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由 凡慕來美食烘焙 發表于 美食2021-06-18

“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

親愛的叔叔阿姨們,

同我們一起

過著快樂的節日!”

一首令人難忘的《快樂的節日》歌,把我們又帶到了童年,馬上六一兒童節了,讓我們盤點一下兒時吃過的美食,追憶童年時光,致敬六一兒童節、致敬我們逝去的青春。

1.知了猴。

我們先從最近很火的美國17年蟬說起。30-40年前,每逢夏天,麥收-立秋幾十天裡,也就是最炎熱的夏天,有一種小朋友們最喜歡吃的美食——知了猴(也叫老牛、嘯嘯猴、節老龜、羅鍋、爬衩黑蚱蟬、知了龜、爬爬、爬叉等)。是蟬的若蟲,蟬喜歡把卵產在樹底下,小時候農村去地裡的路兩邊栽滿柳樹、榆樹、楊樹等,是蟬最喜歡的樹種,天還沒有黑,小朋友們就急不可耐地約上幾個小夥伴,拿著手電、小桶,順著馬路邊,一顆樹一棵樹地“摸嘯嘯猴”。運氣好的話一晚上能摸幾十個。那種滿足感是現在打遊戲的孩子們無法體會的!

不止是樹上,注意觀察,樹下面如果有小三角洞,大機率是知了猴,把洞口輕輕地扣開,裡面一隻肥美的知了猴在向你招手。

抓到的知了猴要馬上把它們放入鹽水中醃上,否則會很快變成蟬,那樣肉就不好吃了。一般醃製2-3天左右更好地入味。醃製好的知了猴用油炸一下或者放點辣子爆炒一下,端上桌,那種誘人的味道隔著螢幕就能把你饞哭了!

知了猴的肉營養豐富,純天然高蛋白,是人間不可多得的野味之一。俗話說“常吃爬爬、百病不侵”。

2.瞎碰。

說起瞎碰,可能大部分城市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大部分都知道,學名叫金龜子,這個應該大部分人就知道了。有綠色、黃色、黑色等多種顏色、多種種類。無論哪種,都是以植物幼苗為食,因此是農民朋友們最憎恨的害蟲之一。這種昆蟲也用鹽水醃製一下,下油鍋炸一下,香味不亞於知了猴,也是農村純天然無公害野味之一。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3.螞蚱。

說起螞蚱,大家都知道,但是螞蚱其實是一類昆蟲的統稱。螞蚱有很多種,每年麥收前後,人們把麥子收割完,光禿禿的麥子地裡就會有很多螞蚱。無論哪種螞蚱,對於小朋友們來講,在地裡燒一下,或者拿回家下油鍋炸一下,妥妥的美味。這可不是有錢能買到的美味佳餚,需要親自動手才有樂趣。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這種綠色的叫蚱蜢、也叫dan zhang(滄州方言,不知道是哪兩個字)。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這是一種飛得很遠的螞蚱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這是會叫的螞蚱——蟈蟈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這種是特別能跳的螞蚱,能跳很高、很遠,很難捉到。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這個也是一種跳高、跳遠冠軍螞蚱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炸螞蚱,酥脆香美,千金難買的美味

4.鵪鶉蛋。

現在有人工養殖的了,鵪鶉蛋在各地市場上都有賣的,而且也不貴,但是跟野生的比起來,無論是口感還是營養成分都差太多了。農村地裡,到處都是寶。麥收的季節,有一種長尾巴的叫鵪la(我不知道是哪個字,反正從小就這麼叫,比鵪鶉小點),沒有尾巴的叫鵪鶉,這兩種鳥喜歡用麥子葉築巢,以前是人工割麥子,割麥子的時候就會有驚喜,割到他們的窩,然後能撿到蛋,有時候也能撿到幼鳥,拿回來養也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5.麻雀。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掏麻雀窩、抓麻雀可是很多70年後或者80年後一代的童年回憶。麻雀又叫樹麻雀、家雀、家雀、瓦雀、老家賊、麻谷、禾雀、賓雀、厝鳥、家巧兒等,在我的認知裡,我相信農村出身的人小時候幾乎沒有沒抓過麻雀的。以前的房子都是土房子,屋簷下面。麻雀鑽個洞,叼點草絮裡面就是窩。當你聽見“吱、吱”叫的時候,搬個梯子,踩著,手伸進去,就能掏出幼鳥或者麻雀蛋。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空場地上撒上些糧食,上面罩一個篩子,用一根綁著繩子的木棍支撐著,等下面吃糧食的麻雀多了,用力一拉繩子,還沒有來得及飛走的麻將就被罩在篩子底下,抓麻雀就是這麼簡單。小時候都知道麻雀偷吃糧食,是害蟲,小孩們可沒有少抓麻雀吃。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還有句話“寧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說的就是麻雀。小時候我可沒有少吃麻雀,後背上那塊肉,手撕下來一條條的,嚼在嘴裡那叫一個香呀!一般情況我都是燒著吃。生一堆火,把麻雀放裡面,等火滅了,把麻雀外表糊的地方去掉,留下里面,香噴噴的肉,真的是就吃那一口,然後內臟啥的都扔掉,現在回想去了還嘴饞了!據說專家給麻雀平反了,好像現在不是害蟲了,不知道是不是屬於保護動物,

