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避免無效焦慮,你需要學習正確的認知行為方式

由 酷炫腦科學 發表于 健康2021-04-06

日劇《四重奏》

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訊

作者 |

酷炫腦主創

審校 |

酷炫腦主創

朗讀

|

胡恩

美工

|

老鵰蟲

編輯 |

湘蓉

焦慮情緒會影響我們看待和認知世界的方式,反過來,扭曲的認知方式也會加重焦慮情緒。

焦慮是現代生活幾乎人人都會遇到的情況,有時是對於即將到來的考試或者工作考核,有時是對於體檢報告單上不明所以的病症,還有時僅僅是一條發出去半個小時也沒有得到回覆的訊息……我們在形形色色的生活細節中,會感到焦慮不聽話地跑出來,充滿了生活的間隙。當我們感到焦慮時,會坐立不安,心神不定,覺得時間很漫長,難以忍耐和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每當這時,我們會希望有種解藥可以讓人瞬間扔掉焦慮,焦慮的程度越嚴重,我們越希望從中解脫出來。

那麼,當焦慮發生時,大腦會經歷什麼樣的變化呢?神經學家發現,大腦對環境壓力第一時間進行反應的區域是大腦的杏仁核。這個區域是在進化上非常古老的一個小區域,因為形狀類似杏仁而得名,“杏仁核”一詞則從是由拉丁語中直譯而來。杏仁核主要負責負面情緒的反應,尤其是恐懼情緒。焦慮症病人大腦杏仁核的活動會特別強烈,反應的逾限也比一般人低。

也就是說,有焦慮症的人在遇到外界壓力時,大腦杏仁核的反應會特別敏感、特別劇烈,一般人眼裡普通的小事就可能激起焦慮症患者的緊張。

比如在急性焦慮發作的時候,一個人的典型思維就是覺得自己要死掉了。急性焦慮的人會害怕自己的胸痛是突發的心臟病,或者害怕自己的頭痛一定是因為長了腦癌。而一想到自己可能會死掉,就會感到極度的害怕,但是又會忍不住一直想。

《怦然心動》

另外,焦慮症患者大腦的腦島區域會比一般人更加活躍。腦島和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內感覺以及情緒和認知的很多功能有關,這也是為什麼焦慮的人通常會有反芻性思維,即反反覆覆思考某些事情,有時還會覺得身體各種不舒服,而

這種不舒服往往是過分放大,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當一個人處在壓力狀態下的時候,大腦對外界資訊的解讀也會發生改變。因為大腦焦慮的生理機制,最早設計出來是為了讓我們最大可能地避開環境中的危險。所以在焦慮時,人會進入“要麼戰鬥要麼逃跑”的思維,我們對於消極資訊的敏感度就會大大增加。當我們在受到威脅時,第一時間會從周圍環境中看到那個對我們不利的東西。感到焦慮時,分辨消極資訊的逾限也就降低了,有時候即使是中性的資訊,也會被焦慮的人看成是消極的資訊。總而言之,大腦在焦慮的情況下,對外界的感知變消極了。舉個例子,在焦慮情緒下,一個人對社交資訊的解讀會更有敵意:別人可能隨便說了句不痛不癢的話,焦慮的人可能就會把這句話解讀成挑釁。

長期焦慮還會影響睡眠,而缺乏睡眠會導致我們的大腦留存更多消極的記憶,而不是積極的記憶。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就使得我們更加悲觀,所以長期焦慮還可能會引起抑鬱。總而言之,

焦慮情緒會影響我們看待和認知世界的方式,反過來,扭曲的認知方式也會加重焦慮情緒。

圖源網路

聽上去,焦慮有很多負面作用,讓人避之不及。那麼,為什麼焦慮的心理會在進化過程中被保留下來呢?其實,剛才我們提到,焦慮是用來讓我們避開危險的,也就是說,焦慮是人們身體內部的一種警報系統,這種情緒可能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起過作用,它提醒我們潛在的各種可能影響身體健康、情感狀況或者經濟來源的威脅。比如,當我們在一項任務上拖延了太長時間,臨近截止日期還未完成的時候,常常會感到焦慮,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提醒我們是時候開始工作了。

