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吃的不單是地方特色小吃,那是一種舊情懷

由 奔跑中年 發表于 美食2021-04-17

老家那邊習慣把這叫做“哄肚子飯”,意思是說當時即使吃的很撐,感覺飽脹,但過不了多久還是會餓,它是西北的一種地方特色家常小吃,學名叫攪團。一般摻雜用豆麵、雜糧或玉米麵做成。

之前曾經寫過關於攪團的文,誰知實際見到後還是經不住誘惑,再一再二接連去吃,竟然也不倒胃口,直至吃得是肚子撐脹,挪不動腳步,嘴巴卻意猶未盡口舌生津。

這是一家專做粗糧飯的攪團屋,也算是把昔日的粗糧家常飯發揚光大,花樣翻新,做出了一定規模。客人絡繹不絕,去晚了或運氣不好時,漏魚兒也成了稀罕物,吃不到。

鄰桌剛好有倆人邊吃邊談論,聽得一人說:“我這是來過三次了,都沒吃到漏魚兒······”看來,好這一口的不止我一個,這就放心,和固執執拗無沾染。

店內裝飾懸掛的都是地方特色簡介,最醒目的是牆上的【攪團簡介】:

攪團是西北地區的農家飯,攪團要360攪(估計是個杜撰數字)

做攪團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麵杖,把麵粉均勻地倒入開水鍋裡,同時不停地攪拌,攪至沒有乾麵粉為止,然後注入一定量的開水,用擀麵杖劃成一團一團的,待燒開冒泡時用力攪拌,直至均勻無小顆粒。

第二次注入開水加熱,待熟後,最後一次攪勻,一鍋攪團就做成了。

醋水好,攪團香,吃攪團做醋水也挺講究,醋水要有香油、辣椒、蒜泥、薑末、芝麻等。

攪團在60~70年代可以說是農家的救命飯。那時,農民的口糧標準低、粗糧多。農家幾乎每頓飯不離攪團。

原因是攪團含水量大少量的麵粉可以做出大體積的食物,用以充飢。

攪團是用高粱面、玉米麵做的,與醋水一塊吃,掩蓋了粗糧的缺陷,口感好,又增強食慾。

想起母親曾經做攪團也是這樣的步驟,那種舌尖滋味和舊情懷猶如珍藏深埋的陳年佳釀,悠遠而綿長,不禁令人遐想和回味無窮······

關於吃攪團母親還講過一段趣事:早年間工作組下鄉進村促農,聯產到戶的是一名南方人,某晚做好飯後,母親去叫他來家裡一起“喝湯”(陝西方言吃晚飯的意思),一次兩次該工作人員都說他不喝湯,直到閒聊時他問及啥時候吃晚飯,晚上餓的睡不著,才恍然大悟錯把“喝湯”當喝 ——湯。

吃熱攪團,把調料湯汁先盛碗裡,再從鍋裡舀起麵糊糊,待遇冷凝固後夾成小塊連吃帶喝一起下肚,工作人員端著一碗攪團左看右看不知道怎麼下筷子,母親教他:“你”離“著一點一點吃(方言夾開的意思),只見他端起碗站起來還是很茫然,問緣由才知道“離著”誤以為“立著”吃了。

終於吃到嘴裡了,酸辣味的麵疙瘩,他皺起眉頭乾脆直接嚼著吃,滿嘴的麵糊糊,味同嚼蠟難以下嚥,下次寧願啃窩窩頭也不碰攪團碗。

那年代農家根本沒有細糧,更別說白麵饅頭大米飯,天天頓頓是苞谷碴子玉米麵糊糊玉米餅、黑麵雜糧窩窩頭或是高粱米、豆麵、地瓜飯、野菜粥···(玉米麵沒有黏性和韌勁,只能籠屜裡蒸成大塊長條形。不但吃不飽還刮油水,長年累月吃這些,個個營養不良、面黃肌瘦。

現在的肥胖症、富貴病和“糖友”越來越多,逐漸趨於年輕化,看來還是跟飲食習慣有關。以前雖然缺吃少穿,但同類型的病症也少見。

父親當時在外面工作,是村子裡唯一一個見過世面吃公糧端“鐵飯碗”的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全國通用糧票和帶回家的大米成了珍貴的無價之寶。母親每每做好了米飯,會一碗一碗盛上,上面放點炒甘藍粉條,讓我們挨家挨戶滿村子裡送,一送就是大半個村。

母親說:“米飯是個稀罕飯,村子裡有的老人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就咱家靠著你爸才有這個條件,要記得別人的好,記得幫過的人,一碗米飯只能大家分著嚐嚐,就當一點小心意。

淳樸的民風誠摯的待人之心,往往還回來的碗裡不是放著紅薯就是自家醃的菜或是院子樹上結的時令果子······

鄉鄰之情也都成了過去式,而今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沒人管你何處來。

淡漠的不只是人心,還有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

“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吃的不單是地方特色小吃,那是一種舊情懷

攪團有多種吃法:一般的是會攪團、酸湯攪團、漿水攪團、熱攪團和漏魚魚······口味隨個人喜好。

喜歡吃攪團,尤其喜歡吃魚魚,太費事費力還得倆仨人共同來完成,平時很難遇見,這才是地道的小時候記憶。

綠色的韭菜灑在碗中,漂浮的油潑辣子令人很有食慾,酸味適中的湯汁,裡面白色的面魚魚好似在暢遊,吸溜一口,你品,細品其間滋味。

吃的不單是地方特色小吃,那是一種舊情懷

青海本地也吃攪團,各有不同,你喜歡這種雜糧飯嗎?一起分享生活。

— END ——

TAG: 攪團粗糧麵糊糊母親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