野味雖好,千萬要注意不要吃國家保護動物。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6.青蛙。

一般三伏天青蛙多,一到晚上,村裡的坑塘裡“呱、呱”叫的都是青蛙。抓青蛙一般用手電照著,青蛙被手電光一照,一動不動,可好抓了,有的人一晚上能抓上百隻,據說有的去賣錢,能賣好多錢。不過我總覺得,青蛙吃蚊子,是益蟲,從來沒有抓過青蛙,也沒有吃過青蛙。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現在有好多養殖田蛙的,可以放心食用,不過有些種類是國家保護動物,還是不能捕捉、食用的。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青椒、紅椒炒田雞

7.麥穗魚。

聽家裡長者說,以前我們這裡雨水勤,幾乎天天下雨,去地裡的路是泥路,踩的都是坑,據說只要有個水窩裡就會有魚。到處都是魚的場景我們沒有見過,但是小時候經常去河裡摸魚卻是真的。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這是一種永遠也長不大的魚,細長條,捉回來放入水裡一般養不了一天就死了。這種魚不需要繁瑣的處理,只需要清洗乾淨,用手一抓,把內臟抓破,擠出內臟即可,什麼魚鱗呀、魚鰓呀都不需要管,清洗乾淨後裹點麵粉炸一下,然後嗆一下鍋,加水燒開,然後放入炸好的魚,小火慢燉十幾分鍾即可,撒上點香菜即可出鍋,味道鮮美,原汁原味,我們本地的“鹽山小魚湯”可是遠近聞名的。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回味無窮。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8.燒麥子。

前面這些都是肉食,燒麥子可是我們小時候的必修課。小滿-芒種時節正是麥子成熟的季節,有個別地方的麥子會跟大部分的麥子成熟度不一樣,有的麥穗已經金黃了,有的麥穗還綠著。我們小孩們最喜歡去麥地裡吃這種麥穗。揪下來用手搓一下,滿口麥漿,鮮甜美味。以前的麥子都不打農藥,可以放心吃,現在不熟悉的情況下,提醒大家不要輕易嘗試。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麥穗的另一種高階吃法是燒著吃。成熟度更高一點的麥子粒稍微有點硬,生吃已經不是太好吃了,這樣的麥穗在火堆上燒一燒,然後搓乾淨把麩皮都吹掉,剩下飽滿的用火烤的噴香的麥粒,吃到嘴裡越嚼越香。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9.捻捻轉。

說起捻捻轉,99%的人可能不知道是什麼,我也是認識我愛人之後才知道的。我愛人是定州的,這裡每到麥收季節,大街上就會有“捻捻轉”的叫賣聲。捻捻轉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一種用顆粒飽滿的即將成熟的麥子粒用石磨碾壓而成的,用蒜汁等調味而成的美食,是人們從大自然中獲得的綠色純天然無公害美食。就讓我們瞭解一下捻捻轉的製作過程吧。

割下飽滿的未成熟的麥穗,搓掉表面的皮,把綠油油的麥粒放入鍋裡炒熟,炒熟的麥粒晾乾,然後放入石磨中碾壓,出來螺旋狀的“綠條”,然後調點蒜汁,跟捻捻轉兒攪拌均勻,就得到了美味佳餚。這可是真正綠色手工純天然食品。一年只有一個月能吃得上,趁著麥子尚未成熟,趕緊動手到農村採點麥穗製作一下吧!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10.冰棒兒。

這是唯一不是地裡種的,家裡養的,野外有的味道。雖然很廉價,很普通,卻裝載著70後、80後滿滿的童年回憶。那時候的冰棒兒很簡單,就是把糖水放入模具中,中間放根棍兒,簡稱“冰棒兒”。記憶中好像是2分錢一根,農民麥收的時候天氣熱,幹半天活又累又渴,來一根冰棒兒,瞬間爽到心裡,又解渴又解饞消暑,是麥收時節熱賣的美味。好多學生們也會騎著二八加重大車子,後面載著個木箱子,然後蓋上個棉被,滿場院、滿村裡叫喊著“冰棒兒”,我小時候還賣過呢,得抓緊時間賣,要不然就會化掉。現在的雪糕、冰淇淋品種繁多,一根幾元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再也找不到兒時的味道了。

70後80後童年滿滿的回憶、盤點那些年吃過的美食,致敬六一兒童節

太多的美味、太多的回憶,致敬70年代、致敬80年代、致敬童年的我們、致敬六一兒童節!

朋友們還有哪些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美味,讓人難忘的童年記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凡慕來美食烘焙,更多美食烘焙相關知識歡迎在我的主頁觀看。原創不易,期待您的點贊、關注、評論、轉發。

TAG: 麻雀麥子螞蚱麥穗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