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博士畢業後從講師到教授只用兩年!多少高校正在加速提升人才待遇

由 老神仙剪輯隊 發表于 歷史2021-04-07

編輯|學術君

博士畢業進入高校任教,需要多久才能成為教授?

3年、5年、8年……?我們不免能看到,有不少青年學者,在晉升和年齡的抗衡中產生這樣的困惑,這也給了部分博士在讀的同學一個提前預警,是否自己未來也會遇到這樣的難題?

亦如知乎這位提問者發出的疑惑:“本人36歲,男,東部二線城市普通一本教師,去年評上副教授。本科211,碩博國內本專業最好的學校,導師是大牛,但退休了沒什麼權力。

博士畢業的時候,因為烏龍事件導致沒法入職名校,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急著穩定下來,就到了一所普通一本高校。科研成果還不錯,基本上是最近五年同專業全國最好的。領導也很器重,但小學校科研氛圍還是太弱,被委以重任又分擔繼續做研究的精力。是否應該跳槽去一所好一點的學校?”

透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擁有一個較好的學術背景,榮幸被大牛收入門下,因無法控制的變動,最後入職一所普通一本高校,如今36歲依舊只是副教授,答主的種種經歷都給博士生們上了一課,“博士畢業並不是終點,而是競爭的起點”,在此大環境下,年輕博士們又該如何突出重圍?

博士畢業

2年實現從講師晉升教授

如果按照傳統的職稱評聘辦法,從講師到教授,最快也要10年。不過最近,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中的一位講師李佛君,去年獲聘校內副教授,今年獲聘校內教授,兩年內成功實現“三連跳”,這得益於該校出臺《高層次人才聘用管理辦法》,設立“鳳凰學者”系列崗位,對學位、年齡等硬體暫不達標但業績優秀的人才,適當放寬招聘通道,從而吸引外來高層次人才。著力破除“五唯”頑瘴痼疾。

其實,短時間能從講師晉升到教授的不止李佛君一人:

- 2016年,山東大學管理學博士錢先航僅僅用了2年,便完成了從普通講師向教授的跨越。

- 2017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吳建峰成為當時唯一一名從講師跨層級晉升為教授的青年教師。

- 2018年,德州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宋峰和物理與電子資訊學院的許士才,這兩位講師直聘為教授。

……

近些年,國家、學校層面持續加大職稱改革力度,這才讓青年教師不用再“熬年頭”“熬資歷”。

3月末,合肥工業大學的一則人事變動新聞引發熱議“4年內密集出走7位院長級學術大咖,合工大被挖角引關注”,這似乎也讓合工大意識到留住人才的重要性,以此推出了一項人才工作新舉措。

面向有發展潛力青年人才,合工大更是設立“黃山學者”特聘教授、優秀青年和學術骨幹三類崗位,“實行學術水平與成長潛力評估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模式,讓真正潛心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再者,中南大學2018年釋出了《新進教師選拔與聘用管理辦法(中大人字〔2018〕54號)》,其中規定,對於學術業績特別突出者,即使未滿足高水平大學學歷要求或年齡要求,也可以申請破格選拔。

圖源: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

高校正在加速提升人才待遇?

高校給青年教師提供的,不僅僅是破格晉升的資格,相比於動輒幾十萬的安家費,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大引才力度,從“5年內免費提供住房”逐漸演變成“期滿就給房”的境地,這也讓一些出身優異的博士們,更傾向於選擇去往需要迅速提升的高校,走一條加速發展的道路。

近日,重慶師範大學公佈了《2021年考核招聘高層次人才簡章》,引進待遇中,教學科研崗博士中,符合“傑出博士”條件,校方提供一次性安家費50萬元,或者提供一套面積90平米左右的校內經濟適用住房。

同一時期,江西工程學院發出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本校招聘博士的購房補貼條件下顯示:

海外及國內985院校、中科院和其他院校品牌專業畢業的博士50萬元人民幣,或住房一套(120平方米以上)及20萬元人民幣裝修補貼,在校連續工作滿6年後,住房產權歸其本人所有;國內其他院校畢業的博士40萬元人民幣,或提供住房一套(120平方米以上)及15萬元人民幣裝修補貼,在校連續工作滿6年後,住房產權歸其本人所有。

圖源:江西工程學院

此外還有2月初,募格課堂報道過的塔里木大學,招聘教師簡章中顯示:A類博士發兩篇一區SCI論文,可獲200平及以上住房。

博士畢業後從講師到教授只用兩年!多少高校正在加速提升人才待遇

要知道,如果作為一個博士剛畢業就入職高校的老師來說,剛工作就透過自身能力購買房產,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現實的,如今入職高校直接獲得自有房產,不由得令人羨慕。

博士剛畢業,進入高校是何種現狀?

當博士畢業入職高校後,接踵而來的就是如何持續提升自己的發展之路,這也就要考慮到一個實際問題:高校對青年教師注重考核什麼?

此前募格課堂的投稿作者@杏仁香芋也透過統計,得出了青年教師考核的真實情況:講師職位的招聘是對發表文章,經費申請經驗,教學經驗和行政工作經驗幾項指標的綜合考量,當然研究型的高校會更看重發表文章和經費申請經驗,教學型的高校則會把教學經驗這項指標的重要性提高,因此大家經常提到的所謂出身名校的問題並沒那麼重要。

出身的困惑化解了,那為什麼還有多數高校青年教師熱衷於自嘲呢?

此前,《國家治理》週刊釋出了一項對高校青年教師群體(45歲以下)的調查,結果顯示,高校青年教師群體的主要壓力來源是“職稱評定”和“發表論文”。接受調查的3000餘人中,超半數受訪者(57。16%)明確表示自己的工作狀態基本達到“996”,有12。2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工作狀態不止“996”了。

據研究員觀察,在高度依賴各種科研資源(研究經費、實驗室空間、博士生數量等)來開展研究的院系中,有些老師在剛入職的時候非常拼命。

復旦大學教授馬臻也曾表示:即便面臨著在短時期內難以解決的困境,青椒也應該“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做人民教師的初心,不忘自己對這份職業的熱愛,不忘自己對科研的激情。而繼續前進,就是面對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了自己的工作。

最主要的,還是要在大環境下,把握好自己的節奏,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晉升之路!

本文來源:募格課堂整合自各校人事網、科學網、三聯生活週刊、麥可思研究、知乎

轉載本文請聯絡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TAG: 高校博士青年教師講師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