但是如果我們無法意識到大腦的提醒作用,徒留自己困在焦慮的情緒中掙扎,過度的焦慮就會增加我們的痛苦,不利於我們對可能面臨的困境做好準備。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幾天後要參加一場重要的會議,你需要做的是儘自己所能做好準備工作。這時候,有一點焦慮情緒,可以幫助你你更早、更徹底地開始準備的會前工作;然而過多無效的焦慮反而增加了你的情感負擔,無益於你的準備過程。而且你可能會為自己產生的負面情緒感到擔憂,焦慮情緒還會進一步加深,惡性迴圈,最終影響了你的發揮。所以,

無效的焦慮不僅無法鼓勵你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更會為你增添更多的心理負擔。

實際上,你擔憂的大多數事情都不可能成真。美國認知治療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萊希博士曾經帶領他的團隊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志願者們記錄下讓自己感到焦慮的事情,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跟蹤事情的發展。結果發現,大多參與者們想象中的不幸事件根本就沒有發生—— 有85% 的擔憂是沒有發生過的。不僅如此,79% 的參與者還表示,即使之前的擔憂真的出現了,他們也發現自己比預期中能夠更好地處理問題,而且事件的發生,為他們日後解決類似的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綜上所述,

如果你最近感到焦慮,在你現在所擔心的想法中,97%的想法只不過無非是一個誇張的、未來不會發生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實際上有能力處理的、不必感到驚慌的事。

如果我們能夠控制住無效的焦慮情緒,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快活,甚至壽命也會因而延長。曾經任職於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病學專家唐·約瑟夫·戈韋,在他的著作《終結壓力:四個步驟來重組你的大腦》中,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次,他的朋友瑪莎要去接一位老婦人去診所做體檢。瑪莎不認識這位婦人,她只知道這位婦人已經90多歲了,可能很虛弱。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瑪莎發現出現在門口的那個人是一位很活潑的女士,看上去只有六七十歲的樣子。瑪莎很驚訝,而老婦人告訴她,她能夠保持健康年輕的狀態,是因為她在30年前就下定決心不再為各種事情感到擔憂和焦慮,避免所有不必要的壓力。所以,減少自己的無效焦慮,對於人的身心狀態十分有益處,如果做得好,我們都可能會像那位老婦人一樣,到九十多歲也活潑快樂年輕。

《馬太福音》

重新調整我們大腦的思想和認知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焦慮的產生。焦慮的想法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可以轉換一下自己的認知理念,就也許可以讓這種負面的情緒變得無害,甚至是有益於推進事件的解決。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暢銷書作家麗莎達莫博士,曾經在美國心理學協會期刊上發表過類似的觀點:

當人們把焦慮看做是對自身有益的情緒時,人們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它。

比如,對於即將到來的考試,你沒有準備好或者沒有好好複習的時候,你會感到焦慮。達莫博士表示,這種焦慮反應沒有錯。只要你開始抓緊時間溫習課本,這種焦慮情緒就會有所緩解。這樣一來,負面情緒就變成了前進的動力,讓人更加努力行動起來,焦慮也會被拋之腦後。

行動是緩解焦慮的最好藥方。我們焦慮的根本原因在於想要掌控一些無法掌控的結果,對結果和自己表現的過度擔憂讓你的大腦陷入反芻性思維。要打斷這種無用的燒腦思維,就做一些當下可控的事,比如閱讀,整理房間或者鍛鍊身體,多喝水,看一集Rick and Morty。做這些事可以讓你重新找回掌控感,從無限迴圈的憂慮中脫身出來。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過,焦慮是自然進化中戰鬥或逃跑反應的副產物。當我們把壓力看成是威脅的時候,就會感到腎上腺素飆升,渾身坐立不安,這種焦慮的應激反應實際上是因為你的認知方式不對。

