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非暴力溝通--今天,你好好說話了嗎?

由 蝶兒悅讀 發表于 情感2021-06-27

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不知道讀過這本盧森堡博士寫的《非暴力溝通》各位,在生活,工作中運用得怎麼樣呢?

都知道非暴力溝通是長頸鹿語言,也是愛的語言,更是能接受並消化不同的聲音。

在一次媽媽們聚會時,我們講起了這本書,有一位媽媽的話產生了共鳴:這本書寫的好,道理都懂,一做便廢。為什麼呢,沒認真執行嗎?

不是,理由是:工作上好學,特別是在同事之間,領導之間,聽得進,也消化得了。比如:一小姑娘拿錯東西做錯事,以前說話都直接了當,有指責的口吻,無視對方的感受。現在呢會體會對方感受,儘量用柔和平靜的語氣語調對她說:請你下次多注意啊。感覺這樣的相處模式會讓工作起來更輕鬆,也讓同事覺得更平易近人。

這不挺好嗎?可話峰一轉:可能功夫不到家。犯了大錯,報表弄錯,資料對不上,想發火時也得忍著,想著非暴力,可有時真的忍不住啊,能平靜地從一到二,但二到三是真很難做到,只是一旦傷人的話脫口而出後,事後想想非暴力,自己都汗顏啊!

另一媽媽更說道:工作上還好,但每當遇上家裡人,這非暴力才更難實踐呢!特別是面對孩子。

是啊!面對幼兒園的孩子或許還好,但一上學,遇到說一頂三,或直接無視的主,真的很難想起用非暴力,想起用時,估計也己被憋成內傷了。

比如說寫作業,收拾書桌,一些生活的習慣,用非暴力,說我希望這樣,不看到那樣,相信你也不想等等,充份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可對方依舊我行我素,甚至不給你好臉時,非暴力的語言就會不斷的提醒你:堅持住,別暴發!或許多說,對方多聽,時間久了,自然會看到成果。但往往到第三次,還是忍不住會吼起來,太磨性子了!

有位今年孩子要中考的媽媽,說:還有十幾天孩子就要上“戰場”了,現在就是“說不得”模式,有時看著孩子辛苦的學習,這時,非暴力模式是天天在鞏固中,目前家裡是一片祥和。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溝通方式,更是需要不斷的練習和堅持運用於工作和生活中。這樣,在發生矛盾和衝突時,運用非暴力,我們將能更專注於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從而促進傾聽和理解。

畢竟身體上的傷隨著時間會痊癒,但因暴力語言受到心靈上的傷,卻是會伴隨一輩子。

像小時候發生過的事,老師,同學曾經的一句刺耳的話,長大後都有可能會記得。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家說過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這其中就包含了暴力語言與非暴力的寫照。

而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缺一不可。多說我看到(客觀陳述事實),少說我覺得(評判)。表達自己的同時學會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是需要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潛移默化地運用其中,改善自己與他人的溝通模式。

就像盧森堡博士說的

:批評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

願我們都能學會並運用好這種溝通方式好好說話。

與君共勉!

TAG: 非暴力溝通感受暴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