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淺談壺泡法

由 玉塵閣 發表于 美食2021-12-07

做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這裡是玉塵茶道。

自唐代茶酒之爭後,宋明時期茶的地位逐漸走高,成為了文人墨客的新寵。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事過猶不及,茶也一樣;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和”也可做中庸來解。明代文人對飲茶的態度是吹毛求疵的,這使得茶的沖泡愈發偏離了正軌。

一般而言,文人內心情感細膩而豐富,清高自尊,所謂人生可落魄,自尊不能丟。而茶,恰恰符合了文人內心的審美趨向和價值觀,因為“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明代文人泡茶,強調茶品即人品,人品須與茶品相稱,甚至認為好茶不應流於俗人之手,各種論調應有盡有。

許次紓(shu一聲)在他的《茶疏》裡含蓄寫到:“唯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在他們眼裡,素心清瘦之人才能酌水點湯,至於俗人白丁都不配泡茶,更何況飲茶了。

我不盲目反駁這些觀點,愛茶之人必然是有他的講究在裡面,如同一個人的信仰,不容侵犯。但是,將茶過度地拔高無疑是會嚴重脫離群眾的,高處不勝寒。茶既然有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應該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才符合茶道普世的價值觀。會喝好茶,確實是需要一點工夫,然而對於不懂茶的人而言,能從茶中有所收益,哪怕只是解渴,他也是很開心的。

看到好茶被不懂茶的人糟蹋,我自然是很心痛;但事實上,不懂茶的人接觸好茶的機會也不多,而常接觸好茶的人多少是有所瞭解的,並不至於會糟蹋。這個世界不平均,但很平衡。如此,我認為明代諸如許次紓、周惟起等茶人大可不必如此計較,茶道萬千,有容乃大,習茶的過程又何嘗不是對茶的一種溫柔的試探?不一定對,但勝在所得。

明代廢團興散後不僅茶的種類多了,泡茶、飲茶的方式也多了。當時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蓋碗沖泡以外,最常用的就是壺泡法了。壺泡法不一定是用紫砂壺沖泡,而是泛稱茶壺。明代茶藝師張源就是用的錫制的壺。

在金屬製的茶壺中無疑金銀是最好的,因為金銀沒有異味,不似銅臭鐵腥有損茶味,另外金有美容的作用,而銀有軟化水質的作用。但金銀價格比較昂貴,並不適合推廣,因此茶人們常用同樣沒有異味的錫壺來泡茶,錫制的金屬罐更是極好的存茶罐。

縱觀明代的壺泡法,與我們現代的茶壺沖泡並沒有什麼巨大的差別,張源在他的《茶錄》中總結了壺泡法的步驟,包括:浴壺、投茶、注湯、滌盞、驪茶、品茶等步驟,只是部分稱呼上與我們現在有些許出入罷了。記憶力好的朋友可能發現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提到過蔡襄的《茶錄》,這裡我需要額外補充一下,張源和蔡襄他們分別都寫了一部茶書,名字相同但不是同一本書。張源是明代人,而蔡襄是北宋人,二者不要搞混了。

張源的《茶錄》裡認為:“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這是關於綠茶沖泡的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比較詳細的記載,一直沿用到我們今天。而且,張源對於壺泡法的投茶順序考慮得非常深入,把季節對水溫的影響都考慮在裡面,他認為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這對於我們今天泡茶都是值得借鑑的。

說到壺泡法我不得不提一下紫砂壺,因為不管是對於過去還是現在紫砂壺都是茶人不可或缺的好夥伴。紫砂壺的興起也是在明代的中後期,形成了“景瓷宜陶”的格局。“景”即是景德鎮,而“宜”指宜興,古稱陽羨。陽羨自古產綠茶,陽羨的貢茶也是綠茶,茶葉的發展促進的貢茶工具的和飲茶方式的發展。事實上最早的紫砂壺發明出來就是用於沖泡綠茶的,明代書畫大家徐渭“紫砂新罐買宜興”,紫砂壺,古時也被稱為宜興罐。那他去宜興買紫砂壺幹什麼呢?原來是為了沖泡聞名天下的虎丘茶,“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以史為鑑,現在很多人認為紫砂壺不能用於沖泡綠茶,我實在是不敢苟同。難道是古人用的紫砂壺跟我們現在用的不一樣嗎?

關於紫砂壺我在之前《紫砂壺的秘密》課程中已經講得比較詳細了,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在公眾號下方檢視往期內容。

好了,茶道漫漫,唯有結伴同行,感謝各位的聆聽!一群人,一件事,一輩子,關注我們,做一個認真生活的人,我們下期講《蒙山頂上茶》。

TAG: 紫砂壺張源沖泡泡法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