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曠視的破衣爛衫下 全是AI行業的蝨子

由 創事記 發表于 科技2021-04-07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陳悶雷

2021年,人工智慧行業熱度不減,多達200多家獨角獸公司是最好的證明。不過,企業們雖然明白前方就是終點,卻不知道還有多遠,更不知道誰能活到最後。

上市是個不錯的歸宿,但如今難度也在增加。進入2021年3月,中國AI四小龍中的依圖和曠視作出了不同的選擇:前者加入“科技公司大逃亡”的隊伍,選擇暫緩上市,後者則在上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始二次IPO。

港交所

上市失敗後,再次逆流而上的曠視確實很勇,但其招股書資料問題之多,已到了足以再次被“槍斃”的程度;而它面臨的不盈利,太燒錢,技術落地難度大等問題,又是整個人工智慧行業桎梏的縮影。

1.兩份招股書,誰在說謊?

曠視上一次衝擊IPO是在港交所。

2019年8月底,曠視向港交所遞交了說明書,此後就沒了音訊,直到2020年2月,上市進度突然轉為“失效”[1]。

雖然曠視對此的解釋是“正常推進,需更新材料”,但最終等來的是面臨港交所“額外問詢”[2],此後再歸沉寂。依照港交所規定[3],若曠視不能在2020年5月完成程式,就必須“終止”上市重走流程。

港股夢告吹的曠視,只好轉向A股。

我們在討論一家準上市科技公司時,首先要看其業務是否健康,無論它頭頂的技術光環有多耀眼——仔細對比曠視向港交所、上交所遞交的兩份招股書,放大燈團隊發現,兩者資料存在大量無法解釋的出入。也許當初未能在港股上市的原因,要比外人想象的還複雜一些。

募資用途存疑:科創板招股書顯示,曠視本次IPO擬募資60億元,其中超過47億元投向五個主要專案,其中四項與主營業務直接相關,另有12。6億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技術研發倒是可以理解,唯獨“補充流動資金”,令人費解——從招股書看,雖說曠視鉅額虧損導致現金流出幅度大,但13。85億元的貨幣資金並不算少,短期絕無資金鍊斷裂之虞。那到底出於什麼需求,需要補充近13億元的流動資金?難道趴在賬上吃利息?還是用於購買金融理財?

對於一家擬IPO企業而言,募資正是上市的根本目的,牽扯二級市場投資人的根本利益。只需隨手一搜,就能發現“募資用途存疑”,“臨時更改募資用途”是很多企業遭監管機構問詢的重要原因。畢竟侵犯股東權益,濫用募集資金,用股民的錢滿足個人消費,也時有發生。

因此,不嚴謹的“募資用途”絕非可以忽略的“小瑕疵”,需要曠視給予市場嚴肅迴應。至少在放大燈看來,滿足“營運資金及技術研發投入資金需求”的理由不夠充分。

收入消失術:港股招股書顯示,曠視在2018年的年度收入為14。27億元人民幣,然而同期資料在科創板招股書上卻變成了8。54億元,將近6個億收入不翼而飛;相應的,毛利潤也丟了將近4個億——這些都絕非能一筆帶過的小數目。

究其原因,是其核心業務“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收入資料有問題。港股招股書顯示,該業務線在2018年收入為10。57億元,到科創板資料卻就變成了5。43億元。單此一項就有5億多糊塗賬。

你以為只是2018年出現了問題嗎?並不。

曠視的港交所招股書顯示,其2019年上半年毛利潤就有6。13億元,然而其科創板招股書則是另一番模樣,2019年全年毛利潤也不過5。36億元。

雖說滬深兩個交易所執行的會計準則和港交所有所不同,但30%多的差值,不可能用一句“記賬方式差異”搪塞過去。

客戶也丟了:除了營收神秘蒸發,曠視的主要客戶資訊也有問題。港股資料中列出了幾家佔總收入超10%的客戶,如客戶B,在2018年的採購額高達1。4億元;2019年上半年,客戶C採購額超過了1。2億元。

但科創板披露資料卻顯示,無論是哪一年,曠視都沒有銷售佔比超過10%的客戶存在,兩組資料無論如何都對不上,這麼核心的客戶居然來了個“大變活人”。

主要客戶資料的混亂意味著,由於資訊穿透不充分,我們甚至不知道曠視在和誰做生意,自然也難以判斷真實銷售狀況以及是否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

幾乎全都不匹配的資料:除了收入蒸發,客戶失蹤之外,曠視還有更多的資料不一致,以至於兩份招股書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家公司。

放大燈團隊發現,曠視科技的貨幣資金、應收賬款+票據以及存貨等關鍵經營資料,在兩地資料均有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有些小差幾百萬,有些相距數億元。

對於一家擬IPO公司來說,沒有比這種前後矛盾更糟糕的事情了。這意味著可能的隱瞞、錯計、虛增,為了上市對財務資料進行大幅度的修飾。對此,曠視科技至今未有給出合理的解釋,顯然某些關鍵問題將他們卡在了港交所,在暴露了更多問題後,再透過上交所詢問的機率已難言樂觀。

