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由 未央長喟 發表于 歷史2022-12-30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曾誕生過很多強大的遊牧民族,這些民族也曾在歷史上長河中創造過屬於自己的輝煌,例如匈奴、鮮卑、突厥、党項、女真、契丹等等,但其大多卻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那麼,這些少數民族是如何崛起的,最終的結局又是什麼呢?

羌族:中原王朝西部民族,大部被融合於各民族

羌族源於古羌人,後泛指先秦時期生活於中原王朝西部的遊牧民族,其主要生活於今甘肅、青海一帶。早在殷商時期,羌族建立的部落散居各地,其中靠近中原地區的部分部落,曾為殷商的蜀國,部落首領也曾在朝中任職。

到了周朝時期,很多羌族部落開始融入中原,其中分支“姜”與周王朝關係極為密切。到春秋戰國時期,一部分羌人受中原文化影響,開始建立起國家政權,例如羌人所建立的義渠國,其領土最大時便包括今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寧夏和河套以南地區;另一部分則仍然保留著遊牧習俗,主要分佈於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仍然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

義渠疆域圖

羌人所建立的義渠國,曾經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極為重要的一支力量,先後與秦國經歷了長達近兩百年的爭鬥,乃是中原各諸侯國合縱連橫的重要組成部分。秦惠文王時期,義渠國被秦國所滅,其族人最終與秦人相融合。

至於仍然保留著漁獵習俗的西羌,則隨著秦國的持續擴張,不斷向西部和西南部遷徙,最終在漢朝時期再度分裂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內遷形成東羌,受中原文化影響,逐漸融入中原王朝;其餘的西羌則主要分佈於西北和西南地區,後與其他民族融合,五胡十六國時期,羌人還曾建立後秦、宕昌、鄧至等政權,但隨著政權覆滅再度消融於民族融合,僅剩少部分仍然散居各地。

匈奴:秦漢時期短暫崛起,分裂後融合或西遷

匈奴的起源目前無法細究,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但也有說法認為泛指先秦時期生活在中原以北的部落民族。其大約與羌人發源於同一時期,其中羌人主要生活在中原王朝以西,而匈奴則主要生活於中原王朝以北。

殷商時期,由於中原王朝的擴張,很多原本也生活於黃河流域的林胡、樓煩、犬戎、狄等少數民族被迫北遷,這些民族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融合之後,在西周前後逐漸在中原以北形成了月氏、東胡、匈奴三大部落。

先秦時期,匈奴人主要生活在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即陰山南北和河套以南地區),後因不斷征服和吞併其他遊牧民族,開始逐漸崛起於中原以北。春秋戰國時期,林胡、樓煩與趙國時常爆發衝突,在被趙國擊敗之後,匈奴趁機吞併兩個部落。

冒頓單于

戰國末期,就在秦國逐漸吞併列國,中原王朝逐步完成統一之際,冒頓單于奪取了匈奴統治權,之後大敗東胡王,趕走月氏,開始成為中原王朝北部最為強大的一支力量。

到西漢建立之後,已經完成崛起的匈奴,便成為了中原王朝的最大敵人,並經常南下侵擾西漢北部邊疆,漢高祖劉邦在遭遇“白登之圍”後,西漢採取和親方式穩定與匈奴外交,積極謀求發展壯大。直到漢武帝時期,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漢朝這才對匈奴展開反擊,並就此拉開了與匈奴長達兩百七十餘年的拉鋸戰。

漢宣帝年間,由於內部權力之爭,匈奴開始陷入衰落和分裂,其中呼韓邪單于率一部分匈奴南下向漢朝稱臣,郅支單于則留居漠北。在呼韓邪單于部和漢朝的打擊下,郅支單于最終率部遷居於中亞康居一帶,漠北王庭被南匈奴所佔據,此後雙方長期相安無事。後因新朝王莽意圖分裂南匈奴,結果導致南匈奴與中原王朝戰火再起。

南北匈奴遷徙示意圖

東漢建武年間,匈奴內爭再起,再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匈奴再度分裂為南北兩部,其中南匈奴內遷至河套地區,是為南匈奴,而留居漠北的則為北匈奴。東漢和帝時期,漢朝大敗匈奴北單于,北匈奴主力此後不斷西遷,遷居至中亞康居一帶,另一部分留居漠北的匈奴人則被遷入的鮮卑人所統治,逐漸融入鮮卑部落。

