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糊塗:腹內生長小兒頭大小腫瘤卻毫不知情,真相竟然是

由 超級丁醫生 發表于 健康2021-04-11

近日,65歲的姜女士遇到了一件蹊蹺事兒,因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急性發作來醫院複查,B超下赫然發現腹腔內有一個巨大的腫塊。

姜女士和家屬都感到納悶,自己沒有任何感覺,怎麼會有這麼大一個腫塊。

醫生立即給予核磁增強掃描,才發現罪魁禍首是個實質性腫塊,位於肝胃之間,直徑有10公分大小,形如小兒頭。

收住院後,在全身麻醉下,醫生透過腹腔鏡微創進行手術,手術中發現這個腫塊質地堅硬,包膜完整,能夠活動,腫塊與近旁的胃壁緊密黏連,醫生們仔細解剖,切除部分胃壁,完整去除腫塊。

術後病理證實為胃間質瘤。

間質瘤是個啥?

隨著現代醫學檢驗檢查技術的不斷髮展,醫學名詞劃分也越來越詳細,間質瘤逐漸的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對間質瘤這個名詞並不是很熟悉,很多人的解釋也只是胃部長瘤了。

原來,間質瘤是起源於消化道外壁的間葉性腫瘤,從食道到直腸都會發生,常見於胃和小腸。

在CT平掃的時候往往會發現發現腫瘤多呈圓形或類圓形, 少數呈不規則形。

一般來說,

腫瘤小於5cm的多為良性

,腫瘤密度均勻,邊緣光滑,極少侵犯鄰近器官,可以有鈣化表現。

而惡性腫瘤多大於5cm,

邊界不清,與鄰近器官粘連,可呈分葉狀,密度不均勻,中央極易出現壞死、囊變和出血, 腫瘤可出現高、低密度混雜, 鈣化很少見,術後容易復發。

引起間質瘤的原因是啥?

隨著大家的飲食習慣的變化,間質瘤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給很多人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引起間質瘤的原因有以下一些方面,希望引起足夠重視,便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1、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胃間質瘤的產生因素中比較重要的一種。胃間質瘤的病因與各地方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經常食用黴變、醃製、燻烤等食物,或過多攝人食鹽,都可能增加胃間質瘤發生的危險性。

熏製的魚肉含有較多的3、4-苯並芘,發黴的食物含有很多真菌毒素,醃製的食物中有亞硝酸類,這些物質都有致癌作用。所以大家 要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拒絕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2、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胃間質瘤的病因與遺傳也有關係,患者家屬中胃間質瘤發病率比一般人都高,這些人可能是由於生活環境與飲食習慣相似,增加了胃間質瘤的發病機會,這也表明了遺傳因素在胃間質瘤發病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間質瘤如何檢查排除?

1.體檢:

部分腫瘤較大的患者可觸及腹部活動腫塊、表面光滑、結節或分葉狀。

2.實驗室檢查:

患者可出現貧血、低蛋白血癥,大便潛血陽性。

3.影像學檢查:

(1)胃鏡及超聲胃鏡檢查

對於胃間質瘤,胃鏡可幫助明確腫瘤部位及大小。超聲內鏡對於胃外生性腫瘤可協助診斷,協診間質瘤位置、大小、起源、區域性浸潤狀況、轉移等。部分患者可獲得病理學診斷。

(2)CT、MRI檢查

(3)18FDG-PET和18FDG-PET/CT

CT,MRI等影像學方法只是評估腫瘤的大小,腫瘤的密度以及腫瘤內的血管分佈,不能反應腫瘤的代謝情況,用18氟脫氧葡萄糖的PET檢查可以彌補以上物理學檢查的不足,對早期轉移或者復發比CT敏感。

PET與CT聯合掃描方法能同時評估腫瘤的解剖和代謝情況,對腫瘤的分期以及 治療效果的評估優於CT,也為其它實體腫瘤分子靶向治療的療效判斷提供了一個參考。

溫馨提示:胃腸道間質瘤患者飲食宜清淡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據姜女士的主刀醫生,

南通市第六人民醫院普外科孫梓程主任

介紹,姜女士腹腔的胃間質瘤生長週期很長,如果引起足夠重視,完全可以及時發現、儘早手術。

姜女士多年前就診斷有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有時候出現上腹部脹痛不適,就一直以為是膽囊的疾患,在家自行服用消炎利膽片等藥物。由於工作忙碌,社群組織的健康體檢,姜女士也沒有及時參加,導致了病情的發展而毫不知情。

孫主任認為:

間質瘤是起源於胃腸道壁的間葉性腫瘤,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間質幹細胞及潛在惡性生物學行為的腫瘤,可以發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間質瘤主要透過血行轉移,很少發生淋巴結轉移。原則上一旦發現間質瘤,應當儘早進行內鏡或者手術。

雖然姜女士腹腔巨大胃間質瘤手術非常成功,但由於直徑超過了5公分,術後存在區域性復發的可能,還需要去腫瘤科就診,口服靶向藥物等進行後續治療。

超級丁醫生在此也提醒所有的朋友:

關注健康,應該要定期進行體檢。全身全面體檢至少兩年要做一次,一定要把胸部CT、頭顱CT、各種腫瘤指標作為體檢的必選專案。45週歲以上的人群,至少要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已婚適齡婦女每兩年要做一次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篩查。

特別宣告: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不能視為治病就醫依據。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僅用於公益健康科普,若有侵權,請聯絡小編刪除。

TAG: 間質腫瘤CT腫塊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