2.投入未必有產出

除了令人迷惑的資料打架之外,曠視還面臨著短期肯定無法盈利,長期又存在巨大不確定性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在2017年~2020年前三季度,不到四年的時間裡,曠視已經虧了將近130億,同期收入卻只有31億,燒錢能力與BAT這些巨頭相比也不落下風。

不過,嚴重虧損的人工智慧公司很常見,屬於行業的“結構性問題”。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安暉曾提出,2019年,中國位居全球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國家榜榜首,數量達到206家。在中國AI產業鏈中,90%以上的企業處在虧損階段[4]。

虧損背後,是多數AI公司固有的“研發成本高,技術落地難”困境。

首先,研發週期長,失敗風險高。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無法一蹴而就,十分依賴長期投入,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做支撐。即便如此,這些獨角獸們依然有可能走彎路,乃至有失敗風險。

以五家比較典型的AI公司為例:

除了從事智慧安保的雲天勵飛稍好一些,其它幾家的研發經費直接抽乾了全部利潤。

其次,商業化不確定性很高。即便成功研發出技術,市場能否接納也未可知。新技術在商業化過程中,往往要面臨如何落地,是否優於主流技術路徑,能否形成替代等一系列拷問,很多人工智慧公司自己也沒譜。

以同樣被終止上市的柔宇科技為例。柔宇至今都沒解釋清楚,它自研的低溫非矽製程整合技術(ULT-NSSP)到底有什麼用,比現有的低溫多晶矽技術(LTPS)優勢在哪兒,公司憑什麼能去爭奪現有製造商的市場份額。

雖說柔宇不是人工智慧公司,但其所面臨的,也正是AI公司,乃至絕大多數科技公司的困境:公司沒有自造血能力,必須依賴融資;可融到最後不但不保證有成果,哪怕有成果,也不確定能否商業化。

3.上車容易下車難

當一個行業整體不確定性非常強,但熱度又特別高時,難受的不只是企業,還有投資人。

根據IT桔子資料,2020年人工智慧領域投資事件644起,與去年基本持平,全年融資金額1773億元,一掃2019年頹勢,同比激增72。8%——行業熱度恐怖如斯,但泡沫也越來越大,風險越積越多[5]。

雖說AI“硬”科技公司燒錢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但有國家大力扶持,宏觀國際形勢緊逼,行業熱度極高,以及註冊制帶來的多重紅利之下,一切問題似乎就都不是問題,總有人“接盤”。

可現在,故事邏輯變了。

受近年行業過熱影響,很多表現平平的AI公司在一級市場融到了太多錢,上市後反而紛紛破發,導致行業普遍存在“估值倒掛”現象。即,不管一級市場的故事有多動聽,二級市場都不買賬,更拒絕兜底。

而到了2021年後,別說估值倒掛,連上市都變得很難。(參見放大燈團隊此前推文《科創板的沙灘上,一群科技公司在裸泳》)這些公司普遍都有多輪大額融資,圈了很多錢,可如今無法盈利,又沒法上市,當初揮舞鈔票擠上車的投資人發現,想要退出已經十分困難——車門都焊死了。

對於當下的動盪,一位風投從業者對放大燈團隊表示:“後幾輪的估計都要虧,特別像AI這種有明顯泡沫的,能回購估計是最好的了。現在只能看本事,退出也是投資的一部分。”

也許在2020年,超過1700億的資金砸進AI行業,註冊制帶動企業批次IPO的時候,熟練的專業投資人也沒想到,捱了資本市場的鐮刀竟然不是股民,而是自己。

4.腿腳利索不好使

很有趣的是,市場似乎非常關注,商湯、依圖、曠視以及雲從這所謂的“AI四小龍”,究竟誰能第一個上市,成為“人工智慧第一股”。

可對人工智慧行業來說,比上市更快沒有意義。“第一”對公司的經營狀況與技術積累毫無助益。更何況,所謂“四小龍”是一個過度簡化的概念,容易讓人忽略這四家公司之間的差距。

從融資規模和一級市場估值來看,“AI四小龍”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商湯科技的體量比其它三家加起來都大,堪稱是魚塘裡的鯊魚。融了這麼多錢,也難怪能端坐釣魚臺,時不時放出訊息調動市場情緒,卻不真下場。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整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整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整理)

在多方面的驅動下,各方對人工智慧行業預期過高,理性不足,即使頻頻有人喊出“有泡沫”,也淹沒在更瘋狂的投資浪潮中。另一種更糟的可能是,投資者明知存在泡沫,但卻寄希望於他人“接盤“,就如擊鼓傳花一樣,“反正不是最後一名”。

市場還是需要儘快冷靜下來,走出“用似是而非的故事堆高估值”的歧路,更多從業務、技術、商業前景等基本面去重估價值。畢竟,一個尋求長期發展的行業,要那麼多充氣獨角獸又有何用?

而對於獨角獸們,最低的一個要求:財務資料先別出問題。

曠視的破衣爛衫下 全是AI行業的蝨子

TAG: 曠視AI招股書人工智慧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