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由 二三里資訊重慶 發表于 美食2021-07-19

一座城市,總有些地方遊走在顯性與隱性之間:它們名聲在外,有著悠長的歷史,但要慕名探訪,卻又很難找到它準確的入口。

寸灘老街,便是這樣一種存在。

交通路線:乘坐地鐵4號線至寸灘站,從2A出入口出站後步行900米左右到達。

即便有導航精確定位,仍有不少人在附近原地打圈,目的地看似在眼前,可就是難以靠近。

於是,熱心網友在攻略中將參照物具體到建築和動物:“看到一個廢品站和一條活潑的小白狗,再繼續往下,就是寸灘老街了”。

無論用哪種方法,能在今天走進寸灘老街的人,都是幸運的。畢竟,明天的寸灘,或將是另一番模樣。

曾經,寸灘老街是重慶到萬縣(現萬州區)這條“渝萬大道”的必經之路

老街難尋

Old Street is Rare to See

幫我們找到老街入口的,是停在路邊的一輛麵包車,車身打著“寸灘農家小院”廣告,還有一個箭頭。

沿著箭頭的方向,開車駛入一條下坡路。時下正值春暖花開,黃燦燦的野菊花長滿道路兩側,野趣橫生。置身其間,很快便將身後的高樓、地鐵、廠房忘得一乾二淨。

路的盡頭,是寸灘水文站。每逢漲水時節,這個水文觀測點就備受矚目,有句話說得好,“寸灘水準代表的是重慶水準”,足見這個水文站的重要性。

經水文站門口一位大叔指點,我們沿著一坡石梯下行後看到了長江,以及生長在江邊的一排老房子。

曾經的老街高樓

黃木窗,青紅磚,以及嫩綠的洋槐樹

這裡,就是寸灘老街的起點。

江濤拍岸,對岸的洋人街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下游的寸灘郵輪母港建設也蓄勢待發。相比之下,寸灘老街安靜得如真空般存在。

大部分的房屋已經無人居住,屋頂瓦縫間長出的青草在陽光下透著股明亮的綠,偶爾傳來的人聲和犬吠,更顯老街的沉靜。

老街難尋

熱鬧的館子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Restaurant

在狹窄的巷道里行走幾百米,遇見的居民不超過五人。當我們開始懷疑這裡是否已然荒廢時,路面突然變寬,人氣也突然旺起來。青石板路兩旁,莫名出現了幾排石板“桌子”:看起來明明就是農貿市場常見的“菜攤”,此刻卻擺著熱氣騰騰的回鍋肉、肝腰合炒、泡椒牛肉……

“桌子”兩側,坐著形形色色的人:三個快遞小哥,筷子飛速地在盤子裡轉動;讓單反相機“先吃”的人,估計是某網際網路平臺的深度使用者;自在愜意的“獨行客”,旁邊擺著把豪車鑰匙……此刻,他們的身份只有一個——石桌旁那家無名小炒的食客。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圍滿食客的無名飯館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食客排著長隊耐心地等待

無名小炒,是寸灘老街的頂流,不少食客都是因為看了抖音短影片慕名而來的。老闆是兩位五六十歲的姐妹,姐姐掌勺,妹妹收錢。一看見有人拿起相機,妹妹就會發出意味深長的“警告”:“拍照可以,別給我發到網上。”

不願讓照片上網的姐妹老闆,當然也不願透露姓名。任憑灶臺前站了多少排隊等待的食客,掌勺的姐姐始終自顧自地切菜、翻動鍋鏟、裝盤,與食客的交流僅限於“排攏了再點菜,不然我記不住”“後面還有幾個要牛肉的”“你只要豬肝還是肝腰合炒”……

於是,在這個飯館的開放式廚房前,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場面:老闆忙碌又寂寞地翻動鍋鏟,食客排著長隊耐心地注視著那口鍋,氤氳的灶臺前,一切簡陋卻秩序井然。

熱鬧的館子

謹慎與熱情

Caution and Enthusiasm

無名小炒兩姐妹與食客們的關係,謹慎地侷限在一口鍋、一盤菜的範圍裡。遇到硬要搭訕的客人,她們提供的資訊也非常有限,不外乎她們從小就生活在這條老街,這裡過去如何如何熱鬧。以及,隔壁本來有家豆花飯,最近也沒開了。至於原因,便是她們不願觸及的部分。

