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精選湖北民歌名曲32首

由 娛樂一線天 發表于 體育2021-12-14

本文轉載自雲杜紅葉《精選湖北民歌名曲32首【原創】》

湖北民歌簡介

湖北省人口眾多,風俗習慣各地也不盡相同,湖北民歌的分佈,民歌的體裁形式和民歌的音調風昧也並非到處一樣。我們按湖北境內的方言聲調、民歌音調、體裁形式、歌詞文學的特點與分佈情況,以及地理方位,把全省劃分為五個色彩區域。即鄂東北區、鄂東南區、鄂中南區、鄂西南區、鄂西北區。

鄂東北區包括武漢市、黃石市、孝感市、黃岡地區等,古屬荊楚,素有“九省通衢”之稱。鄂東北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民歌真實而生動地記載了這個地區人民革命鬥爭的史績。如《黃安頌》唱道:“小小黃安,人人稱讚,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做飯。”短短二十四個字,真實、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轟轟烈烈的黃麻起義。《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從這裡唱開的,它表達了成立蘇維埃政權時的情景。

《八月桂花遍地開》

鄂東南區位於長江南岸,幕阜山北麓,以咸寧市為中心。用民歌演唱有關民間傳說的長篇敘事詩,是該區民歌題材內容方面的一個重要特點。如崇陽縣的《雙合蓮》、咸寧市的《陸英姐》等。

鄂中南區包括沙市市、荊門市、荊州地區,位於湖北的中心地帶。古代荊楚是著名的音樂舞蹈之邦。1970年在紀南城南城牆出土的一組“彩繪石馨”是戰國時期楚國的石制樂器,按音高、音律順序排列,聲音十分清脆。這套石馨是楚國音樂文化的歷史見證。鄂中南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是“蓐草歌”和石首、公安、松滋等縣的“喪鼓”。

鄂西南區包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地區和宜昌市。除漢族外,還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因屈原故里在這裡,所以人們保持著端午划龍舟、唱龍船號子的習俗。全區山巒重疊,峽谷縱橫,地勢險要,交通不便,語言很統一,屬西南官話區,與川東方言無異。鄂西南古老的民歌,世代相傳,絢麗多彩,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鄂西北區包括襄樊市、隨州市、老河口市、丹江口市和神農架林區。北與河南省接壤,西與陝西省、四川省交界,導致在語言和音樂方面,與陝南、川東、豫南、豫西互相影響,逐漸形成了鄂西北的特色。近年在隨州市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墓編鐘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歷史輝煌。

【地方名曲——龍船調】

《龍船調》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25首優秀民歌之一。原是群眾逢年過節劃採蓮船時常唱的一首民歌,開始人們叫它燈調,又因為最早歌詞內容是種瓜,所以,人們叫它種瓜調或瓜仁調。

龍船調解放前,種瓜調一直在利川市城和汪營、柏楊等地廣為流傳,並在歌唱間伴有打擊樂器。1935年春節期間,利川舉行業餘文娛匯演,柏楊業餘劇團的成員演唱了《種瓜調》,反映良好,收效極佳。縣文化幹部對其加以整理並根據原來表現形式定名為《龍船調》。

《龍船調》描繪了一個活潑俏麗的少婦回孃家時途經渡口,請艄公擺渡過河的鮮明生動畫面。它的音樂特色在於旋律起伏較大,節奏較自由,腔調高亢婉轉,有很強的抒情性,感染力強。武漢歌唱家劉家宜最早將她唱的《龍船調》灌成唱片流行全國,其後著名歌唱家王潔實、謝莉斯、魏金棟、李谷一、宋祖英等均演唱過這首歌。

歌曲名錄

叫一聲我的哥再見了大別山八月桂花遍地開黃鶴樓小女婿龍船調雀尕飛清江放排縴夫的愛江南桂花香我從三峽來把心留在這裡長大了,回不去了洪湖水浪打浪中國有個小地方呀吙依吙幸福歌我的江漢大平原看天下的勞苦人民都解放六口茶直尕思得哈格咂豐收歌賣蔑貨崔咚崔放風箏夢在竹溪湖北恩施民歌黃四姐車水情歌金盆鼓銀盆鼓麻城杏花村黃梅飄香

TAG: 民歌龍船調種瓜湖北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