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骨科精讀 | 術中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如何處理?

由 德醫骨科 發表于 健康2021-04-21

圍麻醉期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

一、圍麻醉期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發生情況及危害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伴隨醫學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飛速進步,原來一些無法治療的老年患者骨關節病變,現在能夠得到很好的醫治,尤其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然而,在這過程中也呈現一些新的棘手的醫學問題(比如 :骨水泥反應綜合徵),而對老年患者手術期間的安危造成極大的影響。所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是指圍術期應用骨水泥植入人體內以後所產生的以低血壓、心律失常、瀰漫性肺微血管栓塞、休克,甚至心搏驟停、死亡為臨床表現的一種綜合徵。

1.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與骨水泥反應綜合徵

(1)社會老齡化的到來,人體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功能逐漸下降,而這其中以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病最為突出。前者表現為骨質脆性增加,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極易發生骨折 ;後者則主要表現為慢性關節疼痛,關節功能障礙和喪失。這些病變均嚴重影響老年人晚年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高齡患者越來越多,對絕大多數老年患者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故這種手術治療方式已在臨床廣泛推廣。因此,人工關節置換術在老齡化社會中的客觀需求性將會顯得愈來愈突出。

(2)老年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發生情況 :由於高齡患者多數存在骨質疏鬆,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經常需要用到骨水泥( bone cement)。目前常用的生物骨水泥分為生物相容性較差的PMMA 骨水泥和生物相容性較好的磷酸鈣骨水泥。隨著骨水泥的廣泛應用,骨水泥對心血管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骨水泥反應綜合徵”在手術期間時有發生。Woo等綜合文獻報道後發現,骨水泥綜合徵導致心搏驟停的發生率為0。6% ~10%,病死率為0。02% ~0。5%。目前,無論手術醫師,還是麻醉醫師,均對老年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發生高度警惕。

2.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表現及危害

(1)低血壓、休克:最常見,在早期臨床觀察中,骨水泥植入後患者發生低血壓機率為1/3,平均動脈壓下降幅度為15 ~40mmHg。臨床研究發現,以低血壓為主的迴圈抑制的發生率在26% ~95%。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復、部分患者需使用升壓藥物干涉才能恢復,少數患者可出現頑固性低血壓,直至休克肺水腫和低氧血癥,甚至死亡。在年齡>65 歲的患者中發生率逐漸升高,尤其是術前合併低血容量和心臟疾病的患者。

(2)心律失常 :骨水泥植入後患者可出現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惡性心律失常,其中以心動過緩發生率最 高。臨床上可遇到患者植入骨水泥後心率從80~90次/分降到35~50次/分,甚至停搏。

(3)瀰漫性肺微血管栓塞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報道一組全髖關節置換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情況,其中使用骨 水 泥 者 發 生 率 高 達 33。33%(34/102),而非骨水泥組僅為6。33%(5/79)。1979年Alexander等在227 例髖關節形成術的患者中發現,骨水泥與假體植入後患者表現出肺微栓塞的症狀。患者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低氧血癥可持續得到術後,同時伴有血清酯酶升高和三醯甘油降低,可能與骨水泥、骨髓脂肪入血有關。1998 年Tsujito 等報道兩例(71歲和76歲)雙側髖關節置換患者術中骨水泥植入發生肺栓塞情況,患者很快迴圈衰竭,分別於3。5 小時和1 小時死亡。術後病理檢查證實患者整個肺微動脈均有脂肪微粒存在。肺栓塞的發生除了骨水泥單體入血外,可能還與骨水泥加壓和假體植入期間髓腔內壓過高致脂肪顆粒入血有關。Dahl 等發現,骨水泥植入後,其單體大量入血(30s可達3599ng/ml)啟用凝血系統,具有使肺毛細血管床凝血酶產生的可能性。另有人發現,使用骨水泥後血漿凝血酶複合物(TAT)增加了2。5 倍、組織纖維蛋白酶原啟用因子活性增加了7 倍。嚴重者有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Heisel 等則發現,儘量清潔骨髓腔或不用骨水泥則血中栓塞樣物質明顯減少。Fairman 在羊動物實驗中發現,甲基異丁酸酯可引起肺動脈高壓、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淋巴流量增加。Fabbri 等發現,骨水泥引起肺栓塞後,部分患者表現為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下降幅度為11% ~38%)和呼氣末二氧化碳降低,部分患者表現為單純呼氣末降低。

