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豬臨床輸液原則

由 豬知樂 發表于 健康2021-04-16

養豬生產中,給豬輸液是常見的操作,一般在豬發生嚴重疾病、產前不食、便秘、難產、腹瀉、高燒不退、消瘦不食、營養代謝差時,透過輸液可以恢復豬隻體況。

豬機體水鹽代謝不平衡,因缺水或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紊亂的現象,當超過自身的調節能力時,有可能出現豬隻死亡的現象。另一方面,長期營養不足,也可以補充能量。

一、輸液的原則:

1.

輸液“

先鹽後糖

病豬脫水失鹽,引起血液的濃度增高,血液迴圈量減少,會加快病情惡化,及時輸液有利於恢復血容量。糾正水鹽代謝,防治休克,搶救生命,然後再輸葡萄糖液,補充迴圈血液的供應量,比如豬發生嚴重腹瀉、有大出汗、急性失血的現象。但高滲性脫水則先糖後鹽(高滲性脫水即水和鈉同時喪失,但缺水多於缺鈉,故血清鈉高於正常範圍,細胞外液呈高滲狀態,又稱原發性缺水)。

2.

輸液“

先晶後膠”

晶體溶液比膠體溶液的溶解性要好,血液執行阻力小,血液執行速度快。所以阻止水分過多外滲,先輸晶體溶液不會提高血液粘滯性,利於血液迴圈,以防腦部缺血性休克。膠體物質會增加血液的粘滯性,血液執行阻力大。(晶體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滲電解質溶液、鹼性溶液、高滲溶液;膠體溶液:代血漿、右旋糖酐溶液、血液製品等。)

3.輸液“先快後慢

“先快後慢”的原則主要時母豬虛弱時輸入晶體溶液,當務之急是液體的補充,透過升壓,改變休克症狀。為儘快糾正體液失衡,一開始輸液速度宜快,待病情平穩逐步減慢。輸液量也應根據脫水程度而定。

輕度脫水的失液量:體重的4%左右;中度脫水:體重的6%左右;重度脫水:體重的8%左右。輸完1/3-1/2後再以每分鐘20~30毫升速度輸入其餘量。如病畜脈搏過快,應放緩速度。幼畜或小動物靜脈輸液有困難時,可改為腹腔注射。

輸液速度和豬隻對葡萄糖的利用有關,輸液過快有利尿現象。先快輸液可以迅速補充機體丟失的電解質和能量;後慢輸液是為避免機體過快的利用葡萄糖,減少利尿發生。如果補液中含有藥物,藥物吸收過快,血藥濃度過高,會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故輸液速度要適當 (補液指的是鹽水與葡萄糖)。

4.輸液“寧酸勿鹼”

因為機體對酸中毒有較多的代償能力,而對鹼中毒的代償能力相對較低,而且鹼中毒時無很好的糾正方法。

5.輸液“寧少勿多”

原因主要是以防止體液過多,增加機體的負擔。

6.輸液“見尿補鉀”

機體的尿液是反映腎功能及微迴圈的較為靈敏的指標。見尿補鉀,是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正常生理是保鈉排鉀,鉀在腎臟排洩,若腎臟功能不好,沒有排尿,補鉀會造成高血鉀症,不易糾正。而尿中含有大量鉀離子,所以,需要看到排尿後,才能適當補充鉀離子。

鉀離子主要由尿排出,每升尿液中K+為50mmol,如果輸液速度過快,產生利尿,就會造成大量的K+排出,造成低血鉀,故也要堅持輸液“先快後慢”,控制輸液的速度。

7.輸液“驚跳補鈣”

豬表現驚跳主要跟缺鈣有關,所以,見到這種情況要考慮補鈣治療。同時豬分娩時,由於用力也會造成血鈣損失。子宮肌纖維收縮的調節通路是以細胞內遊離鈣離子濃度上升為起點的。Ca濃度降低時,細胞內外鈣通道不能啟開,將引起宮縮乏力。

下期介紹輸液的方法和方案

TAG: 輸液溶液脫水機體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