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人和人之間存在著特殊的語境

由 闊哥講美食 發表于 歷史2021-05-01

眾所周知,語言要具有表情達意的功能,就要存在於一定的語境之內。離開特定的語境來談語言等於緣木求魚,沒有什麼意思了。語言環境是人們所營造的,並不是憑空產生的。人和人之間一定存在著特殊的語言環境,不然還真的無法交流。

當然,語言的產生離不開語境,很多特定的詞語和句子都產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離開了那個環境就變得毫無意義。譬如方言區的一些指代物,在方言區是可以大量使用的,一旦離開了方言區,也就失去了意義,別人都聽不懂了,也就不能大量應用了。但方言區的人在普通話區域遇到了自己地區的人,一下就找到了特殊的語境,交談起來毫無障礙,不像和說普通話的人交流那麼困難了。除此之外,熟人之間說話也有一定的語境,那就是誰也不在乎誰說了錯話,畢竟誰也知道誰的脾氣秉性、語言特點,說得對與不對,對方都不會計較。他們可能以前經常聊一些話題,一些關於話題的關鍵字在他們意識裡做了鋪墊,生根發芽,只要他們中的一

個人

提起來,另一個就會知道怎麼回事,不必要非得去解釋清楚,而對於旁觀者來說,卻是大大的不懂,弄得一臉迷惑了。還有夫妻之間的特殊語境也是如此,一方說什麼,另一方馬上會意,或者配合著說,或者反著說,都能做到相得益彰。前提是夫妻關係不錯,生活時間比較長久,也就互相瞭解了。要是沒過幾天就離婚了,也就沒有那個特殊語境的存在了,除非有什麼共同經歷的受了大刺激的事情讓他們難以忘懷,不然很難建立一個只有他們雙方才懂的特殊的語境。

土匪的黑話產生於特殊的語境,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擊,同時為了保護自己人,就自創了一套黑話。說黑話的土匪能夠互相聽懂,別人卻不能理解,也就是說,土匪說黑話是在迅速建立的一種語境下互相交流,有效躲避了別人的參與和旁聽,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同時也具有自己人相互理解的特殊性。那麼,素不相識的人交流起來有沒有特殊的語境存在呢?

當然存在,交流的地方、時間、節氣、人物性別、天氣等等都可以作為當時的語言環境,不適合談的就不能談,適合談的才去談。而這一切的根據有一個大的語言環境,就是漢語的普遍性,詞義、語義誰都理解,誰都會運用,那麼詞義、語義本身就產生於一定的語言環境,並創造了表情達意的語言環境。譬如成語的使用,每個成語都來源於一個古代故事,本身就具備古代漢語的結構,被人們所喜聞樂見。人們只要掌握了成語的正確用法就可以用成語進行交流了,而且還可以貶義詞褒用,褒義詞貶用,用了詞語反面的意思,但也僅僅是交流的兩個人知道,要是寫成書面語,就要用到引號了。

國人似乎很早就知道明哲保身的重要性,只要能活著就行,至於交流中說不說真話,本身無關緊要。就好比北方人打招呼喜歡用“您吃了嗎?”一樣,其實只是一種相當於“您好!”的問候,不管回答“吃了!”還是“沒吃!”都無關緊要,打招呼的人和回答的人誰也不去深究,即便老朋友見面,互相說請吃飯,甚至約好了明天幾點在哪裡吃飯,也不可當真,因為那只是一種客套,顯得親近,還讓外人看起來是那麼回事。其實只是虛偽的客套,而不是真的要請客。在交談的雙方看來,誰都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也就馬馬虎虎,誰也不計較了。那為什麼不談些國事呢?因為茶館裡都貼著一些宣傳標語,上面寫著“莫談國事!”談了以後,後果自負。在熟人或親人圈子裡,交流起來就只有那些嘻嘻哈哈的客套話了,而沒有一句是真的。

越是熟人,交流時間越長,就越能形成一種特殊的語境,只要一個人一點,對方馬上明白,甚至能用隱語、暗指、象徵、借喻等手法表達一種意見和傾向,外人無法理解,而兩個人卻都能立刻明白。也就是說,兩個人之間建立了一種高度的語言默契,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讓對方心領神會,足見兩個人關係不同一般。而眼神、動作等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語言表達,更具有高度的私密性,也必須產生於特殊的語境。就好比夫妻之間的暗示語,閨蜜之間的私密眼神,團伙之間的手勢語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相互理解性,也具有極強的排他性。見到這種特殊語境中運用特殊語言的人,還是離他們遠點吧,免得被孤立和算計。

除了語言產生於特定語境,並具有廣義的可理解性,就是語言具有特殊語境的意義了,而人與人之間除了說著一般的語言之外,還具有特殊的一些語言環境,並確定一些關鍵詞和指代物。如果是個群體,群體內創造了特殊的語言環境,並確定了關鍵詞和指代物,那麼這個群體就在創造一門新的語言,或許是黑話也未可知。

TAG: 語境語言特殊交流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