南匈奴則在漢匈戰爭中接受了大量投降部眾,也因此導致其內部叛亂時起,始終無法形成合力。直到西晉“八王之亂”時期,南匈奴劉淵趁機起兵建立漢趙(前趙)政權,而隨著前趙的滅亡,這部分匈奴人也最終在南北朝時期融入了其他民族。自此,匈奴作為一個獨立民族徹底消失。

鮮卑:兩晉南北朝短暫崛起,後消失於民族大融合

關於鮮卑的起源,目前史學界仍然沒有定論,大致可以確定的是,鮮卑起源於匈奴北方部落,於東漢時期被封為王侯,負責管轄鮮卑、烏桓等部落。西漢和東漢早期,由於匈奴部落實力強大,鮮卑曾依附於匈奴部落。

東漢時期,在匈奴與漢朝交戰之際,鮮卑瞅準機會,先是聯合烏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國大敗北匈奴,在北匈奴被迫遷居中亞後,鮮卑趁勢佔據匈奴故地,併吞並匈奴數十萬人口,開始迅速崛起於中原北方。

鮮卑崛起之後,開始與東漢時常爆發衝突。不過,在鮮卑首領檀石槐去世後,鮮卑最終也走上了分裂道路,其主要分為了三部:即分佈於雲中、雁門一帶的步度根集團,分佈於代郡、上谷的軻比能集團,以及分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的東部鮮卑。

軻比能

漢末三國時期,軻比能集團開始逐步兼併其他鮮卑各部,最終一統漠南鮮卑各部,開始對曹魏北部邊境構成威脅。曹魏青龍三年(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刺殺軻比能,鮮卑各部再度分裂為慕容部、宇文部、段部,而在三部鮮卑相互攻伐之中,禿髮部和乞伏部也先後從鮮卑分裂出來,並開始內遷中原。

西晉時期,西晉統治在“八王之亂”後迅速崩潰,天下大亂之際,鮮卑各部也趁機立國,其中慕容鮮卑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政權,拓跋鮮卑建立了南涼政權,乞伏鮮卑建立了西秦政權,拓跋鮮卑則建立了北魏政權。

出自於鮮卑宇文部的宇文泰,崛起於北魏末年,後佔據關中和隴西成為一時豪強,在北魏分裂後,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權,後其子宇文覺篡西魏自立,建立北周政權。在北周被隋文帝楊堅篡奪後,最後一個鮮卑國家就此滅亡,鮮卑族也就此消融於民族融合之中。

突厥:興盛於隋唐時期,被滅後融於回紇和唐朝

突厥的起源同樣難以追溯,應該也是北部遊牧民族不斷融合的產物,其早期應該是隸屬於其他遊牧民族的部落。突厥大約於六世紀中期開始崛起,於大同六年(540年)第一次出現在史料之中,並於承聖元年(552年)大敗柔然後,在漠北建立了一個以遊牧為主的部落聯盟國家,並奴役控制了周圍的鐵勒部落(回紇前身)。

在攻滅柔然後,突厥後先後征服吐谷渾、白匈奴等部落,從而建立起了一個東到大興安嶺、遼河流域,西到鹹海和中亞河中地區的龐大政權,以至於南北朝末期的西魏(北周)和東魏(北齊)都曾對其稱臣納貢。

楊堅

不過,到了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利用沙缽略可汗、達頭可汗和阿波可汗的矛盾,對其進行挑撥離間,導致突厥於開皇三年(583年)分裂為了東突厥和西突厥。由於東突厥為突厥可汗正支嫡系,因而實力最為強勁,於是隋文帝又策劃突利反叛,扶持其於河套地區建國,導致東突厥再度分裂。

隋末天下大亂之際,東突厥失去了隋朝的牽制,再度迅速崛起,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等國先後歸降。

到了唐朝時期,由於東突厥頡利可汗連年進擾內地,面對東突厥帶來的威脅,趁著貞觀元年(627年)東突厥內亂,唐太宗先是冊封了自立的薛延陀可汗,又於貞觀三年(629年)命李靖等率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大敗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次年東突厥徹底滅亡。

與東突厥相比,西突厥由於內亂等因素,始終難以崛起,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後,曾為西突厥大將的瑤池都督阿史那賀魯叛變,擊敗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自立為沙缽羅可汗。顯慶二年(657年),唐朝派出兩路大軍進攻西突厥,西突厥戰敗,並最終被滅。

