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由 仙人掌刺兒評51 發表于 娛樂2021-05-25

128

漢西狹頌

清拓本

一冊

鈐印:江夏羅氏所藏金石書畫之記、景觀審定

提要:此碑拓印精緻,字口清晰,開本大,裱工頗佳。“建寧”二字“建”字稍損,“寧”字完好。第十一行“過者創楚”之“創”字“口”部中間墨點依稀可辨。此碑全稱《漢武都太守漢陽阿陽李翕西狹頌》,又稱《惠安西表》,立於東漢建寧四年六月十三日,仇靖隸書,碑刻主要記載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歌頌其為民修復西狹棧道為民造福的政績。《西狹頌》為摩崖石刻,傳拓不易,與漢中《石門頌》、略陽《郙閣頌》並稱為“漢三頌”。

尺寸:38。9×25。6cm

129

漢尹宙碑

清拓本

一冊

提要:此碑全稱《漢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熹平六年(177)立。十四行,行二十七字。額篆書“漢豫州從事尹公銘”八字,僅存“從銘”二字,存河南鄢陵縣孔廟,今廟已改為鄢陵縣初級中學。此碑“福德”“壽不”“以為”均泐,當為道光後拓本。

尺寸:33。6×23。1cm

130

漢張遷碑漢乙瑛碑

舊拓本

二冊

鈐印:江夏羅氏所藏金石書畫之記、江夏羅氏藏書、景觀審定

提要:拍品包括《漢張遷碑》和《漢乙瑛碑》兩種,裱工一致,品相佳。《漢張遷碑》全稱《漢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碑文隸書,額篆書。石刻於漢中平三年(186),明初出土,現置泰安岱廟。《漢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刻於漢永興元年(公元15年),現存山東曲阜孔廟。碑文為秦牘式,字特雄偉,結體扁方整肅,為漢碑之名品。

尺寸:30。2×18。4cm32×18。9cm

135

爨寶子碑

清拓馮志沂跋本

一冊

鈐印:江夏羅氏所藏金石書畫記、江夏羅氏藏書

提要:此為晉代名碑,拓印精緻,後有清人馮志沂硃筆跋文,落款為:“同治辛未魯川馮志沂裝竟,識於秩尾”。《爨寶子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墓碑》,刻於東晉太亨四年,即義熙元年(405)。乾隆四十三年出土於雲南曲靖城南,咸豐二年移置城內,增刻曲靖知府鄧爾恆的跋,記錄了碑的出土及移置經過。康有為評其“端樸若古佛之容”。現存曲靖市第一中學“爨碑亭”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尺寸:32×19。8cm

136

爨寶子碑孟孝琚碑

舊拓民國間劉鹹炘舊藏本

一冊

提要:此本將《爨寶子碑》和《孟孝琚碑》裱為一冊,曾為著名學者劉鹹炘舊藏。劉鹹炘(1896-1932),字鑑泉,別號宥齋,四川知名學者。擅長校讎目錄學、史學,善書法。

尺寸:26。3×17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41

高貞碑

清拓趙之謙舊藏本

一張

鈐印:趙之謙印、悲盦

提要:此碑正光四年(523)立,在山東德州學宮,清乾隆末德州衛第三屯出土。第八行“於”,道光年拓本,“於”字上一點已損,並連及下“王”字之上橫筆,再晚拓本,“王”字首橫筆全損,已連及第二橫筆。拍品即“王”字首橫筆全損,連及第二橫筆。另據鈐印可知,此帖曾為趙之謙舊藏。趙之謙(1829-1884),字益甫,字撝叔、悲庵等,浙江紹興人。清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新浙派”代表人物,“清末三大畫家”之一。

尺寸:186。5×84。5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42

北魏鄭文公下碑

清拓本

一厚冊

提要:此碑裱為一厚冊,開本宏闊,而常見本多裝為二冊或四冊。經查《增補校碑隨筆》,此碑的“頌”字在同治間已損,而“秀”字未損,到了光緒時“秀”字的“禾”已損。因此,此本當為同治間拓本。《鄭文公下碑》刻於北魏宣武帝永豐四年(511),記述滎陽鄭氏家族歷史及鄭道昭父鄭羲生前事略,系北魏著名崖石刻,在山東省掖縣(今山東省萊州市)城東南的文峰山。此碑宋載《金石錄》,傳無宋時拓本。自乾隆間始有拓本傳世。

尺寸:34。5×23。6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44

麓山寺碑

舊拓本

一冊

提要:拍品開本敞闊,拓印清晰,惜有蟲蛀。此碑又名“嶽麓寺碑”,開元十八年(730)立,李邕撰文並楷書,二十八行,行五十六字。碑在湖南長沙嶽麓書院舊址,左角已斷裂殘缺。碑文敘述自晉以來麓山寺的沿革以及歷史傳教情況。

尺寸:34。8×21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45

舊拓廟堂碑

舊拓本

一冊

鈐印:曹振鏞收藏書畫之印

提要:拍品封面有山西晉中書畫收藏家曹鐵軒墨筆題簽,扉頁有贈書題字,帖中所缺文字均用硃筆補全,天頭有少量硃筆批註,末有硃筆題跋一則,題“同治壬申鐵軒識並題”,言碑文年代久遠,剝蝕二百三十三字,後梅溪先生據陳伯恭學士所藏宋拓本臨之,曹氏未及一見,甚為遺憾。孔子廟堂碑刻於唐武德九年(626),虞世南撰文並書,原石已佚,所傳者有北宋王彥超摹本,在陝西長安,謂之西廟堂;元至元間摹本在山東城武,謂之東廟堂。

