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你知道“仁義”的真正意思嗎?其實大部分人都想複雜了

由 文大太師 發表于 娛樂2021-07-16

“仁義”這個詞耳熟能詳,但其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說不清。

人們提起“仁義”,第一反應普遍是道德。

沒錯,依我們當代人的觀念來看,“仁義”確實屬於所謂道德的範疇。

不過“仁義”不是道德行為,而是道德的精神核心。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

仁與義其實是兩個概念,孟子告訴我們所謂“仁”,不是一種特定的行為規範,而是一種內心情感的昇華。

“人皆有所不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忍心的感受。

路邊遇到瑟瑟發抖的流浪狗,心生憐憫便收留了它,這種憐憫的感受就是不忍心。

這是人心底本能至善的情感,如果將這種情感擴大化,隨時隨地對任何人和事物都能發出這種情感,那麼就是“仁”了。

這是很難的修養,基本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就現實來看,現代的人們往往對動物能夠生出“仁心”,而對待人反而做不到。

很多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路邊看到流浪的小狗,不忍心看它流浪捱餓,經常買火腿給它吃。

可回到家中,對父母就變成了“忍心”,冷言冷語,稍不如意甚至惡語相加。

而在外對朋友同事也不能夠真心相待,凡事都要算計一下。

這能夠算是真正有愛心的人嗎?

這種愛心是假的,是自以為是的愛心。

這樣就連生而為人的基本修養都離得很遠,就更不要提“仁”了。

而關於“義”,孟子解釋:“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善惡的標尺,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心底其實多少都明白。

比如偷盜、打人這些行為明顯就不應該,而助人、友愛自然是應該繼承的美德。

當然因為實際情況的不同,以及每個人自身觀念的差異,這把標尺可能有所不同。

但只要人心中有追求善而擯棄惡的念頭,願意真正為善去惡,那麼隨著自身修養的不斷提升,就能夠漸漸通達大“義”,分別真正的是非對錯了。

之後孟子又說:“人能充無慾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

不忍心的情感人人都有,為什麼有的時候不能夠發起呢?為什麼我們看到小狗小貓都能夠收養照顧,卻不能真誠對待朋友甚至父母呢?

因為我們有欲害之心。

小貓小狗牽扯不到我們的利益,所以我們自然能夠全心對待,而不論是什麼人,哪怕是父母都能夠牽動我們的利益。

在利益與情感之間,人們往往難以自制,最終都會偏向於選擇利益。

所以孟子告訴我們想要達到真正的“仁”,必須戰勝自己的內心,“充無慾害”之心。

而同樣,想要達到真正的“義”,則要“充穿窬之心”。

所謂“穿窬之心”也就是小心思,小念頭。

比如馬路上看到前面人口袋中掉出來一百塊錢,但是他沒發現。

這個時候我們本能反應一定是想提醒他一下的,但轉念一想,他又沒發現,我偷偷撿起來不就是我的了嗎?

亦或是一個人做事心理總是有一個“我”的觀念,“我年紀大有資歷”;“我爸是某某某”;“我有錢有勢”。

甚至也有一些做學問的,《孟子》讀過很多遍,一談起孟子的學問心裡就總覺得自己讀了那麼多遍,別人誰也沒我明白,聽不進去別人的觀點。

這些就是“穿窬之心”,這種心思只有在自己內心體會,行為方面往往是隱藏起來的。

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心理問題,如果心中總藏著這種小心思,那麼是絕對無法通達“大義”的,因為內心喪失了純淨。

所以儒家有一個提升修養的功夫叫做“慎獨”,也就是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絕不放縱內心去起壞心思。

這功夫就是通達“大義”的法門。

所以綜上,這裡孟子沒有任何鋪墊或保留,開門見山就給我們道出了“仁”與“義”的真面目,讓我們從根源處理解“仁”與“義”的精神內涵,擺脫了對其停留在道德行為層面的淺薄理解。

非常值得我們好好品讀和反思。

TAG: 孟子穿窬之心情感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