你需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看待壓力源的方式,不要把它看作是威脅。

因為一旦把壓力源看成是危險,身體的第一反應就是打一架或者撒腿就跑,而這些原始反應對我們應付考試、完成工作任務、處理家庭矛盾都沒有任何用處。知道大部分的焦慮反應沒有用,我們也就不需要再把完成工作、處理好人際關係看成是需要與之對抗的東西,而是可以換個角度,把生活中的這些壓力源看成像原始社會中採野果子、縫製皮裙這樣按部就班即可的事。簡單的來說,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戈韋博士推薦了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緩解焦慮,而且只需要一個清除按鈕,就可以開始練習了,大家不妨和我一起來試試:首先,在你手掌心中的位置,想象一個按鈕,你要一邊按住這個按鈕,一邊數數,數到3為止。每個數字都有對應的顏色,當你在數數時,你需要在腦海中想像對應的顏色。現在我們來試一試:請大家按下手掌心的按鈕,吸氣,數到1,在呼氣的時候想象紅色,接著吸氣,數到2,在呼氣的時候想象藍色,在這個過程中你一直按著按鈕,再接下來吸氣,數到3,在呼氣的時候想象綠色,緊接著,你鬆開按鈕,接下來讓大腦保持10秒鐘的放空,放下所有想法,感受自己的吸氣和呼氣過程。

剛才這一個過程,就好像是將擔憂從交通路口放行,離開我們的大腦一樣。它有助於幫助我們只關注當下的問題,避免產生過多有關未來的擔憂或焦慮。

圖源網路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這節課的內容:

焦慮會影響人們大腦的杏仁核和腦島區域,使人們產生認知偏差,對於外部資訊的理解偏向負面,並且反覆思考同一件事很久。

當然,這種現象有時候也會幫助到人們,比如當人需要警醒意識的時候。但是,過度焦慮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讓人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想要減少無效焦慮,我們要調整自己的認知理念,將焦慮當成一個幫助自己的工具使用,而不是被焦慮牽著走。比如,在焦慮的時候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或者做一些相關的認知練習和興趣愛好,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早在公元前八世紀的印度佛教中,就流傳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能解決你的問題,那麼有什麼必要擔心呢?如果你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麼擔心又有什麼用呢?其實,人人都需要有一些這樣灑脫的精神,來面對人生。

想要了解更多

有關的大腦的機制原理

嗎?

想知道如何

利用好你的大腦來提升效率

嗎?

點選識別下方二維碼,

開啟你關於

腦科學認知的新世界

參考文獻(點選滑動檢視)

1。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minute-therapist/201703/worry-and-guilt-the-useless-emotions

2。 Andrew S。 Fox, TadeSouaiaia, Jonathan A。 Oler, Rothem Kovner, Jae Mun (Hugo) Kim, Joseph Nguyen,Delores A。 French, Marissa Riedel, Eva Fekete, Matthew R。 Rabska, Miles E。Olsen, Ethan K。 Brodsky, Andrew L。 Alexander, Walter F。 Block, Patrick H。Roseboom, James A。 Knowles, Ned H。 Kalin。

Dorsal amygdala neurotrophin-3 decreases anxious temperament inprimates

。BiologicalPsychiatry, 2019; DOI: 10。1016/j。biopsych。2019。06。022

3。 Todd E。 Anthony, Nick Dee, Amy Bernard, Walter Lerchner, NathanielHeintz, David J。 Anderson。

Control ofStress-Induced Persistent Anxiety by an Extra-Amygdala SeptohypothalamicCircuit

。Cell, 2014; 156 (3): 522-536DOI: 10。1016/j。cell。2013。12。040

4。Leahy, Robert L。 “The WorryCure: Seven Steps to Stop Worry from Stopping You [Paperback]。”

5。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high-functioning-alcoholic/201906/worry-is-useless-emotion

6。Goewey, Don Joseph, and Gerald G。Jampolsky。The end of stress: Four steps to rewire your brain。Simon and Schuster, 2014。

7。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hy stress and anxiety aren‘t always bad:Expecting to always feel happy and relaxed a recipe for disappointment。”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0 August 2019。

避免無效焦慮,你需要學習正確的認知行為方式

避免無效焦慮,你需要學習正確的認知行為方式

避免無效焦慮,你需要學習正確的認知行為方式

酷炫腦長期徵集腦科學、心理學類文章,歡迎投稿

點這裡,讓朋友知道你熱愛腦科學

TAG: 焦慮大腦我們情緒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