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讀《現代死亡》:為“向死而生”的我們答疑解惑

由 花間小集 發表于 美食2023-01-20

奶奶臨終前,我剛結束大一的軍訓,從廣州趕回家時,終究沒能趕上見她最後一面,成為難以磨滅的遺憾。

那時候,家裡大人對疾病、對死亡很是忌諱,對我們這些孩子更是避而不談。我只是她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了,曾有過輕微的中風。但真正導致死亡的病因,我至今不清楚,大人只是含糊地說長了“惡物”。

我大學專業學的護理學,畢業後也在臨床工作了近兩年。雖然從事醫療行業,對死亡多少有些瞭解,但是從業時間短,後來也沒有再深入學習,與死亡相關的周邊問題,我也不曾去思考。

近期讀到《現代死亡》一書,書中提到的問題,勾起了我在臨床工作時的回憶,也讓我對死亡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現代死亡:醫療如何改變生命的終點》

作者海德•瓦萊奇,是美國心臟病學會青年研究者獎得主。他在書中以自身經歷和真實的例子,講述了13個圍繞死亡、臨終、醫療的核心議題,為“向死而生”的人類答疑解惑。

01 如何學會放棄搶救?

在本書中,作者講述1975年“凱倫·安·昆蘭案”,這邁出“死亡權”運動的第一步。

昆蘭在呼吸停止被發現後,送往醫院搶救,之後她依賴呼吸機呼吸,靠人工營養支援,儘管如此,她的體重很快從115磅下降到70磅。她的生活質量可以說是“非人”狀態,並且沒有恢復的可能。

在住院5個月後,父母要求主治醫生停止治療並撤去呼吸裝置,但是被拒絕了。為此,昆蘭的父親堅持不斷上訴,最終結果是尊重昆蘭父母的意見,這時候昆蘭已經在醫院將近一年了。

這或許在現在看來,感覺很不可思議,放棄治療的過程竟然如此曲折。

我在ICU工作時,有個兩歲多的孩子,從入院的那一刻開始就離不開呼吸機,一直查不出原因,各種治療用上了沒能改善。

起初孩子還清醒著,會哭會笑,但後來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期間搶救過幾次,但最終還是陷入昏迷。呼吸機只是推遲了死亡的到來,卻救不了這個小生命。

家屬每週探望兩三次,他們盼望著奇蹟的出現,但是終歸不能如願。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年多,孩子父母眼淚都哭幹了。最後,這對偉大的父母下定決心,與其讓孩子痛苦地活著,不如讓他有尊嚴地死去。他們最終決定放棄治療,並捐贈了孩子的器官。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曾經千篇一律的死亡,開始走向不同的方向。

只要有一線可能,我們都希望能盡全力搶救,不輕言放棄。但很多時候,搶救無非是延長了死亡,讓死亡變得困難些,而搶救物件卻只是痛苦的活著,並沒有改善的可能。

而這是患者所期盼的嗎?到底是痛苦的活著,還是放棄治療,早日解脫?

02 充滿儀式感的死亡

和以生為中心的儀式一樣,死亡也有其複雜的儀式。

當病人在醫院死亡,醫生宣佈死亡便是一件極有儀式感的事情。

記得實習時,跟著老師護理過一位八十多歲的長者,一直處於昏迷狀態,靠著呼吸機和藥物維持著生命。

一天夜晚,他心臟驟停,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最終還是無力迴天。醫生在做完一系列評估後,鄭重地宣佈死亡。

為了讓逝者乾淨、體面地離去,我們需要給逝者做死亡後護理,也就是屍體護理。期間,也要安排家屬和逝者做最後的告別。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景,也是最後一次,到現在很多細節的事情已經記不清了。但是,負責的醫生和護士對逝者的尊重,以及他們嚴肅認真料理逝者的態度,讓我記憶猶新。

我想這應該就是作者所說的死亡儀式,雖然與民間的死亡儀式大不相同。不過,無論在哪裡,死亡儀式有多麼不同,我想活著的人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讓逝者體面、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03 結語

死亡,一個古老、神秘的話題,它涉及到醫學、進化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認知心理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觀點。人類對生命的認識遠多於對死亡的認識,我們在意它卻不敢直面它,要麼避而不談、要麼談之色變。

不過,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一代似乎對死亡不再那麼忌諱了。越來越多的人提早思考死亡,甚至對死後的事情做了安排。就像我的表妹,在兩年前就已經立了遺囑,決定在自己死後捐獻出自己的遺體。

死亡,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

TAG: 死亡逝者搶救儀式昆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