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隋朝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由 小登木看娛樂 發表于 遊戲2021-06-21

我們經常會聽到“秦漢”“隋唐”的說法,大抵是因為兩個朝代更替之際又恰逢亂世,產生了很多“演義”故事,所以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另外,秦朝和隋朝都是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大統一朝代,其文治武功都曾達到一個巔峰,只可惜他們都在很短的時間裡便走向滅亡——給漢朝和唐朝做了嫁衣裳。

眾所周知,秦朝二世而亡,壽命只有15年,那麼隋朝呢?隋煬帝被縊殺後究竟發生了什麼,出現了幾位傀儡皇帝?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瞭解一下隋朝的歷史。

隋朝是上承魏晉南北朝,下啟唐宋的大統一朝代,從公元581年楊堅受禪代周,到公元619年隋恭帝楊侗被迫禪位給王世充,隋朝的國祚一共是38年,出現了5位皇帝。

話說北周晚期,長期沉湎於酒色的周宣帝宇文贇生前便將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兒子宇文闡(即周靜帝)。正所謂“主少國疑”,等昏庸的周宣帝一去世,周靜帝很快就被迫禪位給外戚輔政大臣楊堅(曾被封為“隋國公”、“隋王”),隋朝由此正式建立。

隋文帝楊堅即位後勵精圖治,對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國內廣泛實行“均田制”的同時,又對百姓輕徭薄賦,使得隋朝“戶口滋盛,中外倉庫,無不盈積”,這段時期在歷史上也被譽為“開皇之治”。

軍事上,隋文帝先是對北方的突厥採用離間分化的策略,使突厥分裂成東、西兩個部分,又讓他們彼此征戰而無暇南顧。在消除了後顧之憂後,隋文帝又分別吞併和攻滅了南方的西梁和南陳政權,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中國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說起當時隋文帝時期府庫之充盈,後世還有以下兩個非常有意思的證據:

據《貞觀紀要》記載:“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京積布帛,王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也就是說,隋朝西京(長安)府庫中的糧食布帛一直到幾十年後的唐朝貞觀年間都還沒有用完。

1969年,我國曾在洛陽附近出土的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中發現大量已經炭化了的稻穀,重量足足有50多萬斤之多。

隋朝剛剛實現了國家的大統一,又如此兵精糧足,按理說不應該那麼快滅亡,但事實上這一切很快就被隋煬帝這個“敗家子”給敗光了。

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太子楊廣繼位,是為隋煬帝。隋煬帝的一些“光輝事蹟”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他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曾強徵數以十萬計的民夫,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隋唐大運河和東都洛陽等超級大工程的修建。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勞民傷財巡遊江南,窮兵黷武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最終引發了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

公元613年,隋煬帝第二次率大軍出征高句麗,大臣楊玄感等人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亂”,便趁機在後方起兵反隋,結果被隋煬帝從遼東撤回的大軍擊敗。次年,隋煬帝又準備第三次出兵高句麗,無奈隋末農民起義的烽煙已經燃及全國,最終不得不選擇議和收兵。

農民起義的高潮發生在公元616年,隋煬帝正在江都(今揚州)巡遊,此時全國的數百隻起義軍在隋軍的打擊之下已經走向聯合,形成了三支實力超強的農民起義軍,他們分別是河南地區翟讓、李密的瓦崗軍,河北地區的竇建德軍以及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

隋朝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公元617年,李淵也趁火打劫在晉陽起兵,不久便攻入長安,擁立楊侑(隋煬帝之孫)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

公元618年,由於迴歸洛陽的道路被起義軍切斷,身在江都的隋煬帝心灰意冷,一度想要把都城遷到江南,還在南京修建丹陽宮,不過此舉遭到來自關中的隋軍將士們的強烈反對。

為了早日迴歸關中,眾人推舉宇文化及為首領發動“江都兵變”,縊殺了隋煬帝,並擁立楊浩(楊堅之孫,秦王楊俊之子)為皇帝。很快,宇文化及便廢殺楊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許”。

隋朝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聽聞隋煬帝去世,留守東都洛陽的楊侗(隋煬帝之孫)被大臣們擁立為皇帝,是為隋恭帝。隋恭帝即位後,本來想招安李密的瓦崗軍用以對付從江都西歸的宇文化及大軍,但王世充等人認為如果李密得勝歸來,自己和當初殺死李密諸多父兄子弟的隋軍將士們可能處境不妙,於是煽動隋軍進攻李密的瓦崗軍。

隋朝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李密的瓦崗軍和宇文化及大軍拼的元氣大傷,另一方面,瓦崗軍又受到王世充隋軍的突然襲擊而遭受重創,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單雄信等當時名將因為不滿李密後期的所作所為而紛紛投靠王世充,王世充實力一度大增。

公元619年,野心勃勃的王世充索性廢隋恭帝自立,改國號為“鄭”,隋朝正式宣告滅亡。

隋朝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與此同時,李淵也廢楊侑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唐”。最終,李淵的“大唐”政權在攻滅王世充的“大鄭”政權的同時,還活捉了前來救援的夏王(自封)竇建德,並逐步消滅各方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隋朝也由此徹底被唐朝所取代。

參考資料:《隋書》、《舊唐書》、《新唐書》、《中國通史》、《資治通鑑》、《貞觀紀要》

TAG: 隋煬帝隋朝李密王世充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