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由 柿子06028 發表于 歷史2021-12-06

本來這個槽不是非吐不可的,但是時代越發展似乎越是什麼阿貓阿狗但凡能開口說話的都可以冠名以文學,最近還從石頭縫裡蹦出了一個咯噔文學。

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咯噔文學?其實小北也是剛剛聽說,原來指的竟然是那種矯情得讓你心裡“咯噔”一下的文學!這怕不是有什麼大病?

這是有話不能好好說,一定要強行擠進文學史的節奏嗎?況且說起來,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玩意兒,九零後都不好意思提他們的“男默女淚”、“45°角仰望天空”、“悲傷逆流成河”……

除了所謂的咯噔文學,還有舔狗文學、丫頭文學、小媽文學,更不用說很久之前火過一陣的凡爾賽文學,這些奇奇怪怪的所謂“文學”,你都刷到過嗎?

從玩梗到“文學”,最近許多情節離奇波折、戳人痛點在長篇短篇故事在網際網路上形成了一陣不小的狂歡,而上邊列述的,便是這其中流傳度最高、熱度最盛的幾類。

再比如說說“舔狗文學”吧!得益於自詡萬千少女夢中情人、如今淪為人間油物富二代舔狗的娛樂圈紀檢委、瓜田裡下就沒錯過的王思聰對“敢手撕王思聰的女人”孫一寧的一段精彩對白,舔狗文學從此便是徹底出圈。

“我一個月工資五千,你以為我會給你五千嗎?我會再借二百發5200給你!太愛你了,寶!”

“你不要再給我訂外賣了!”

“寶,你不喜歡吃嗎?你想吃什麼告訴我”

“我有男朋友了!”

“哦,那他那份加香菜嗎?”

這些以“寶”“我的寶”甚至“臭寶”(忍不住了讓小北先去吐一波)為稱呼語的小段子,憑藉著極盡卑微的舔狗姿態和短小卻充滿轉折的情節設計,在戲劇化的誇張處理中是妥妥地吸引了一波舔狗的共鳴。除了“舔狗語錄”,“舔狗日記”也是這類文學的經典表現形態之一:

“你昨天晚上又沒回我的訊息,在我孜孜不倦的騷擾下,你終於捨得回我了,你說“滾”,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含義,我想了很久,滾是三點水,這代表你對我的思念也如滾滾流水一樣洶湧,我感動哭了,不知道你現在在幹嘛,我很想你。”

舔狗心裡的九曲十八彎,描寫得倒是還真有些那味了!不過事實上大家看著不過也就是圖一樂呵,當真的人應該也不多。

同樣在今年煥發出生命力的還有丫頭文學,除了將稱呼語換成丫頭,把自己的位置變得自信且霸道,那股子油膩味兒可真是一點兒都沒變:

“早,丫頭,滿意嗎?頭像是我,在害羞什麼,知道你在等我。”

“丫頭,我承認你的小花招成功的勾引到我了,行,如你所願了。”

“小姑娘都喜歡大叔吧!現在給你個機會得到我,對我有慾望也是人之常情。”

(嘔!)這不就是拉大年齡差再加點pua的油膩霸總文學嗎,沒想到十年前大火的這一套如今又文藝復興了啊!

除了讓人直呼“他為什麼明明這麼普通卻這麼自信”的丫頭文學之外,小媽文學更是神奇而狗血:

常見的設定都是兒子跟後媽在一起,除了不有違倫理之外簡直堪稱是在一切邊緣上反覆橫跳,喜歡的人大呼刺激過癮好帶感,不喜歡的人則覺得噁心奇怪不能忍,那麼,你又是怎麼看待網文中這些神奇的形態呢?

除此之外,去年大熱過一陣的凡爾賽文學,想必各位看官都不陌生了——假裝抱怨實則炫耀、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短短的幾句裡成功地秀到別人:

“新年禮物竟然是三個 LV 包包,直男送禮物真是讓人受不了,家裡都有這麼多包了還非要給我買。”

“真羨慕那些可以隨隨便便離家出走的孩子,我都出來一個月了,還沒走出我家草坪。”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對於這些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小段落,你是怎麼看待的?作為現代生活疲憊與焦慮調劑的一種玩梗或狂歡式的反諷固然可以,它們又真的能稱之為文學嗎?

