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養成自律,才不靠硬撐:自律達人親授的五個秘訣,讓你擺脫懶慫拖

由 叫我陳小星 發表于 情感2021-04-07

瘦十斤;

今年一定要脫單;

不熬夜,早睡早起

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

。。。

這些新年目標聽起來是不是非常耳熟?我敢打包票,十個人裡面至少有九個人立過這些flag。但用不了多久就會倒掉。

網路上有一句非常扎心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觸:

高手是持續性自律,而你只是間歇性自虐。

如果你平常也是那種做事三分鐘熱度,而且是懶癌和拖延症的重症患者,那麼,就要好好讀完這篇文章了。

我最近認識了一個很有趣的作家——time 剛剛好,幾年前她還是一個拖延症晚期患者,一件事情能堅持三天就要燒高香的那種。

為了能夠戰勝拖延症,她買了各種相關書籍,看勵志語錄,結果也就是那麼幾天跟打了雞血似地,鬥志滿滿。沒過兩天,就又打回了原形。

就在她一度準備放棄自己的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竟然成為了她成為自律達人的轉折點。

原來她發現,儘管自己買了新的膝上型電腦來代替原來的臺式,但她還是會剋制不住自己去彎腰按臺式的主機開關。

這個行為“嚴重”到什麼地步?她必須得集中注意力提醒自己不去按才行。

高手是持續性自律,而你只是間歇性自虐。

這就好比你讓一個在班上平常考倒數第幾的學生,期末定個前三的目標,這就是目標和能力完全脫節了,能實現才怪。

就在那一刻,她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自己遲遲不能改掉拖延的習慣——步子邁得太大。

就是靠著這個簡單到有點不可思議的方法,她徹底改變掉了拖延症和做事三分鐘熱度,並逐漸轉變為自律達人,也成長為了一名作家。

後來,她還將其多年來幹掉“懶慫拖”的學習,實踐經驗和方法寫成了一本書,而且光聽名字你就會很喜歡——《養成自律,從不靠硬撐》。

一、別光想著時間管理,你對意志力進行管理了嗎?

我們經常能聽到“自律”這個詞,但其實它分為三種:自控力、執行力和毅力。

而想要擁有這三種能力,我們就必須攻克三個難題:拖延症、自控力差和做事三分鐘熱度。

而如果我們從一個類似每天按主機開關這樣重複簡單的動作開始,然後培養成一個習慣,再去慢慢提升完成的效率,原來那些目標實現起來就會更容易一些。

可事實是,我們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讓自己變得自律?

如果僅憑所謂的意志力和打雞血,或者是嚴苛的自我管理計劃,這些都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面說的這些問題的。

在作者看來,它們可以統稱為“懶癌”:懶得做,懶得自控,懶得堅持。

本書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不能根本改變懶慫拖的“毛病”,只是因為自控系統中的意志力供給出現了問題,如果不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花再多的時間都是徒勞。

我們都知道,“電量”每時每刻都是在消耗的,用久了就會出現電量不足的情況。

如果我們的智慧手機出現電量不足的時候,就會進入省電模式狀態,除了打電話和接簡訊,也就只能當板磚用了。

自律能力也是一樣,想要保持正常運轉就會不斷消耗意志力。而意志力不足時,自控系統同樣也會進入到一個“省電模式”。

自律能力其實就是一套“自控系統”,就好比我們用的手機一樣,想要持續運轉下去,就需要充足的電量,而意志力就是系統的電量。

假如意志力長期得不到補充,自控系統最終就會陷入到“停電關機”的狀態,具體表現為情緒失控和自我放縱以逃避現實的行為。

這時,人的自控力、執行力和毅力就會大幅下降,然後就會出現懶得做,懶得思考,懶得堅持的情況。

二、為什麼你會變成“懶人”?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事實上,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是“懶人”:有拖延症、自控力差和做事三分鐘熱度。

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因此想要擺脫懶癌的負面影響,我們除了需要做好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和人脈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管理好我們的意志力。

你相信每天一個俯臥撐,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嗎?

《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就是上面說到的逆襲者,十年前他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宅男,然而當他把鍛鍊30分鐘變成“只做1個俯臥撐”後,一切都開始變了,他建立了自信和培養了好習慣。

就是這個簡單到幾乎不可能失敗的小目標,成就了現在的他。

1.目標過大,沒有從實際出發

有不少寫作新手總是跟我抱怨說,自己根本堅持不了日更,然後就抱怨寫作這條路不適合自己。

我問他們,你們每天日更多少字?