此後,突厥各部被納入唐朝統治,直到永隆元年(680年),南遷的東突厥餘部北返復國,兩年後建立後突厥汗國,但在唐朝和回紇的聯合攻擊下,最終於天寶四載(745年)亡國。後突厥滅亡後,部分併入回紇,部分融入唐朝,突厥這個民族也就此基本消失。

回紇:唐朝時曾短暫崛起,分裂後與其他民族融合

回紇源於早期的“丁零”部落,早先生活在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北部邊緣,弱小時期相繼受匈奴、鮮卑和柔然等國的奴役。四世紀之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高車”等,主要分佈在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餘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唐朝與回紇對峙示意圖

突厥崛起之後,鐵勒部受突厥的奴役,為了與突厥對抗,“韋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東部鐵勒中較大的九個部落結成地域性的“回紇”部落聯盟,被稱為“九姓鐵勒”。

唐朝天寶三載(744年),骨力裴羅率領的回紇聯盟在唐軍配合下推翻突厥汗國,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漠北迴紇汗國。回紇汗國早期與唐朝關係極好,在安史之亂中還曾出兵幫助唐朝平亂,並在貞元四年(788年),改回紇為“回鶻”。

九世紀中期,回鶻被黠戛斯擊敗,回鶻諸部就此分裂,有的被黠戛斯俘虜,有的則南遷至內地,有的遷至甘肅西部投奔了吐蕃,大部分則遷至西域,進入安西都護府轄地和于闐以西的地方,這部分回鶻在融合了突厥各部、漢人、操焉耆、龜茲、于闐,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之後,最終形成了維吾爾族。

遷往西域的一部分進入了中亞草原地區,並最終聯合葛邏祿、樣磨等族建立起了喀拉汗王朝。十二世紀初,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遷至中亞,征服了喀拉汗王朝和高昌回鶻王國,建立了西遼。而在西遼末期,高昌王則脫離西遼歸順了成吉思汗,高昌回鶻成為了蒙古的屬國。

契丹:北宋時期建立遼國,後隨蒙古融合與各族

關於契丹的起源,目前主要有鮮卑與匈奴融合,以及源於鮮卑系別部兩種說法。而從目前現有資料來看,契丹與鮮卑的關係極為緊密,極可能是在此基礎上,融合多民族後形成的一個遊牧民族。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高洋

在契丹充分崛起之前,雖然號稱擁有契丹八部,但總體實力相對較為弱小,承聖二年(553年),北齊宣帝高洋親率大軍攻擊南下契丹,俘獲十餘萬人,契丹損失慘重,後又遭突厥侵擾,導致部落離散,所謂契丹八部此時已經不全。

隋朝初期,由於契丹實力較弱,契丹各部不得不分別依附於隋朝和突厥,這才得以短暫恢復元氣。然而,大業元年(605年)時,契丹再度南下,結果又慘遭戰敗,被隋朝俘獲四萬於眾,再度遭到毀滅性打擊。

唐朝初期,契丹逐漸形成部落聯盟,但仍臣服於突厥,並在唐朝攻擊下再度衰微。突厥滅亡後,契丹又依附於崛起的回紇。直到唐天祐四年(907年),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可汗,契丹這才開始真正崛起,在歷經“諸弟之亂”、“鹽池之變”後,耶律阿保機清除了內部反對勢力,重新一統契丹八部,並在神冊元年(916年)建立“大契丹國”。

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於清泰三年(936年)割讓燕雲十六州,請遼國幫助自己對付後唐,直接導致後唐滅國,石敬瑭在契丹支援下建立後晉,對契丹自稱兒皇帝。石敬瑭駕崩後,其養子石重貴不願屈膝契丹,結果被契丹所滅,契丹遂佔據大部分中原地區,並於乾祐元年(948年)改國號為“大遼”。

遼國末期,因其統治腐敗、百姓困苦、軍隊衰弱,女真族完顏阿骨打於宣和七年(1114年)起兵反遼,並最終於保大五年(1125年)攻滅遼國。遼國滅亡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殘部,建立西遼政權,結果又恰逢成吉思汗崛起,最終於嘉定十一年(1218年)被蒙古所滅。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西遼疆域圖

西遼滅亡後,大部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契丹人淪為金國臣民,後這部分契丹人積極參與蒙古滅金戰爭,後隨蒙古四方征戰,遍佈中國、朝鮮、中亞和西亞等地。少部分西遼貴族則在八剌黑的帶領下,在今伊朗南部臨近波斯灣的克爾曼地區建立了起兒漫王朝,史稱“後西遼”,這部分契丹人則融合於回鶻、蒙古和中亞當地人。

