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歷史上儒士,道士,巫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由 小聖傑看娛樂 發表于 遊戲2021-04-24

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他人對你的看法常常大相徑庭,這點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目前網上有一些少年給自己的定位是某某真人,乃至於某某真仙,還有追求法術,貶低道家者認為自己是道士,更有抨擊儒家者,貶低科學者,今天我們就從歷史的角度看,他們是什麼?

從歷史而言儒道巫的區分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裡儒道巫可能毫無分別。在這個階段中儒生是治喪祈雨的巫師,甲骨文中的儒字就是人被水淋,和今天道士巫師舉行大的儀式前要沐浴更衣一般。章太炎則認為“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也。”東漢的《說文解字》也是說“儒,柔也,術士之稱也。”所以當年秦始皇被術士騙了,坑術士被稱為坑儒,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儒和術士還是沒多大區分。

在那個年代道家多作為史官,那個時候史官也是要了解陰陽知識。巫在那個年代還是意氣風發。如我們熟知的碧血丹心這個成語,典故中的主人公萇弘既是蜀地巫師,以巫的身份成為周王的寵臣,以巫術貍首威脅不臣的諸侯,希望以鬼神重振周王時的威嚴,但這一切為當時的強國晉所不容,他的老大周敬王也本是晉扶持上位的,到最後只能去死,一片忠心化怨氣,其血三年化作碧玉,故有碧血丹心之說。

在第二個階段中巫師開始下位不能再踏入朝堂,此時巫和儒道兩家已有了明顯的區分。而儒道兩家在那時變得比春秋戰國時代更加模糊不清。

這時的先儒董仲舒口含天憲以公羊春秋學演化五行之玄,將天人合一於內聖外王結合,當時的獨尊儒術非是隻尊儒家,而是以儒道兩家的思想為重,當然道家的思想以玄為主。

在西漢末年有王莽為大,是時祥瑞頻發,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指向王莽代漢是天意。王莽失勢,又是各種天意祥瑞指向劉秀要成為皇帝。從此開啟了經讖學的黃金時代,此時人們希望以經義文飾圖讖,闡明人事,尋未來禍福之機,更誕生了一些吉祥圖案,和常人看不懂的字元。

在那時做這些事的人都被稱為儒者,但在後面則為道者所佔。而在那時巫師為人所忌,沒有走向朝堂的機會。

在經讖學興盛的末尾,東晉年間民間有異人為羽衣人雞姦閹割,後掌握巫術,並以此親近帝王。當時的道教徒郭璞則以《周禮》制度為由讓皇帝趕走了這個巫師。這也是此後數百年間的混亂中,道教伐山破廟攻擊巫術的開始。而儒家官僚早就在以正民風的理由,以法律之繩捆綁不良的巫師。

儒道真正的分家則在唐代,源於韓愈,那時佛教進入中國,唐王室對道教的尊稱也有百年,儒家思想衰微,韓愈則以抨擊佛老重振儒家為己任。在此之前李白聞名天下受篆為道士,司馬承禎作為道士譽滿天下,終南山說隱士個個自稱道家,但多數都是貪圖這終南捷徑來的。此後再無終南捷徑,再無讓道士做官之事。此後儒家和道家在社會身份上了有明顯的分界,道教雖能涉及官方祭祀,但絕大多數官方祭祀皆是儒家之人掌握。

從心理層面,開始了儒道的對立,如此才有了此後的三教合流的潮流。

為什麼巫師早起的起點比儒道都高?載於史後也是和儒道差不多,依舊可以出入朝堂,但還是被儒道追下去了?

這就要說到不同之處了。

儒道兩家的不同有很多,但都崇尚思辨,知曉內聖外王,以人為重。而巫則更多的是以鬼神為重,少經典,多師傳,重神通。對此儒道兩家的神通則是思辨求智慧,內聖外王練性以人為重。

如今日很多中二少年為揚名立萬去學神通拜師傅求法術,也有中二少年為揚名立萬去苦學數理化。結果是一個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個運氣好能學點東西,不好則誤入歧途被騙。哪怕是學到點東西的,也因難以在社會上發展走的很辛苦。

所以這裡也勸中二少年一句,如真想求道,神通法術不應是目的,學校的知識也不是無用。如想學儒,古之儒者可是要掌握當時最高深的科學知識的,不妨文理並重吧!

TAG: 儒道巫師術士儒家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