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JMT日本看病-胃和十二指腸原因不明的潰瘍,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更危險

由 日本醫療旅遊服務資訊 發表于 健康2021-04-22

消化性潰瘍主要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和抗血栓藥的副作用引起。因為,胃和十二指腸等粘膜發炎或保護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減少,分解食物的胃酸會損傷粘膜。可是,即使沒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或者在幽門螺桿菌的除菌以及沒有服用這些藥物,胃和十二指腸也會產生原因不明的“特發性潰瘍”。就此詢問了杏林大學醫學部綜合醫療學講座(東京都三鷹市)的德永健吾副教授。

▽也會有突然便血的情況

特發性潰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1]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脂質異常症等基礎疾病[2]服用多種藥物[3]有很強的精神壓力——被認為是增加發病風險的原因。老年人很難感覺到作為特發性潰瘍的主要症狀胃痛,也有以便血和吐血為契機被發現的情況。

據德永副教授介紹,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下降和除菌療法的普及,消化性潰瘍本身減少了,而特發性潰瘍的比例卻在增加。有報告稱,消化性潰瘍的12%左右是特發性潰瘍。

▽要注意消炎藥和抗血栓藥

選擇與一般的消化性潰瘍相同的治療方法,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PPI)。一般的消化性潰瘍從開始服藥開始1~2個月左右就可以改善,但是特發性潰瘍很難治好,容易復發,所以要觀察一段時間。

近年來,從特發性潰瘍的患者身上檢測出與幽門螺桿菌相似形狀的螺旋菌 瑞士菌,研究正在探討與特發性潰瘍的關聯。德永副教授說:“如果能查明特發性潰瘍的原因是螺螺旋菌 瑞士菌的話,將來的除菌療法也有可能成為治療的一種”。

預防方法是,如果有幽門螺桿菌的話,為了不傷害胃和十二指腸的粘膜而進行除菌,避免長期服用NSAIDs和抗血栓藥。但是,據報告稱,使用於幽門螺桿菌除菌療法的抗菌藥和PPI會破壞腸內細菌的平衡,感染被稱為氯黴菌的細菌並使其重病化。“如果除菌後持續腹瀉的話,需要注意。另外,NSAIDs也包含在市場上銷售的止痛藥中,所以服用前最好和醫生或藥劑師商量”。原文出自:http://www。jmt-net。com

TAG: 潰瘍特發性螺桿菌除菌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