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辛棄疾的一首詞,把一個尋常場景,寫成了千古佳作

由 新蘇北熱點 發表于 家居2021-04-16

“上馬橫槊,下馬賦詩。”用這句話來形容辛棄疾十分恰當。辛棄疾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文能提筆寫詩,留下了一首首精彩紛呈的千古佳作;武能披甲上陣,於千萬人之中取敵人首級。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蘇軾合稱“蘇辛”。有人贊他的詞是:“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一位傑出的詩人必然能駕馭多種風格的詩詞,辛棄疾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詩人,他既能寫出:“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豪邁大氣的詞句;也能寫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深情婉轉的詞句。

大自然是詩人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像明月、江水、雪、雨、花等自然風景常出現在詩詞中,但也被賦予人的情感。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今日與大家分享辛棄疾描寫自然風光的一首佳作,那就是《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優美如畫,恬靜自然,寫出了絕美的自然風光。在這首詞中,你可以領略到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我們欣賞詩詞的時候,只有瞭解了詩人當時的處境,才能更好的理解一首詩詞。人的遭遇不同,所擁有的心境自然也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會不同。

辛棄疾一直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卻壯志難酬,屢次受到排擠,公元1181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便回到上饒帶湖家居,過上了退隱的生活。黃沙道是在今日的上饒黃沙嶺附近,當時是一條官道,很是繁華。當年辛棄疾退隱在上饒帶湖,時常經過黃沙道,一日有感於周圍優美的自然風光,便寫下了這首名作。在夏日,月、風、鵲和蟬,這些很常見的景物,在辛棄疾的筆下產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營造出了一種恬靜、清幽的氛圍。明月當空,清風徐徐吹拂,時不時傳來一兩聲蟬鳴,這樣的景色令人悠然神往。

撲面而來的稻花香,可知今年豐收在望,詩人心中充滿著喜悅之情。當詩人沉浸在豐收的歡樂中,聽到了一片蛙聲,彷彿青蛙也在為豐收而歡唱,用蛙聲來襯托詩人內心的興奮與喜悅之情,可謂是匠心獨特。

詞的下片寫雨。剛剛還是皓月當空,可現在天空起雲了,只能透過雲層看見少數的星星,預示著將會下雨,不一會,就下起了陣雨。雨中的詩人急忙找避雨的場所,對此地熟悉的他,卻焦急的忘了土地廟附近的茅屋在哪裡,誰知拐個彎就看見了,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內心由焦急轉變為欣喜。

辛棄疾的一首詞,把一個尋常場景,寫成了千古佳作

整首詞從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四個方面描繪了夏夜山村優美的風光,優美如畫,生動逼真,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巧妙的表現出詩人對豐收的喜悅之情,堪稱一首名作。

TAG: 辛棄疾詩人黃沙詩詞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