從不做宣傳、廣告的她們,硬生生被食客的影片、照片推成了網紅。當從楊家坪趕來的張先生親眼看到短影片中“熟悉”的灶臺時,忍不住感嘆一句“這地方太難找了”,沒想到在排隊的人群中引起共鳴,“我是從彈子石來的”“我從渝北來的”……無聊的等待終於有了可聊的話題。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等待上菜的間隙,食客刷著手機享受時光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石板“桌子”兩側,坐著形形色色的食客

當食客們沉浸在“誰更好吃”的互相較量中時,掌勺老闆依然專心致志。對她而言,這樣的場面每天可見,一點都不新鮮。

當我問她“生意從何時開始火爆”,她不假思索地說:“我們生意一直很好,畢竟開了十幾年了,手藝在這裡擺著。”老闆一臉的迷之自信,也不知是對網路力量的一無所知,還是不屑一顧。

不過好歹算是開門待客,小炒店兩姐妹雖談不上熱情,但還是保持著禮貌、客氣。老街盡頭的另一位阿姨便不這樣,遇到拿相機拍她的人,會立馬把臉轉到牆角,臉上大寫著“別來煩我”。

所幸老街上還有像姜繼田這樣的熱心腸,一聽說我是今日重慶的記者,便主動當起了嚮導,堅持要帶我們去看看寸灘有名的“至善橋”。65歲的姜繼田在寸灘老街住了三十多年,見證了老街的起落。他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寸灘老街每逢趕場,熱鬧得人擠人,“就連摸包賊都喜歡光顧我們這裡。”說這句詼諧的玩笑話時,他的臉上盡是得意和眷戀。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藤蔓密佈的“至善橋”

謹慎與熱情

過去已去

The Past has Gone for Good

沿著石梯、緩坡步行幾分鐘,便是寸灘老碼頭所在地。寸灘,重慶話念“cen灘”,傳說因江中一條形似秤桿的長形石樑而得名。自明清以來,寸灘古渡便是重慶連通內外的重要口岸。

這裡是從江北城出發、沿長江下萬縣(現萬州區)這條“渝萬大道”的必經之路,清朝道光年間就已形成頗具規模的鄉場,過去每逢農曆二、五、八、十趕場,周圍農民挑著菜或走路或趕船而來,沿街擺賣,熱鬧非凡。

在重慶路橋建設尚不發達的年代,輪渡是近郊市民進城的主要水上交通工具。從寸灘乘坐輪渡到朝天門,亦是江北、渝北一帶很多人的記憶。

隨著2006年寸灘港集裝箱碼頭一期開始運營,寸灘老街漸漸失去了它的碼頭屬性,熱鬧也漸漸褪去。

“好多人都搬走了,現在留下來的只有二十幾家。白天在外面打工,看到的人少,晚上黑燈瞎火,大家也不怎麼出門。”坐在辦公桌前,姜繼田跟我們說,他此刻的工作是幫“開發辦”守辦公室。這間所謂的辦公室,不過就是一間底樓門市,姜繼田說不出“開發辦”的全稱,只知道這關係到老街未來的模樣。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窗臺上的窗簾和盆栽

透露出老街裡的生活氣息

經歷過熱鬧的人,終究過不慣寂寞日子。在姜繼田眼裡,今天的老街是尷尬的,原本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菜,如今卻要走很遠的地方。雖然寸灘長江大橋通了,軌道四號線也設了寸灘站,但老街與繁華始終隔著一段距離。

“很早之前就聽說寸灘老街要打造成巴渝風貌區,我是盼著這天早點到來。”他一邊懷念著過去,一邊憧憬著未來。過去是輝煌的,未來是可期的,夾在二者之間的今天,卻是他急於想結束的。

也有人享受著這裡的“不便”。我們在河灘邊遇見了一位洗衣服的阿姨,她住在附近一個商品房小區,放著家裡的洗衣機不用,寧願揹著一揹簍衣服走十幾分鍾來到江邊,只因“河水洗得更乾淨”。

過去已去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通,

有人喜歡在過去熱鬧的老街趕場,

也有人喜歡在今日清靜的老街曬太陽。

很難說清哪種狀態下的日子更好,

我們能做的,

也不過是記錄下她今天的樣子,

因為明天總會到來。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遠處的寸灘大橋依稀可見

原標題: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宣告: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聯絡郵箱:news@ersanli。cn

地鐵4號線帶你探尋秘境老街區

TAG: 老街寸灘食客姜繼田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