此拓為西廟堂摹本,末刊王彥超跋。首“世南”之“世”損;三十三行“修輪奐義堂弘敞經肆紆”泐盡;三十二行“唐”“撫”“”“率”泐盡,“赫赫玄功”之“玄”損;三十四行“儒風”皆損;末行“推誠奉義翊戴功臣永”泐盡,據《中國碑帖鑑別圖典》(P466)著錄,拍品當為乾嘉間拓本。另據鈐印可知,此帖曾為曹振鏞舊藏。曹振鏞(1755-1835),字儷生,號懌嘉,安徽歙縣人。乾隆朝戶部尚書曹文埴之子,乾隆四十六年進士,後升侍讀學士。嘉慶十一年升工部尚書,曾賜畫像入紫光閣,列次功臣之首。著有《綸閣廷輝集》《話雲軒詠史詩》等。

尺寸:27。5×14。5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46

顏氏家廟碑

舊拓本

四冊

鈐印:江夏羅氏所藏金石書畫記、景顧

提要:拍品為全文拓片,唐顏氏家廟碑為唐建中元年(780)由顏真卿為其父顏惟貞鐫立於顏氏家祠。碑文由顏真卿親撰並正書,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記載其家族世系情況,是顏真卿晚年之作,筆力雄健、結體莊密,為“顏體典型”。碑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尺寸:30。5×19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68

雲峰山石刻

舊拓本

一張

鈐印:東武劉燕庭氏審定金石文字

提要:拍品為《雲峰山全拓》中“中嶽先生熒陽鄭道昭中明之壇也”拓片,正書三行十四字。雲峰山摩崖石刻位於山東萊州市東南,現存北魏刻石十六處,北齊刻石一處,共四十七種,民國初年歸張伯英,解放後已歸故宮。另據鈐印可知,此拓片為劉喜海舊藏。劉喜海(17936—1852),字燕庭、燕亭、硯庭、吉甫,山東諸城人,清代金石學家、古泉學家、藏書家,嘉慶二十一年舉人,善鑑賞金石,著有《海東金石苑補遺》《古泉匯考》《三巴金石苑》等。

尺寸:43×33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77

寶賢堂集古法帖十二卷

明弘治間晉府拓明公文紙裝裱本

二函十冊

鈐印:景顧

提要:此帖為明代有名的藩府所拓法帖,老裝,刻有卷目的原籤尚存,有藍色老式布面書衣。更珍貴的是,法帖背面有大量的手寫公文件案,多為明代萬曆年間山西大同府應州地區的公文,內容繁多,有的公文有官印。在拍場上,公文紙印本的明版書偶有所見,而此明代公文紙裝裱本法帖拓本卻極為少見,且每冊的背面皆有公文,難能可貴,是研究明代山西大同府應州地區政治、經濟及文化的重要文獻資料。

尺寸:36。1×19。8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78

寶賢堂集古法帖十二卷

明弘治間晉府拓本

四冊

鈐印:右書氏藏、右書氏、上下千古、賈大史印

提要:此帖為明代有名的藩府所拓法帖,開本大,老裝,封面為藍色祥雲紋綾面。《寶賢堂集古法帖》是明代晉王府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晉莊王朱鍾鉉之命,並以其堂名“寶賢堂”為帖名,集邸中所藏魏晉以來王羲之、智永等百餘位大家寶翰,在山西太原所集刻十二卷石刻叢帖,為明晉藩集刻的一部大型叢帖,在中國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朱鍾鉉,明太祖朱元璋曾孫,正統六年(1441)嗣封晉王,好博古,喜法書。朱鍾鉉以《絳帖》歲久斷脫,於弘治九年(1496)令世子奇源將舊藏所傳名人墨跡摹刻以傳,朱奇源自雲:“臣幼好法書,父王因臣所好,命臣採擇古今字帖之佳者,整合巨冊,因名之《寶賢堂集古法帖》。”

尺寸:41。3×32。2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79

淳化閣帖十卷

清拓費甲本

二函十冊

提要:此帖老裝舊函,精拓精印,品相佳。卷一前有明肅世子識鋐跋語,卷後有萬暦間張鶴鳴跋。宋淳化三年,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跡,編次摹勒上石于禁內,名《淳化閣帖》,為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蹟的法帖,收錄了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尺寸:31。6×19。5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87

尊頡堂帖(清)傅山書

舊拓本

四冊

提要:此為著名書法家傅山的書帖,壽陽李其芳鐫字,拍場上極為少見,拓印精緻。後刻有馮志沂、祁雋藻、張穆、吳承跋文。

尺寸:36。1×19。8cm

德寶春拍金石碑帖精品一覽

196

陳介祺藏瓦器、瓦登款識拓片

清陳介祺拓本

一函一冊

鈐印:三代古陶軒、寶康瓠室藏瓦

提要:是書裝為一厚冊,共一百一十餘品,其中數十品鈐“三代古陶軒”印;其餘鈐“寶康瓠室藏瓦”印。陳介祺的藏陶習慣,凡秦前文字,用“三代”之印,兩漢文字用“寶康”之印,拓片右上角又分別蓋有“瓦登”“瓦器”兩種木戳記,以示器型區別,最後一張拓片“瓦器”本記下,又鈐蓋“完”字木戳記,知此本已至尾端。

尺寸:25。9×18。8cm

TAG: 拓本提要鈐印尺寸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