党項: 宋朝時建立西夏政權,被蒙古滅國後慘遭族滅

根據現有記載來看,党項族很可能是羌人的後裔(即党項羌),始終居於青海湖周圍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黃河、大通河、湟水源頭附近的山地。隋唐時期,党項人依附於中原王朝,其主要分為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部,其中又以拓跋部最為強大。

唐代宗時期,僕固懷恩起兵反叛,並煽動党項、吐谷渾叛唐,唐王朝為了防止党項、吐谷渾叛亂,便在郭子儀建議下,將党項人遷居至銀州以北、夏州以東地區,而將吐谷渾遷居至夏州以西。唐朝末年,因地方節度使對党項人壓榨極為厲害,因此党項人時常叛亂,但因實力太弱,始終難以開啟局面。

唐德宗時,党項拓跋部首領拓跋思恭因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唐王朝賜李姓,加封夏州節度使,賜軍號“定難軍”,因而也稱定難軍節度使,党項人自此開始逐漸獨立。

宋朝建立後,定難軍節度使李彝殷附宋,並支援北宋討伐北漢,宋朝則對夏州李氏實行羈縻政策。至宋太宗時,党項內部分裂,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獲封彰德軍節度使,留居京城,其弟李繼遷則抗宋自立。後北宋擔心党項人反叛,便拆毀統萬城,遷二十萬党項人至綏州、銀州等地。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李德明

至李繼遷之子李德明時,党項人對回鶻、吐蕃等部大肆攻掠,党項人開始崛起於西北,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最終於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稱帝,定國號“大夏”。党項人雖然立國,但自身實力卻極為有限,因此只能在北宋、遼國、金國的夾縫中求生存。

後來,西夏內部腐敗嚴重,夏獻宗李德旺曾想趁蒙古西征之際反抗蒙古,奈何最終慘遭失敗,只能被迫求和,李德旺駕崩之後,其侄子李睍最終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年)投降蒙古。因成吉思汗在征討西夏期間駕崩,因此李睍投降後還是被窩闊臺所殺,而西夏皇族乃至党項全族也被滅族,殘餘党項人也不敢再以本族自居,党項族遂就此滅亡。

女真:先後建立金國和清朝,皇太極時改稱“滿洲族”

相較於前面幾個少數民族,女真的起源相對較為明晰,根據《金史·世紀》的記載,女真起源於靺鞨族,宋朝時期被稱為朱裡真,後為避遼興宗耶律真的諱,改稱女真。早年居於遼東地區,後因唐朝時期高麗北擴,女真各部四散,遂分佈於南起鴨綠江、長白山,北至黑龍江中游,東抵日本海的廣大區域。

宋朝時期,女真臣服於遼國,後來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並於政和五年(1115年)建立政權,國號“大金”,領導當時東北的漢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韋族、鐵驪族、兀惹族共同反遼,在攻滅遼國後,佔據了遼國大部分土地,後又南下攻滅北宋,佔據了北方大片土地。

然而,由於金國在漢化過程中的種種弊端,導致其內部迅速腐化,再加上北方蒙古的崛起和南宋的反抗,金國開始迅速衰敗,最終於端平元年(1234年)被蒙古所滅。金國滅亡後,除了大部分留居於中原地區和草原的金人被同化,剩餘女真人則散居於關東各地,主要分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朱元璋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收復遼東領土,並於高麗劃鴨綠江而治。永樂年間,明朝開始正式經略遼東,後在遼東陸續設立384衛、24所、7地面、7站、1寨,並設奴兒干都司統管。永樂以後,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各部被迫南遷,到英宗時期,逐漸穩定定居在渾河上游地區,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等“建州三衛”開始崛起。

仁宣年間,由於明朝實行戰略大收縮,導致明朝對遼東的經略趨於緩和,女真各族開始迅速發展,明朝則採取“分其枝,離其勢,互合爭長仇殺,以貽中國之安”的策略,導致女真各部相互牽制、陷於分裂婚戰不休。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出身建州左衛指揮使世家的努爾哈赤,以先人所遺留的“十三副遺甲”起兵,一統女真各部,並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開始公開與明廷對抗。崇德元年(1636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自立為帝,改元崇德,女真也於此時改稱“滿洲族”。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李自成