誠然,文學在當下面臨著危機,比如對作家菲利普·羅斯來說,如果誰在兩週之內讀完一部小說,那就根本不是讀小說——可是我們的當下,誰還有耐心泡上一杯清茗,細細地一讀書就是一個悠長的午後呢?

文學需要大眾的審美能力,而當下被短影片和碎片資訊洗腦的我們,還真的具備足夠的慢審美嗎?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短影片、小段子,平面化的文化讓人沉醉其中,資訊時代以碎片化、智慧化的即時內容推送,不斷刺激著受眾的多巴胺分泌,引導著受眾產生當下的快感體驗而非更綿長的審美體驗。

然而,經典而偉大的文學作品的生產和閱讀,本該是緩慢的技藝, 需要恆久的耐心與專注,並不斷叩問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某種意義上說,

當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了時空壓縮和過度聯結,文學所寄居的書本註定無法與電子螢幕競爭。

面對如今文學在多重意義上的危機,我們該如何理解文學,閱讀文學——你還保留著對文學最初的熱愛嗎?

1

當下我們如何理解文學?

關於文學的定義可謂見仁見智,曹丕說文學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陸機則認為“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劉勰更是經典地概括說“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

曾經文學與人學、與家國民族的構建是緊密連線在一起的,可是當我們進入現代社會之後,文學卻面臨著資訊爆炸的衝擊,以至於陷落到了需要我們來為文學辯護的境地。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其實這同樣是困擾當代西方思想界的問題。新自由主義邏輯主導的西方大學過於強調工具理性,強調技術性在當代社會無可替代的作用。

而文學的審美價值則被無限貶低,於是,便有一些文學的辯護者反其道而行之,指出文學僅有“無用之用”。

全然承認文學的無用性,並以此來挑戰傳統的價值定義

,這一思路的合理性在於後現代的解構語境——不在文字之外尋找文學的價值,而是單純地享受文學遊戲的快感。

可是,這套過於學術化精英化的表達真的能走入大眾嗎?讀者會因為這種所謂的具有顛覆性、叛逆性乃至解構特點的“無用之用”,而去熱愛文學嗎?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另一類文學的辯護者們便嘗試將工具理性融入文學,效仿科學的實證模式來證明文學在當下的社會效用。

比如,隨著當代神經科學的發展,一些研究者試圖證明文學閱讀可以激發腦內某種特殊物質,這一反應有助於培養全球化時代世界公民的共情能力,也有可能成為面對現代性焦慮的輔助性的心理治療方法。但是,文學一定能把我們塑造成更好的人嗎? 這些實證研究的效力顯然還有待考察。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在當下的現實語境中理解文學?英國學者羅伯特·伊戈爾斯通在《文學為什麼重要》 也提供了對文學危機的現實迴應。

他將文學視為一個主體間的動態過程:

“文學是行走,不是地圖”

“文學是一種鮮活的交談”

“文學可以關乎任何事物”;

“文學跟交談一樣,它揭示未知,提出已知,把事件、經歷和想法付諸語言,從而賦予它們意義。”

所以,文學是一種社會化的生成,每個人都可以在文學閱讀行動中,“挖掘、探索以及發展我們各自的自我和獨異性”,在黨同伐異、圈子文化、人們太容易被一家之言一面之詞洗腦的“後真相”時代,保持一份獨立思考與判斷的清醒。

交談存在於時間之中:

它們來自之前說過的話,發生在現下,塑造你的未來。

文學作品也是如此。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2

文學為什麼依然很重要!

利物浦大學的一位學者簡·戴維斯曾組織過一個名為“走入閱讀”的夏日拓展專案。

一小組人高聲朗誦丁尼生的《過沙洲》——“日西落,晚星出, 一個呼聲喚我多清楚! 我將出海去, 河口沙洲別悲哭!”