(4)心搏驟停或死亡 :骨水泥植入後心搏驟停的情況有散在報道,而國外報道的死亡率為0。6% ~1%,有的高達11。5%(6/52)。Andersen 報道了4 例因骨水泥引起的心搏驟停,其產生可能與骨水泥聚合產熱,引起熱血損害致靜脈氣栓有關。

(5)神經系統方面的損害:骨水泥引起的神經系統方面的損害通常與急性缺氧和低灌注血量有關。嚴重的低氧血癥及低灌注使患者腦組織出現代謝功能障礙,進而導致瀰漫性腦組織損害及一系列神經異常的臨床綜合徵。不同部位的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前溝帶回屬於大腦皮質的原皮質和舊皮質部分,具有重要的情感調節和高等認知作用,被認為是執行功能神經的基礎。有資料報道,急性反覆缺氧可造成患者腦神經細胞的嚴重損害,患者會在行為、記憶、認知、個性、情感等方面發生異常表達。

(6)腎功能的損害 :腎功能方面的損害同樣與低氧血癥和低灌注血量有著密切的關係。老年人通常腎功能會有所下降,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產生的低氧血癥和低血壓會造成腎血管阻力增加,腎血流量減少和腎灌注不足等。故極易造成老年患者發生腎衰竭。

二、圍麻醉期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原因分析

1.骨水泥單體的毒性作用

骨水泥液態單體(LMMA)可滲入人血,高濃度的骨水泥液態單體不僅具有心肌抑制的毒性作用,還可破壞部分細胞,釋放蛋白水解酶,發生細胞和組織的溶解 ;另外,骨水泥液態單體還可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的鈣通道,導致血管擴張,血流淤滯和血壓下降。但有研究表明,骨水泥液態單體引起的全身反應毒性很低,對心肌抑制不明顯,致死劑量很大。只有當骨水泥液態單體的吸收超過正常允許劑量的 35 倍時,才出現肺功能的下降。由於老齡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各個系統的調節功能、免疫功能都有所下降,或出現某一種功能失調,或因個體差異而對骨水泥液態單體的敏感程度不同,在骨水泥液態單體被吸收入血後,可以引發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毒性反應。

2.凝血系統啟用作用

以往很多學者認為在使用骨水泥時骨水泥液態單體吸收入血,引起組織凝血酶釋放,血小板和纖維蛋白聚集,從而引發各種血栓等一系列併發症。然而Cenni 等的實驗證實,骨水泥也可透過增加血小板的活性使其更容易形成血栓。且進一步研究表明,活性增強後的血小板,與炎性反應具有協同作用。從而可得知,具有高凝血傾向的老齡患者,在使用骨水泥時,血小板的啟用更易引起患者發生各種血栓,從而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3.髓腔內高壓引起的肺栓塞

透過對大量的死亡病例研究發現。骨水泥反應綜合徵造成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肺栓塞,其中栓子大多是骨髓腔中的微小栓子,如脂肪顆粒、骨顆粒、骨髓成分和髓腔內碎片等。在人工關節置換術中,尤其是膝關節置換和全髖置換術,在進行擴髓、銼髓及植入假體時,股骨或髖臼的骨間隙壓力升高,當高於靜脈壓力時,可破壞髓內靜脈,導致空氣、脂肪、骨髓成分和骨髓內碎片等物質擠入骨的靜脈,進入血液迴圈,形成肺栓塞。

4.