後金崛起於遼東後,一面與明軍對抗,一面拉攏攻擊蒙古各部,最終一舉佔領漠南大片領土,開始從長城以北全面威脅明朝北疆。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滅亡,後吳三桂與李自成農民軍在山海關激戰,吳三桂向清廷求援,多爾袞率滿清軍隊入關參戰,擊敗李自成軍,並正式遷都北京,征服全國,開始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統治。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宣統帝宣佈退位,清朝統治被終結,此後滿洲族改稱“滿族”,解放後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滿族到了今天仍主要聚居於中國東北、華北一帶,少量散居全國。

蒙古:曾建立龐大的大蒙古國,少部融合大部仍存在

雖然關於蒙古的起源,《史集》、《史記》、《蒙古秘史》等都有記載,但大多比較扯,現代多數史學家認為蒙古出自東胡,早年依附於蒙古草原各個強大政權,四世紀中葉時隸屬於鮮卑的一支“室韋”,《舊唐書》稱其為“蒙兀室韋”。

九世紀時,回鶻人被迫西遷,蒙古族的祖先趁虛而入,大舉遷入漠北草原,開始逐漸發展壯大。到十二世紀前後,蒙兀室韋已經廣泛分佈於克魯倫河、鄂嫩河、肯特山、貝爾加湖、色楞格河等地,其中比較龐大的有如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兀良合、塔塔爾、蔑兒乞部等部落。

十二世紀後期,乞顏部鐵木真逐漸統一蒙古各部,之後又將今東北和蒙古草原的各遊牧部落全部征服,並於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裡勒臺(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大蒙古國隨之建立。隨著蒙古汗國的建立,它所佔領的疆域被稱為蒙古地區,而他麾下的遊牧民族,也被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徹底形成。

中國歷史上一些著名的少數民族多數均融入於民族大融合

鐵木真

大蒙古國建立後,開始不斷對外擴張,歷經成吉思汗、窩闊臺、蒙哥三代大汗的擴張,最終建立起了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國家,然而隨著蒙哥在進攻南宋時負傷身亡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大蒙古國隨之解體,忽必烈雖然最後奪取了汗位,但大蒙古國卻也分裂為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和元朝。之後,隨著其他幾大汗國的興亡,這些汗國的蒙古人逐漸散居於世界各地。

元朝攻滅南宋後,成為了草原和中原的統治者,然而元朝統治不足百年,便被大明所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將蒙古統治者趕出中原後,卻並未難為仍然留居中原的蒙古人,而是要求其從姓氏、語言、文字、習俗和婚姻等方面全面漢化,於是中原的蒙古人很快就被基數更加龐大的漢人給同化掉了。

至於北逃的元朝殘餘勢力,由於在“捕魚兒海之戰”中遭受慘敗,黃金家族就此喪失了對蒙古各部的統治,此後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部,其中韃靼仍奉黃金家族後裔為汗。永樂年間,在遭受朱棣多次北伐後,韃靼迅速衰弱,瓦剌趁機崛起,並一度統一了蒙古各部。不過,在瓦太師也先被刺殺後,瓦剌就此分崩離析,蒙古各部再度分裂。

後來,蒙古各部在達延汗時期曾短暫統一,但達延汗薨逝後蒙古各部再度分裂。而隨著後金崛起於遼東,再加上蒙古內部的矛盾,蒙古各部被後金分化瓦解,隨著額爾孔果洛額哲於崇禎八年(1635年)投降清朝,蒙古帝國至此徹底滅亡,蒙古各部納入清朝統治,並在蒙古地區設立盟旗制度,大肆推行喇嘛教。

十八世紀後,隨著沙俄的東擴,蒙古生存空間被壓縮,在準噶爾部被清朝所滅後,蒙古各部全部被納入清朝統治。清朝滅亡後,中國大地陷入了軍閥內戰,外蒙古在蘇聯的支援下最終獨立,並在二戰後的《雅爾塔協定》中被美英等國承認,國民政府最終也予以了承認。因此,蒙古族目前除了少數散居於世界各地之外,大部分位於蒙古國和我國。

其實除了以上幾個民族之外,我國曆史上還曾有過一些其他民族,例如氐族、羯族等,這些民族雖然也曾建立過屬於自己的政權,但最終都隨著政權的覆滅,在與其他民族的融合中,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TAG: 匈奴鮮卑契丹蒙古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