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未來者說·創想先鋒丨民歌傳承人陳正清:敦煌民歌(第68期)

由 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 發表于 家居2021-12-11

本期是《匠人·未來者說》敦煌特輯的第四集。民歌是我們民族留下的文化遺產,它記錄了前人的生活生產,蘊藏著民族的文化精粹,傳承著我們的根與魂。

《未來者說》希望透過對敦煌民歌的報道,弘揚民歌純真,本質的藝術形態,探討更多樣的融合方式,更好的傳承民歌。

本期嘉賓

陳正清

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敦煌民歌省級傳承人

從小受父輩影響,耳濡目染學到了許多曲子戲的唱段,2013年建立了陳家戲團其唱腔字正腔圓,獨有一派,注重地方韻味,擅長說各種數版,表演以丑角媒旦為主,代表作有《怕老婆頂燈》《小放牛》《鬧書館》《頂磚》《張三吃醋》《打草鞋》《六月花》《老換少》等。

近年來,陳正清接待各級領導和新聞媒體採訪近200餘次,演出更是不計其數。除此之外,在每年敦煌市文化館開辦的敦煌曲子戲和敦煌民歌的培訓班中,他都會親力親為,致力於敦煌曲子戲、敦煌民歌的傳承,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傳承人。

訪談精彩摘要

主持人:

老師您是如何理解民歌的?敦煌的民歌又是什麼樣的?

陳正清:

按我的理解民歌就是把我們的祖先的生活和生產中間的有趣的事兒,比方說愛情故事,生活上禁毒戒毒這些範例,用當地的方言和土語唱出來。

這就是說為什麼民歌一唱出來,人一聽這是陝北的,這是山西民歌,這是河南的小曲,這就是根。我常說的就是地方戲和民歌就是根。一開口,你做動作,把衣服穿上在臺上走,哪個戲都一樣,你一開口就知道了。

在敦煌來說都統稱敦煌小調,它有大調有小調。民歌小調一節一節,這一節是怎麼唱法,那一節是那麼唱法,但是它在曲子戲裡面就是曲子戲的一個曲調,單個拿出來就是一個民歌,就是個小曲小調。

主持人:

敦煌民歌的傳承我們還是想了解一下,比如說像今天敦煌有沒有進行一些民歌的這種傳承的教學?

陳正清:

咱們說的以前的人也不識字,更不懂曲譜,就憑口傳心授,就是師傅唱一句徒弟學一句,把這個記錄下來。我之前老藝人他們都沒進過學校,他們只知道小孩長大以後就說敦煌話,就教出來。但是我們現在一上學老師教了標準,不自覺的就有了標準,但是敦煌話說出來,他就說醜得很,這就是說地方方言就是和標準有差別。

以前老藝人留下來的東西衝突非常大。現在有些搞音樂的尤其是搞樂器的,一點譜他就要寫下來,一些曲譜它就變味了,沒有以前的味了。我總覺得他們寫曲譜的時候,總是會按標準定義的,但是民歌和地方戲必須用地方的音。尤其我們敦煌這個地方比較小,就這麼大的地方,過了一百多公里,它又是另外一個口音,它又和敦煌人說話不一樣,你稍微一變就不是敦煌的。提到商標就說是非遺要有創新要發展,不創新是發展不了,這是一定的,但是要在表演形式和表演這些大的方面要創新,但是在曲譜上面,我倒覺得不能有太大的創新,一創新這個東西就變了,整個就變了。

像前些年我帶的必須得親自去教,像現在就從微信上語音。唱過去,他就可以學,不用見面,加微信,你想學這一段,我用語音唱過去。我覺得音樂這個悟性是最主要的,其實音樂是改變不了的,人家說五音不全的人,你就說光憑你愛好,光憑你有多大的韌勁兒不行的,沒有天賦是不行的。

我覺著傳承非遺的人你必須得按傳統的先走這個路,你必須把這個東西記憶下來,要不的話過個幾十年以後,我們唱的這個已經不見了,就像現在你說唐朝敦煌人說了啥話,誰知道,因為現在敦煌是清朝才遷移過來的,誰知道敦煌人說啥話。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但是現在有這個條件,你唱了就可以錄下來,就可以儲存下來。這個就說像我們這些傳承人,想幹傳承這些事業的人必須要走這個路,但是要想這個東西發展還得吸收一些新的東西。

未來者說 簡介

想象力是人類原始的天賦與能力

它幫助人類創新,創造,突破認知的邊界

但想象力並非獨立存在,它與更多元,更豐富的知識叢集相互聯絡

我們才能看到想象力源源不斷的產生

《未來者說》是由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髮起人、中國科幻產業研究中心特聘專家諸小時策劃的一檔科幻公益微訪談欄目,得到了國家科協、騰訊科普以及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的共同孵化以及科幻科技界很多人的支援。

2020年,《未來者說》推出特別版《創想先鋒》,聚焦前沿科技與科幻產業,節目得到深圳市南山科協的立項支援,《創想先鋒》也成為又一檔科學微訪談IP專案。

第二季,《未來者說·創想先鋒》將繼續以想象未來為核心,從科幻,科普,科技,教育,想象力,城市,文化等多維度進行未來的思索,邀請走在各行業前沿的佼佼者,探討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議題,表達他們對於現在及未來的觀點和態度,觸及未來的邊界。我們也將探索更多有趣的節目表現形式,希望在帶給觀眾思索的同時,有更好的觀看體驗。

《未來者說·創想先鋒》欄目組

TAG: 敦煌民歌傳承未來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