“也不多,就2000字。”

這個“就”字。。。我聽完差點沒暈過去。

我跟他們說,縮減到50個字,我保你能堅持下來。

再過了一段時間,有人跟我說,改為日更50個字後,他竟然成功堅持日更一個多月了。

很多人在制定目標時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急於求成,把目標制定得過大,而沒有從自身情況出發。

簡單來說,影響圈就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比如寫作新手每天日更50字,閱讀2頁書等等,這些都是自己幾乎不動用意志力就可以做到的。

而關注圈相對範圍更大一些,也就是說有些地方實際上並不受我們的控制。比如平臺的發展走向,流量扶持力度,其他人日更2000字等,這不是我們能夠影響的。

如果我們把影響圈和關注圈畫在一個同心圓裡,就會發現前者是包含在後者中的。一個人要是過於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關注圈上,比如前面說到的新人非要跟有著十幾年寫作經驗的大V去PK,也來個日更2000字,那麼就有可能變得怨天尤人並逐漸變得消極被動。

反之,要是全神貫注在影響圈中,他就能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也就能獲得更多的正向反饋,然後使自己的影響圈不斷擴大,進而出現更多的積極行為。

美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提出過一個影響圈和關注圈的概念,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積極主動。

因此,我們在制定目標時,都要從個人的影響圈出發,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想著透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來改變無法解決的關注圈的問題。

網上有不少關於學霸們的作息時間表,看完之後,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可能讀了個假的高中。

他們不僅計劃好了每天需要做的事情,而且連何時起床,何時睡覺,白天和晚上應該學習什麼都具體到了幾時幾分。

所以就有不少人拿著這份計劃表來教育那些“學渣”們,學霸之所以是學霸是有原因的。

但,計劃如此密集,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除了少數那些極其自律的大神們,絕大多數人可能都熬不過一天。

2.計劃繁重,後繼無力

一方面計劃越繁重,越精細,對我們的意志力消耗和挑戰就越大,需要自控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帶來的壓力也就更大。

另外,這樣帶來的負面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學習。

但社會人就不行,也許你剛計劃好晚上要聽一門課,但臨近下班點,老闆就給你安排了個任務,你接還是不接?好不容易加完班了,家裡卻有人生病了,你要不要照顧?

所以當你的計劃安排得越滿,機動性就越差。一旦遭遇了突發狀況,別說計劃完不成,還會影響人的心情,情緒崩潰也是很正常的。

一是沒有考慮到執行的靈活度。

我們前面也說過,意志力的充足供給是維持自控系統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

原本你手頭上只有一個專案在跟進,突然領導給你多加了兩個專案,現在是“三箭齊發”,對意志力的消耗量可想而知是有多大。

制定計劃是為了我們更好地實現目標,但千萬不要變成為了計劃而計劃。

計劃無須過多,也沒必要跟其他人比較,你只要記住跟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天的計劃是否有一點改變就足矣。

二是計劃過於繁重會大量消耗人的意志力。

國慶期間臨時來了一個新專案,所以八天假我幾乎都是趴在電腦上工作度過的。

終於等到專案結束了,我就跟自己說一定要好好獎勵自己。所以那幾天我幾乎都是和朋友通宵達旦,胡吃海喝,結果就是胃病復發被送進了醫院,險些釀成大禍。

養成自律,才不靠硬撐:自律達人親授的五個秘訣,讓你擺脫懶慫拖

不僅是我,身邊肯定也有不少小夥伴在每一次努力和進步過後,都會給自己找藉口放縱。

3.放縱式獎勵,讓好習慣前功盡棄

如此看來,努力和進步有時也會成為自我放縱的陷阱。而背後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可能連之前建立的一些自律習慣,都會因此廢掉。

這和報復性熬夜是一個道理,既然平常那麼辛苦,那就更要找到發洩的地方。

一是因為“補償”心理。

比如我們常見的“收藏黨”,每當看到好文章的時候,尤其是看到標題上有“深度”二字時,他們的第一動作就是加入收藏夾。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實際上,他們就是錯誤地把收藏這個行為,當成了閱讀好文章的目標本身。

二是因為我們付出努力時,容易產生滿足感,將執行目標的行為當做了目標本身。

三、如何擺脫“懶癌”,讓意志力供給充足?

作者在這裡還特別強調,和前面幾種導致人們犯懶拖延的原因不同的是,在這種錯誤認知的影響下,失控與放縱並不容易被察覺到。很多事情,你以為是普通的獎勵,但卻成為了日後沉淪的誘因。

剛畢業沒兩年的表弟嚷嚷著要辭職,我一問原因才知道是嫌公司給的工資太低了,打算跳槽到一家薪資更高的公司去。

我問他,要給多少才合適?

他說,現在身邊都是月入過萬的人,我怎麼著也得有個一萬吧?

我繼續追問:

那你覺得你有哪一塊的能力特別突出嗎?

在你這個崗位上,你知道月薪1萬的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還有你對所屬的行業,真實的薪資有去了解過嗎?

