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快樂之旅】新市這家店的筍乾燒肉,竟然是一家小吃店的秘密!

由 壚客小館 發表于 美食2021-06-15

老家新市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鎮,小鎮上的居民大都枕水而居。因地處江南,小鎮居民日常生活也如吳儂軟語般的平和,空氣裡都是軟軟糯糯的氣息,大家在一個廊簷下生活嬉戲,彼此間溫和有熱烈的交雜著相處著。

冬日裡過節的時候鄰里間廚房裡飄出來濃郁的飯菜香也是兒時不可或缺的記憶。而在這些複雜多味的菜香中,至今還能讓我記憶生色留香的,我想筍乾燒肉應該是個很重要的記憶拼圖。

江南人愛吃筍,筍子獨有的清香鮮味,我想應該是烙在我們自帶基因密碼裡了。把筍和肉燉在一起,肉上的油脂可以被筍乾充分地吸收,這樣筍乾上面是滿滿的肉脂留下醇厚肉香,而肉則取得了筍乾獨有的植物自然的清香。不管是春筍還是毛筍或冬筍,亦或是各類的筍乾製品。筍本身是相當寡油的食材,所以用肉的油脂來進行填和混煮,可以是兩者相得益彰,發揮出恰到好處的自然鮮味。這也是我作為一個水鄉長大的江南人,最是想念的一道滋味。

對於筍乾燒肉,我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的。當煤氣還沒有普及的時候,那個時候小鎮上的居民,大抵每戶人家都有一個獨立的蜂窩煤爐子。這個小小爐子幾乎撐起了80-90年代小鎮居民的生活。在這個小爐子上也誕生了許多藏於民間的家常美食。

小時最喜歡的日子就是小雪初下的時候,那時小鎮上的居民都會做一些肉菜,給那時肚裡還沒有多少油水的一家老小肚裡添些油水,以便於抵禦即將到來的更冷的空氣。這個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筍乾燒肉,小鎮上人也比較偏好用砂鍋來燉煮,往往一鍋菜會在那個小煤爐上慢悠悠的,咕嘟咕嘟燜煮一個晚上。如果趕上了大雪過後的晴日,走在西河口的廊橋下,廊橋外面是小橋,諸如廣福橋,迎駕橋上都積下了厚厚的白雪一塵不染,而在廊簷內,鼻尖上卻是久久不能散下去的肉香。這種奇妙的感覺自從離開新市後,已經許久沒有回來了。

筍乾燒肉的滋味中,最是讓人想念的是鄰居徐媽媽的燉煮手藝。那那時候這個菜我父親也會應時做,但是始終做不出徐媽媽的那個味道。徐媽的筍乾燒肉可以讓我光吃筍乾就可以大口大口地把米飯往嘴裡送,全然不會去找肉吃。父親在家做這個同樣的菜,吃的時候往往是把肉挑完了才把筍乾一點點吃完。所以每次只要徐媽做這個菜,磊同學也會忙不迭地和我說,“我媽做筍乾燒肉了,放了學來吃。”或者是徐媽做好這個菜了,在我經過她家的時,留我到她家裡吃飯,那時的我全然不在乎臉皮,只要邀請基本就是大咧咧地坐下就吃,為此父母沒少數落我。

小的時候不懂為什麼廚藝精湛的父親就做不出徐媽的味道。隨著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自己也有了獨立的家庭和生活。每次想吃筍乾燒肉的時候也會自己嘗試著做。每次做的味道,多少是能找尋到些許徐媽帶來的滋味。做多了以後,我也就把自己的那點小疑惑給解開了。其實不是父親不會做,而是在那個物質不充盈的年代,煤餅是要省著用的,肉是要省著吃的,父親的菜燉煮的時間不夠,因此肉還是成型且量小,所以筍乾吸收的油脂不夠充足,自然味道就會差很多。而徐媽家那是經濟條件相對比我家好很多,捨得費工費料,味道自然屬於上乘。

徐媽比較疼我,所以只要做這個菜就會叫我去吃。那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心,不像現在都在嘴上或是微信朋友圈裡,那時的關心就是在一個菜裡或者一頓簡單的家常便飯上。這種溫暖都是不經意間給出的,但卻是可以如一件貼身的毛衣去抵禦我們在闖世界時遇到的寒冷。就像是在冬雪裡所有寒冷都會被濃郁的肉香驅走,留下的都是漂亮純潔的白色世界。

菜名:筍乾燒肉

食材:帶皮五花肉,大毛筍乾,姜,八角,蔥,幹辣椒,冰糖,生抽,老抽,女兒紅(紹酒),味精,鹽。

步驟:1、筍乾泡發,切成絲(最好用淘米水泡發第一道,泡發需要換幾次清水,需要5-7日)。

2、帶皮五花肉切成塊狀,可以切成4-5釐米見方小塊(大小不約束),稍大點易於燉煮。

3、冷水下肉焯水,水開打去浮沫,撈出洗淨後瀝乾。

4、筍乾焯水去除筍乾的泡水後的水腥氣,瀝乾。

5、鍋內下油,肉入鍋煸炒出油至有點微焦,下入姜蔥。

6、放入筍乾,炒勻後下入紹酒,生抽,老抽,煸炒上色。

7、加水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大火燒煮10分鐘,撈出蔥結。

8、放入砂鍋,加入冰糖,微火燜煮4個小時。

9、嘗一下鹹淡,適量調入食鹽加入味精,大火收一下汁,即成。

TAG: 筍乾燒肉徐媽小鎮燉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