在朗誦過程中,小組裡的一位女性感動到哭泣起來,因為這首詩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此後,戴維斯進而創立了“讀者工程”,其宗旨的基礎可以精確地描述為:“透過把人們聚在一起高聲閱讀偉大的文學,我們是在提升福祉,減少社會隔膜,構建更加強大的社群,不僅橫跨英倫,還可遠播海外。”

他們共享閱讀,想象、表達、大聲朗讀,去行動、去感覺,在詩歌中獲取到一種與自己無形的現實發生接觸的方式。

更有受老年痴呆症折磨的年長組成員們,發現詩歌能夠觸達情緒記憶,幫助他們重新校準自己的生命故事。在閱讀中,他們感受著對人性核心的質詢,追尋著更自由、更深入和更靈活的思考方式。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所以,

文學不僅僅是有用的,更是無處不在。

當你與在一本書中感受到彷彿老友般的親暱,當你加入一個豆瓣小組的讀書會分享自己的思考與感悟。

又或者,當你將自己對於書本的看法留在評論區裡與我們交流——你又是否感受到了一種個體閱讀的愜意與共享閱讀的魅力?在二者之間這種美妙的平衡,不正是我們當下閱讀中所需要的嗎?

3

文學能夠給你全世界

英國政府的資質認證機構曾給出過一個清單,上面列述了透過研習文學所將學得的技能:

你將成為一名有效率的研究者

:有能力發現並分析複雜的資訊和多樣化的證據;對研究任務作出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迴應。”

你將成為一名優秀的溝通者

,具備高階的溝通技巧,有能力以口頭和書面的方式簡要、精確、有說服力地表達你自己和他人的觀點。”

你將成為一名活躍的終身學習者

,能夠適應不同的任務和需求,理解給予和回收反饋的益處,對你自己的假設與實踐進行評價和反思,透過眼下的工作看到背後更廣的語境,包括你的工作所帶來的社會和商業效應,開啟屬於你自己的工作並對其負責。”

這些技能看著雖然頗為實用,但是不是也著實有些無趣?文學,真的是僅僅以技能的獲得為目的的嗎?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羅伯特·伊戈爾斯通認為不然:

“研究不是像你往手機裡下載應用程式那樣,僅僅是在增加技能。相反,它會改變你是誰。”

如果你研究數學,你就要學會像一名數學家那樣思考;如果你研究歷史,你就要學會像一名歷史學家那樣思考,那麼,如果你研究文學呢?

既然文學本身內含著某種對話性——與自己、與作者、與其他讀者的對話,那麼,閱讀文學,便提供了一個能夠加入我們這個物種的交談的機會。

在其中,我們不僅在探索並深化自己的所想,注意並學習他人的所想,還將得以發現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的所想與所感,並學會開啟人們未來的所想與所感。或言之,

文學的交談根植並貫穿於我們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羈絆。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當然,也許我們的目光不該僅僅侷限於此,

還有許許多多全新的文化產業與文學擁有著一樣的特質:敘事、進入、美感、享樂。

比如,遊戲已成為綜合性的藝術作品,同小說一樣也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體驗;也在思考問題並嘗試解讀——那麼這又何嘗不是在發揮著文學的無限可能性呢?

舉個例子,文字量巨大、節奏極其緩慢的遊戲《極樂迪斯科》就可謂是一個以文字閱讀構築的沉重、嚴肅的文字世界,將黑色偵探小說、傳統的筆紙RPG遊戲以及大量的存在主義理論相結合,為讀者提供著延伸與交流自己個體經驗的語境,在疲憊的現實生活中構成一個幻想的斷點。這樣的遊戲,又何曾取消了文學的深度模式呢?

咯噔文學、舔狗文學、小媽文學……這些也配叫文學?

最後還是要說,新的文學還在不斷地被書寫,而舊的文學也一直在被重新發現,小北也相信各位朋友都能與我們一起,在閱讀中編織生活與思想,在文學中觀察與質詢現實,在一種可能的公共想象中體會多元價值的潛力。

TAG: 文學閱讀我們當下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