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成藥健脾丸功效舉例

由 藥店紅寶書 發表于 健康2021-04-29

中成藥健脾丸功效舉例

健脾丸真實案例分享

脾胃虛弱,因為脾虛造成溼在體內停滯,鬱而化熱。

從而患上了大腸溼熱,溼熱性前列腺炎。

以前看中醫都說是溼熱,吃了很多清溼熱藥都沒用。越吃越難受。大便稀的越厲害。上醫院吃了很多藥也沒用。之後就一年沒去管它了。後來又患上了淺表性胃炎和橫結腸息肉,又上醫院,切了息肉。胃炎折騰了2個月也沒能好。(斷斷續續花了好幾萬)那時候真的很絕望。

現在偶爾就在網上看看中醫(草率的看)。我就想我的症狀是溼熱,為什麼吃了那麼清溼熱的藥物沒用。我就想我的溼從哪裡來,我就考慮到是不是脾虛不能祛溼。就去藥店買了健脾丸。吃了一天,還真的有效,小便變清,大便不稀。身體不燥熱了。小腹不那麼脹痛了。

【方劑名】健脾丸,出自《證治準繩》

【組成】 白朮炒二兩半(75g) ,木香另研、黃連酒炒、甘草各七錢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兩(60g),人參一兩半(45g), 神曲炒,陳皮、砂仁、麥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藥、肉豆蔻、面裹煨熱,紙包捶去油,各一兩(各30g)。

【用法】共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6g),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現代用法:糊丸或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停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苔膩微黃,脈虛弱。

【方解】本方證為脾胃虛弱,食積內停,生溼化熱所致。脾胃虛弱,故食少難消,脈象虛弱;脾虛生溼,清陽不升則大便溏薄;脾虛食停,氣機不暢,則脘腹痞悶;食停生溼蘊熱,則苔膩微黃。脾虛宜補,食滯宜消,治宜健脾消食,兼以清熱祛溼。方中重用白朮、茯苓,健脾滲溼以止瀉,為君藥。人參、甘草益氣健脾;山藥、肉豆蔻健脾止瀉;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化滯,以消食積,共為臣藥。木香、砂仁、陳皮理氣和胃,暢中消痞;稍用黃連清熱燥溼以治溼熱,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消補兼施,使脾虛得健,食積得消,溼祛熱清,諸證自除。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脾虛食停、生溼化熱的常用方。以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苔膩微黃,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2。現代應用:本方常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屬脾虛食停者。

【使用注意】食積實證,不宜使用本方。

驗案舉例]

1.胃下垂  《武漢醫學院學報》用本方化裁,治療胃下垂1例,效果較好。複查胃腸鋇餐顯示正常。治療中,先以湯劑連服3月餘,續服“健脾丸”,直至無明顯自覺症狀時停藥。服用湯劑期間,共改方3次,均以《證治準繩》所載健脾丸加減。第一次處方去肉豆蔻,加枳殼,連服13劑;第二次處方,改神曲為谷芽,連服22劑;第三次處方,去黃連、神曲、肉豆蔻,加炙黃芪、扁豆、炒谷芽、枳殼、紅棗、生薑。

2.便秘  《新中醫》(1992,u:44):某女,產後大便秘結,努掙乏力,糞塊乾硬,

5—6 El 1行。輾轉治療多處無效。現診:面色咣白,少氣懶言,神倦乏力,納食不香,

舌淡苔白,脈細弱。健脾丸加減,處方:黨參、白朮各25g,雲茯苓、淮山藥各20g,

黃芪、萊菔子、陳皮、砂仁各15g,麥芽、神曲、山楂、甘草各10g。3劑後全身症狀減,便稍軟潤,繼服10劑,佐以健脾丸調治月餘,諸症悉除。隨訪4年未復發。

[臨床報道]

1.五更洩  用健脾丸合附子理中丸治療五更洩24例。治療方法:健脾丸每天 3次,每次8丸,飯後熱水送服。附子理中丸每日早晚各1次,飯後熱水服。結果:治癒22例,效果不明顯停藥者2例。治療時間最短8天,最長1個月。

2.十二指腸壅積症  報道十二指腸壅積症患者應用健脾丸加減,基本方為人參

15g,白朮、山藥、六神曲、麥芽、山楂、雲苓、陳皮各10g,砂仁、肉蔻、木香、黃連各6g。食積胃腸加枳實,胃中積熱加公英,脾胃氣虛加升麻、黃芪、當歸、大棗。

水煎服,隔日1劑。33例中痊癒19例,顯效n例,無效3例。有效率91%,其中治癒佔57。57%

[實驗研究]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用健脾湯和益腎湯對脾虛小鼠的藥效作了比較研

究,健脾湯方為黨參、白朮、茯苓、甘草、楂肉、麥谷芽、陳皮、半夏。結果顯示健脾

湯好於其他組,表現在體重、體溫恢復較快,生存率較高。此外,健脾湯在促進細胞

DNA合成和增強細胞增殖方面也高於其他組。

TAG: 健脾脾虛神曲溼熱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