組胺釋放引起的外周血管廣泛擴張

Tryba 等透過測定骨水泥置入前後血清組胺濃度發現,所有植入骨水泥的患者血清組胺濃度的增加量均大於0。5 ~1ng/ml,同時伴有收縮壓下降。而植入骨水泥之前使用H1、H2 受體拮抗藥可有效防治心血管功能的變化。Tryba 等認為,術前合併心血管疾病和低血容量的老年人即使是中等量的組胺釋放都將引起嚴重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心血管併發症,致命的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可能有多項因素(如低血容量、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組胺釋放等)聯合作用有關。

三、圍麻醉期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應對策略

1.充分的術前準備

老齡患者多合併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肺損害,心肺功能儲備不足,不能耐受劇烈的血流動力學紊亂。因此加強術前評估和術前準備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應激能力的重要環節。術前應適當提高患者血容量。

2.手術醫師的規範操作

嚴格遵守骨水泥灌注技術的程式。可用1 ∶ 400 000的腎上腺素沖洗。徹底清理骨髓腔,在灌注時注意降低髓腔壓力,從而減少肺栓塞發生機率。

3.預防性的藥物使用

術前加用組胺受體拮抗藥,在植入骨水泥前靜注糖皮質激素,或使用相應的升壓藥物預防性處理。

4.放置下腔靜脈過濾器

下腔靜脈過濾器是預防肺栓塞的主要方法,在植入骨水泥前選擇健側股靜脈或右鎖骨下靜脈入路,透視輔助下置於腎下極與左右髂靜脈分叉之間,可有效地過濾植入骨水泥時髓腔內高壓導致入血的脂肪栓子。

5.加強監測

使用經食管超聲心動圖直視透過心房的栓子。還有人強調在高齡患者中常規使用漂浮導管,以儘早發現肺迴圈動力的變化。其他常規檢測如心電圖、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血壓、中心靜脈壓等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發生骨水泥反應綜合徵,首先要保障患者供氧,再判斷是否有肺栓塞的情況。早期肺栓塞的診斷和治療更有利於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出現低血壓等情況時應及時補充血容量,同時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可使用去氧腎上腺素1 ~2mg 或腎上腺素0。1 ~0。2mg 靜脈注射。如果發生心搏呼吸 驟停應及時行心肺復甦救治。

四、圍麻醉期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思考

1.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圍麻醉期緊急處理

工關節置換術中,一旦發生骨水泥反應綜合徵,首先要保障患者的氧合 ;然後再判斷有無肺栓塞。臨床診斷肺栓塞的“金標準”是螺旋 CT 肺動脈造影,但手術期間,如果不顧患者病情危重、過分強調完善各項影像學檢查將可能失去救治的最佳時機,且過多搬動可能造成深靜脈血栓脫落,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因此,早期的肺栓塞診斷和治療更有利於提高老齡患者的救治率。

(1)老年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手術期間肺栓塞的初步診斷依據。

對於椎管內麻醉的患者,如有呼吸困難、胸痛、暈厥、咯血等,應立即行緊急氣管插管,查明原因而對症處理。

對全身麻醉患者,若無明顯原因出現氣道高壓、血壓下降、心率增快、血氧飽和度降低、呼吸末 CO2 降低,在排除其他可能情況下,應懷疑肺栓塞並做進一步檢查與處置。

(2)老年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手術期間肺栓塞的進一步檢查內容的提示作用。

血氣分析示低氧血癥、低碳酸血癥、肺泡與動脈血氧分壓差增大。

床邊心電圖示S Ⅰ Q Ⅲ T Ⅲ,超聲心動圖顯示右房右室擴大和肺動脈高壓。

D- 二聚體的含量大於500μg/L。

胸部 X 線片肺野透亮度增加。

若符合上述條件,可做出肺栓塞的早期診斷,而快速進行肺栓塞治療。先進行肺動脈高壓的處理,再行溶栓、抗凝,以及對症處理等。待患者生命體徵恢復穩定後,再行送入ICU,行呼吸機治療,直至患者好轉。

2.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應急臨床路徑的思考

目前醫療管理部門或醫學會已經出臺了眾多的針對臨床突發高危事件的臨床路徑,但有關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應急臨床路徑,筆者尚未見報道。在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應急臨床路徑中,我們認為如下的要點務必包含。

(1)一旦發生骨水泥綜合徵,麻醉醫生應立即組織緊急搶救 ;所有醫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以搶救患者生命安全為首要,保證各項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

