢?

在記憶中,我們總是習慣了每天都被父母叫醒,吃著他們準備的一日三餐。漸漸地我們長大了,背井離鄉後,我們經常也會懷念父母的廚藝。

但你是否有想過或者已經發現,我們的父母很多時候吃得也並不健康,他們的飲食也有很多誤區和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也在慢慢影響他們的健康。

今天我來盤點下父母們常見的飲食問題,大家一起看看,你們是否也有同款父母。

誤區1

做飯菜喜歡重口味

為了做出好吃的飯菜,父母都喜歡多放點鹽、油和糖,尤其是鹽。而且,隨著年齡增大,父母的味覺開始退化,加的鹽就更多了。鹽吃多了對健康危害更多。大量的研究發現,鈉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胃癌的發病風險。

2019年,一項覆蓋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的研究發現,中國因飲食問題引發的死亡中,排在第一位就是因為鈉攝入太高——也就是鹽吃太多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攝入鹽少於6克,但從最近幾年我國的調查來看,我們每日攝入鹽的平均量都在10克左右,遠遠超過了推薦的量。

誤區2

餐餐都是白米白麵

主食是我們每餐必不可少的,因為父母總是認為,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但每天吃的各種米飯、饅頭幾乎都是白米白麵,很少有全穀物和雜糧。

白米白麵都是經過精製加工的,精製加工會使穀物丟失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食用後消化速度很快,非常不利於血糖和體重的控制,還會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2021年一篇研究對21個國家13萬多名參與者的大米攝入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吃大米飯會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每天攝入米飯量超過450克的人,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了20%,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幾乎都是吃白米飯。

誤區3

擔心三高,不敢吃肉

很多人年紀大了都不敢吃肉,擔心會三高,甚至有些人會受一些“素食養生”的影響,不僅不吃肉,甚至蛋奶都去掉。

然而,如果長期不吃肉,很容易出現很多營養缺乏問題。

肉類中血紅素鐵含量豐富,是造血的原料,吸收利用率也高。如果總是不吃肉,又沒有專門補鐵,很容易導致最常見的貧血——缺鐵性貧血。長期不吃肉還有可能讓人缺乏維生素B12,也會導致貧血等嚴重問題。因為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植物裡沒有。

肉類還有優質的蛋白質,長期不吃肉也會增加肌少症的風險。肌少症的一個重要病因是蛋白質攝入不足。若肌少症發展到一定程度,肌肉力量嚴重下降,跌倒、骨折、骨質疏鬆、骨關節炎等發生率都會隨之大大增加,對中老年人尤其危險。

我國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建議:老年人要常吃富含優質蛋白的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紅肉、魚類等。

誤區4

捨不得吃水果

因為水果都比較貴,父母也經常捨不得吃,就算吃,也都是吃香蕉、蘋果等便宜常見的水果,種類非常單一。這其實也是非常不利健康的。

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種植物活性物質。增加水果攝入可降低心血管病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早在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釋出的《世界衛生報告》中就將水果攝入過少列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前面提到的柳葉刀研究中,中國人慢性病導致的死亡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水果吃太少了。我國膳食指南推薦我們每天吃200克至350克的水果。

責   編:彥   瑩

來   源:綜合自

中國公眾健康網、天津科普說

TAG: 攝入父母水果膳食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