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上醫治未病,上醫調氣,氣能生精,氣能通神!

由 妙齡春 發表于 健康2021-12-14

01

先有道醫後有中醫

中醫是從道醫裡分離出來的,先有道醫後有中醫,中醫是花葉,道醫是根。古代名醫全是道教人物,證明中醫源於道醫,中醫根在道教,直到今天道教依舊保持十道九醫的現狀。

治化道人(華佗師傅)、三國華佗(建安三神醫)、三國張仲景(建安三神醫)、三國董奉(建安三神醫)、東晉葛洪、南朝陶弘景、唐代孫思邈、葉法善,王冰、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劉河間、明代張景嶽、清代葉天士,張錫純、鮑姑、楊上善、王懷隱、馬志、崔嘉彥、劉完素、趙宜真、周履靖、雷斆等全是道教人物。

李時珍的父親在道觀給人看病,是一名道醫,故李時珍是道教俗家弟子。

古代沒有中醫之說,古代只有道醫,故中國古代醫學稱為道醫學,只要道教還在中醫就不會失傳。

02

上醫治未病

古人說上工守神,上醫治未病,從這兩句話中不難看出,上工即是上醫,守神即是治未病,這裡的未病應該指的是心神。

上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這句話應該理解為真正的中醫是治療人心,而不是像下醫一樣,去療人之疾。

肉體的症狀,乃是心之相,病因在心,心顯之相在肉身,所以說上工守神,神為生之制也,得神者生,失神者死。因此上工知道神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經絡為氣道,氣為神體,神主氣,氣主經絡,經絡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

上醫治未病,已病為肉身之相,未病為疾病之因,身之主宰便是心,真正的上醫知道心病還需心藥醫,所以說上醫治未病,而下醫治已病。

就是說真正的中醫要知道療人之心,治未病,即是病之因。

而下醫不知其中之道,而治疾病之相。心為靈,靈魂才是真的人,肉體為靈魂的房舍,靈魂照到房舍上的投影為已病,已病的未病之因是心。

未病即是要研究疾病之因,所以全國開展的治未病的解讀,全錯了,這次中央再次下文來糾偏,直接說要成立神志科,中醫要介入精神類疾病的研究。其實上醫治未病,說的就是上工守神,上醫治未病是說要挖掘、整理、完善神志魂魄學,可惜人們誤讀了未病倆字,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才有中央再次發文細化。

中醫是一門“治人”醫學,經方重在“治人”而不是“治病”,經方治療的是“患病的人”,而不是“人患的病”。

馮世綸在《中國湯液經方》中指出:“患病人體之所以有六經八綱這樣一般的規律反應,其主要原因,無然不是由於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由於人體抗禦疾病機制的內在作用。”

同時指出:“中醫的辨證論治,其主要精神,是於患病人體一般的規律反應的基礎上,講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是“適應人體抗病機制的一種原因療法”,對疾病的認識上,重視患病機體的內在作用;在疾病的治療上,重視患病機體的抗病作用,亦即

自我康復能力

馮世綸臨證中始終體現著這種經方“治人”的理念。

03

上醫調氣,氣能生精,氣能通神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

它既是物質的代稱,也是功能的表現。氣在人體有

推陳出新、溫煦臟腑、防禦外邪、固攝精血、轉化營養

等重要職能。

人之有生,全賴此氣。

氣能周流不息,迴圈無端,人體則健康無病。

中醫古代哲學氣一元論認為,氣是世界的本原物質,氣一物兩體,分為陰氣和陽氣。陰陽是氣的固有屬性。氣的運動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

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人體之氣按陰陽特性可分為陰陽兩類,把對人體具有溫煦推動作用的氣稱之為陽氣,把對人體具有營養滋潤作用的氣稱為陰氣。

氣的陰陽對立統一運動是生命運動的根本規律。

陽氣是人體的保護屏障和健康衛士——負責抵禦六淫邪氣,防止病邪入侵。

尤其是寒邪!寒邪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出招”,為身體種下寒涼之根。當寒侵入人體後,血液就會失去陽氣的溫煦,就容易執行不暢,淤堵不通,易形成瘀血和痰濁、氣滯相互“勾結”的狀況,“痰瘀互結”積滯在某個部位,長期在毒邪的作用下,就容易導致腫瘤的形成。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本來就具足的;人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健康的根本在於心,一切法從心生,心淨則身淨。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

END

TAG: 未病中醫人體醫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