(2)立即請示上級醫生或彙報科主任,上級醫生或科主任必須親臨第一線,進行人員調配和指揮現場。

(3)如需要其他科室人員協助搶救,必須第一時間通知醫務科,由醫務科調配相關人員協助搶救。

(4)負責醫生要密切觀察並隨時記錄,必要時有材料上交醫務科。

(5)及時地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講述情況,並簽署緊急搶救同意書,以減少術後醫療糾紛。

3.其他問題的思考

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中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發生,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我們必須要以正確的臨床思維,建定相應的防治策略,盡最大努力將其危害避免。然而在現實的臨床實踐中我們務必認真思考以下的問題 :

麻醉醫生與手術醫生是否對這一問題有共同的認識和思想準備?

如何在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期間快速做出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正確診斷而緊急處理?

參與該類手術的麻醉醫生與手術醫生是否應該有個准入制度?

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時骨水泥的質量和使用技術是否能夠制定嚴格而統一的國家標準?

由於老齡患者人工關節置換術期間骨水泥反應綜合徵的發生,造成不良後果而導致的醫療糾紛,如何化解與處置且能夠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五、圍麻醉期突發骨水泥反應綜合徵典型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63歲,體重68kg,ASA Ⅲ級,因右股骨頸骨折入院,5天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股骨頭置換術。患者有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8年,尿頻、尿急、尿不盡。患者有高血壓、冠心病史12 年,血壓最高165/110mmHg,未系統治療。聽診雙肺呼吸音清,X 線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術前30分鐘肌內注射地西泮5mg,東莨菪鹼0。3mg,入手術室後常規監測:心電圖無明顯異常,血壓141/93mmHg,脈搏89 次/ 分,SpO2 96%。麻醉誘導用藥 :咪達唑侖 3mg、芬太尼0。2mg、依託咪酯14mg、維庫溴銨7mg 靜脈注射,氣管插管機控呼吸,潮氣量560ml,呼吸頻率12 次/分,血壓135/92mmHg,心率83 次/ 分。靜脈持續泵注丙泊酚(TCI 靶濃度為3。5μg/ml),異氟醚吸入維持1% ~1。5% 調節,靜吸複合維持麻醉。恆速輸注瑞芬太尼0。12μg/(kg•min),間斷注射維庫溴銨維持肌松。血壓維持在130/90mmHg,心率85 次/ 分左右。術中以晶膠比1∶1 輸注,晶體液選擇乳酸林格液,膠體液選擇賀斯。手術開始60分鐘,生命體徵平穩。骨水泥打入髓腔5 分鐘後心動過速,心率由90 次/ 分增至140 次/ 分,血壓由132/79mmHg 下降至89/52mmHg,SpO2 86%,ST 段明顯下移,室性心律失常,頻發室性期前收縮。繼之心率減慢,停止手術,靜脈給予多巴胺3mg 單次注射,血壓回升到102/63mmHg,心率在120 次/ 分左右,此時ST 段和剛才相比有所抬高,仍頻發室性期前收縮。隨後又靜脈給多巴胺2mg,血壓上升到140/90mmHg,心率120次/ 分左右,室性期前收縮少到5 次/ 分鐘。針對心率快,靜脈給予艾司洛爾20mg,給藥後血壓下降至105/65mmHg,心率90 次/ 分左右,ST 段又明顯下移,室性期前收縮增加到7 ~8 次/ 分。單次靜注多巴胺3mg,艾司洛爾50mg 加入50ml 生理鹽水中泵注,血壓維持在130/80mmHg,心率90 次/ 分左右,ST 段逐漸回到基線,偶發室性期前收縮1 ~2 次/ 分。手術結束,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拔除氣管導管,血壓130/80mmHg,心率95 次/ 分,血氧飽和度98%,心電圖仍然表現為ST 段輕度下移,偶發室性期前收縮。術後6 小時隨訪心電圖ST 段已經回到基線,偶發室性期前收縮,1 ~2 次/ 分。術後24 小時隨訪,生命體徵平穩。

本文來源:新青年麻醉論壇

TAG: 水泥患者置換術綜合徵人工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