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 南北元宵節習俗差異有多大

由  發表于 歷史2023-02-06

導讀:正月十五雖被稱為元宵節,不過“北元宵,南湯圓”,在南方元宵節這天更多的是吃湯圓。元宵和湯圓外表上沒太大差別,但製作方法完全不同。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

古人稱“夜”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今夜美景良宵

道一聲平安團圓

春光已至

願你用雙手織就新光景

元宵節的由來

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漢文帝劉恆登基大赦天下。以後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綵,與民同樂。

和其他傳統節日強調“闔家團聚”不同,元宵節更強調“普天同慶”。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

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善良又風趣。一年冬天,東方朔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於是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頭裝扮成一個算卦的,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

訊息傳到宮裡,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元宵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到底是吃湯圓還是吃元宵

中國素有“北元宵,南湯圓”的說法,不少人認為,這只是南北叫法不同。但實際上,元宵不是湯圓,它們的差別老大了!

區別一:做法不同。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區別二:口感不同。元宵較硬,有嚼勁;湯圓較軟,滑溜溜。

區別三:煮的時間不一樣。元宵皮厚餡小,煮的時間長,10分鐘左右才能熟;湯圓皮薄餡滿,煮3到5分鐘就可以出鍋了。

區別四:煮熟後的元宵,由於糯米粉多,湯水較濃稠;煮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細膩,湯水清淡。

此外,元宵的口味比較單一,一般以甜口為主;湯圓口味豐富,鹹甜葷素各不相同。說到這裡,可能還避免不了一場甜鹹口味之爭。

南北元宵節習俗差異有多大

事實上,湯圓和元宵都是雪白球體,糯米包餡,追根溯源,它們是同一種東西。

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只是在演變的過程中,南北方在製作手法上的不同漸漸地形成了兩種叫法。

北方“滾”元宵

北方人做元宵時,首先將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籮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正因為這樣,元宵還可以變著花樣吃。比如油炸或者蒸著吃。

元宵吃起來表皮兒勁道,餡兒料也有嚼勁兒,煮出來的湯會比較黏稠,有點兒像喝米湯的感覺。

南方“包”湯圓

而湯圓的做法有點像做包子,首先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然後餡料拌勻放在容器裡備用,並不用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溼糯米粉黏性很強,只能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湯圓的餡料有甜有鹹,有葷有素,很多地方還用豬肉、火腿、蝦米等做餡。

湯圓表皮兒光滑、口感細膩,由於餡兒裡水分多,所以湯圓被咬破的那一剎那,餡兒會像流沙一樣流出來;此外,湯圓煮出來的湯比元宵清亮。

另外,元宵儲藏不能冷凍,只能現做現吃,不能長期儲存(放久了會裂開,冷藏也一樣),而湯圓則必須冷凍。

其實,無論吃的是元宵還是湯圓,雖然在形式上有區別,但所要表達的寓意都一樣,那就是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知識多一點

元宵雖好吃,但有些人不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較高,患者若貪圖口福,可使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能誘發酮症酸中毒。

潰瘍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麵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食後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

急性胃腸炎患者:胃腸道正處於充血、水腫狀態,病人應吃米湯、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高燒患者:發熱時患者的胃腸道處於相對抑制狀態,因此應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高血壓、高血脂及痛風患者:這些病人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少吃為宜。

久病初愈者:此時患者食慾雖有好轉,但消化功能仍然較弱,過量食用元宵不利於康復。

年老體弱者:這些人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特別是老人吞嚥反射比較遲鈍,可能會因急速吞嚥而引起元宵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嬰幼兒: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嚥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時不能整個地吃,要分成四分之一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細嚼慢嚥,以防不測。

“陽康”後消化功能尚未恢復的人群:也不適宜多吃元宵,否則將加重自身的基礎疾病,同時帶來腹痛、腹脹、便秘、反酸、燒心等不良反應。

(中國小康網綜合澎湃新聞、人民網、長城網、北青網)

TAG: 元宵湯圓元宵節東方朔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