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做父母必須明白的三件事,教你如何修復親子關係

由 田羽情感雲空間 發表于 家居2022-11-28

臨近假期,很多人是想回家卻不敢回家。不是害怕回家面對一天天老邁的父母,而是要面對越來越格格不入的溝通方式與思維。

靈魂的契合不但是夫妻之間需要的,父母與孩子之間也特別的需要。只因不懂這三件事,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

胡適給孩子的信裡這樣說: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因為有你的參與,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

我並不是你的前傳,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是與我不同的靈魂;

你並不因我而來,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

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沒錯,我們的父母正在“以愛之名”,妄圖掌控孩子的人生,但是孩子終究是要成長的,獨立的,於是發生了所謂的“叛逆,而且叛逆這個詞是以父母的角度看孩子,從孩子的角度看這是一種釋放和獨立的表現。

這些問題全都出於一種思維,就是想要掌控孩子的人生,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早點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明白與孩子相處的界限,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著名的詩人紀伯倫把這個道理講的更加透徹: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重視物質滿足而缺乏內心的富足

流傳這樣一句有毒雞湯,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兒。

理由是男孩子需要在窮乏中,體會艱苦奮鬥的重要。

女兒如果生活太窮乏,一塊蛋糕就被別人騙走了。

但是現實生活中,太多例子不是窮人家的女孩子被騙,反倒是被富養的女兒家被騙。18年廣州日報就曾經刊登過一則新聞,某科研單位女博士被騙上百萬,曾經科研到了十年沒看過朋友圈的地步。

18年9月也有一篇新聞報道,青島一名富家女,在網上結識一名小自己7歲的男孩,兩人見面後女子被男孩帥氣的外表迷惑。很快兩人戀愛,後來該男孩染上賭博惡習,欺騙女子家人朋友共計100多萬元。

在此,我並不是想說明富養的女兒反而會被騙,而是想說是否被騙跟物質條件的富養和窮養根本就沒關係,而是一個人是否從小培養世事洞明的能力。

內心的富足遠比物質條件的富裕要更加重要,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越來越多的“空心病”表明人們正在喪失內心的富足,這都源於對孩子情感教育的缺失。在吳謝宇案庭審現場,庭審員當時就發出感慨,家庭情感教育太重要了。

承認孩子的不完美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完美,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孩子,但卻忽略了一個人最珍貴的就是個性,每個人生來都不一樣,都有缺點和不足,都有長處和短處。

以成人世界的標準要求孩子,不但會給孩子施加一些莫須有的壓力,還會無形中讓孩子變成自己虛榮的工具。

父母是不是經常批評孩子,你想的太簡單了,做事情怎麼那麼衝動,那麼傻。

這明顯就是在用一個成年人的思維評判一個經驗不足的孩子,所謂少年輕狂,初生牛犢不怕虎,少年人要是沒有衝動,難道像60歲的老人家那麼穩健嗎?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各自的特徵,也是成長的必須要走過的歷程,一味批評和指責是沒有智慧的表現,不接納孩子的缺點也是我們不接納自己的表現。

尊重個性成長,挖掘孩子的優點,是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過分焦慮的媽媽,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始終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

敢於承認孩子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足,也是在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TAG: 孩子富養父母人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