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眼皮“跳”不停並非禍福徵兆 蘇州醫生告訴你這是一種病

由 交匯點 發表于 健康2021-12-07

俗話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人們常用左右眼眼皮的“跳動”來預示兇吉。但如果眼皮一直“跳”個不停,甚至發展到面部和口角抽搐,恐怕只會帶來煩惱,讓人產生自卑心理。近日,一位有著上述症狀的患者來到蘇州九龍醫院,在該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楊德寶的幫助下,重新拾起了自信的笑容。

患者黎女士今年47歲,家住河南,平日裡愛說愛笑,性格十分開朗。兩個月前,她發現自己的右眼皮時不時會發生“跳動”。後來,眼皮“跳動”的頻率越來越高,右邊面部肌肉也開始偶爾抽搐。慢慢地,眼皮跳動、面肌抽搐的次數越來越多,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甚至嘴角也開始向右側歪斜,黎女士這才前往當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她,眼皮跳動、面肌抽搐、口角歪斜等情況是“面肌痙攣”引起的。然而,在接受了針灸、按摩等一系列治療後,黎女士的病情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我以前挺喜歡和同事聊聊天,和姐妹們一起跳跳廣場舞。自從發現這個毛病,我就怕別人跟我說話,越緊張抽跳越明顯。我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黎女士無奈地說。經過多方打聽,她得知九龍醫院神經外科在治療面肌痙攣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於是立即從河南趕到蘇州,慕名來到九龍醫院尋求幫助。

楊德寶根據相關檢查結果,以及黎女士的身體狀況,制定出了“微血管減壓術”的治療方案。他告訴黎女士,之所以出現面肌痙攣的症狀,是由於顱內血管壓迫面神經而導致的。微血管減壓術是指透過微創的方法將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開並固定,從而解除血管對面神經的壓迫,恢復面神經的正常功能,讓患者告別面肌痙攣。

很快,黎女士就接受了手術。術後,她感到神清氣爽,臉上也恢復了往日的笑容,並開心地和姐妹們相約,出院回家後立刻迴歸廣場舞隊伍。出院當天,看到前來進行例行出院查房的楊德寶時,黎女士激動地上前與其握手,嘴裡連聲說著感謝。她的女兒在一旁笑說:“看我媽媽,好像楊博士的迷妹呀!”

楊德寶表示,面肌痙攣也叫“面肌抽搐”,多見於中老年人群,主要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為神經外科常見疾病。顱內血管壓迫面神經被認為是引起面肌痙攣的原因。從發病部位來看,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瞼,逐漸緩慢擴充套件至一側面部,出現面部和口角肌肉的抽搐,嚴重者可牽涉到頸部肌肉。隨著病程延長,可逐步導致同側眼睛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雙側面肌痙攣者較為少見,多為一側起病,逐漸發展到兩側。

楊德寶指出,面肌痙攣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不規律的抽搐。初期抽搐症狀較輕,持續僅幾秒,以後逐漸加重,可達數分鐘或更長;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疲倦、精神緊張、用力閉眼、鼓腮等都可能導致抽搐加劇,但不能控制其發作。面肌痙攣發生時,患者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工作或學習,甚至無法睜眼,不能行走,對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個別病例還會伴有同側頭暈、耳鳴、流淚等症狀。

目前,治療面肌痙攣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肉毒素治療和顯微血管減壓術3種,其中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效果好,複發率低。它是在顯微鏡下或內鏡下透過微創的方式將壓迫面神經的血管移位,從病因上治療面肌痙攣。同時,術中透過電生理監測手段進行指導,提高治癒率,降低手術風險。

楊德寶介紹,蘇州九龍醫院神經外科近年來已成功治療面肌痙攣數千例,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治療技術和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省市獎項。神經外科團隊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相關文章近20篇,同時有多項課題在研究中。(鄒玉芬)

TAG: 面肌痙攣抽搐治療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