。。。

一輪問題下來,表弟啞口無言。

很多人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就是跟表弟一樣拍腦袋決策的,對於這些目標更多的只是想,而從未實踐過。

1.拒絕“假、空、大、全”,目標制定應該這麼來

養成自律,才不靠硬撐:自律達人親授的五個秘訣,讓你擺脫懶慫拖

這就是目標管理中的SMART原則:

S即Specific,指的是目標必須是具體的,不能是籠統的。

M即Measurable,指的是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具體的指標是數量化或者行為化的。

A即Attainable,指的是目標必須是透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的。

R即Relevant,指的是目標必須要與其他目標有一定的相關性。

T即Time-bound,指的是目標必須要有明確的截止日期。

比如,我之前列好的來年計劃:

1。實現升職加薪;

2。帶家人出去旅遊;

3。養成閱讀習慣。

這三個計劃看上去簡潔明瞭,實際上並不符合SMART原則。

首先拿升職加薪來說,這個描述太空洞了,不符合目標要具體而且可衡量的原則。你要晉升到哪個崗位?花多長時間實現?加薪具體加多少?

“帶家人出去旅遊”,什麼時間帶?預算多少?大致去哪個區域?

“養成閱讀習慣”,讀多少本書?每天閱讀多長時間?閱讀哪個領域?

很多人在制定目標時都會像上面這樣,寫下的那一刻自信滿滿,甚至都有種已經實現了的感覺。但等到年終一盤點,目標沒一個實現的。

我們不妨用SMART原則來修改下:

1。在明年4月份(晉升答辯)時,晉升到經理崗位,實現加薪4-6K;

2。明年國慶帶家人去南京和上海旅遊三天,為此需要準備1萬元的旅遊資金;

3。每週閱讀一本某個領域的經典書籍,一年閱讀50本書籍。

重新修改後的目標,完全符合SMART原則,這時我們再到執行這個層面時就會有“理”可循。

還是拿升職加薪來說,你現在已經明確了要在明年4月實現從主管到經理的晉升,差不多有5個月左右的時間來準備。

那麼接下來這段時間,你就得圍繞經理這個崗位的晉升標準來做計劃:

你不僅要帶領團隊在未來5個月死磕業績,還得注重培養能接替自己的人。然後再具體細分到每個月需要完成多少業績,需要找到誰作為候選人來測試等等。

一個合理的目標,是需要同時滿足:具體、可衡量、可實現、相關性和截止時間,這五個原則的,缺一不可。

這其實也就是結果倒逼流程的一種思維,拒絕了“假、空、大、全”的目標,將其拆分成一個個所能及的小目標,整個執行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執行起來自然也就順暢的多。

如何儘量減少意志力的損害,以維持自控系統的正常運轉?

這本書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法——

2.“0+1+N行動法”

“0+1+N行動法”。

養成自律,才不靠硬撐:自律達人親授的五個秘訣,讓你擺脫懶慫拖

舉個例子,打工人想要一年存下十萬很難。但如果你規定自己一個月只存400塊錢,你覺得是不是簡單多了?

我有一個朋友之前是月光族,每個月工資剛到手,還完房租,花唄和信用卡,基本上就沒有多餘的錢了。有時候,還得透支下個月的工資。

為了能夠擺脫窘境,在別人的建議下,她開始了定投基金。每週就投100塊錢,一個月也就是400塊錢。

沒想到堅持了一年後,她不僅第一次有了存款,而且還比本金多了幾百塊錢,這可把她高興壞了。

5千塊的積蓄雖少,但對於一個之前花錢大手大腳的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而能夠存下這筆錢的關鍵就在於那一小步——每週只存100塊錢。

說實話,100塊錢的“影響力”實在有限,你在店裡買兩斤好點的水果可能都不夠,跟朋友聚個餐一頓就花掉了。

但是反過來想,正是因為這一百塊錢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執行起來就會比較順利。

我那個朋友從這一次的事情中,不僅養成了存錢的習慣,還學會了理財的相關知識。而嚐到了“甜頭”的她,今年的目標就是每週拿出300塊錢來投入,一年下來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不管你確立了什麼目標和任務,只要向前走一小步就可以,然後如果覺得到了自己的極限了,那就停下來。否則,就繼續多走一步,兩步...N步。

“1+0+N行動法”厲害的地方就在於它打破了以往制定計劃時的策略和方法。往常我們都是以每個人的最佳狀態為標準制定的,但是等到執行的時候才發現,每天都以最佳狀態來面對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突發事件和意外。

鍛鍊意志力的重要前提是持續的時間夠長,而從一件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小事切入就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在重複的過程中,我們會漸漸適應新的行為模式,然後逐漸培養起一個新的習慣。長此以往,我們的意志力也就會跟著慢慢提高了。

所以它才強調,你只需要踏出一小步,也就是說你可以用最低門檻來作為標準制定目標。就跟《微習慣》的作者一樣,每天只需一個俯臥撐,前後加起來可能都不超過3秒鐘,無論是你在何時何地、心情、狀態如何,都能完成這個動作。

其實,《養成自律,從不靠硬撐》這本書就是在告訴我們靠硬撐和強制自己的方法來養成自律的習慣,十有八九都是會以失敗告終的。

作者簡介:陳小星,職業撰稿人,只寫有營養的文章。左手寫作,右手奶瓶的90後奶爸。

TAG: 意志力目標自律計劃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