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糖友應掌握的日常急救知識(一)踝關節扭傷

由 糖尿病天地雜誌 發表于 健康2021-12-06

案例:糖友牛大爺喜歡早晨五點起來去小區旁公園進行快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然而在公園裡走了沒一會兒,就因公園小道上一塊冒出頭的地磚,把腳給崴了,無奈下拖著腳,慢慢的挪回了家,起初還不怎麼疼,加上以前電視裡說腳扭了可以用毛巾敷,於是就找了個熱毛巾,捂在了扭傷的腳踝處。然而,第二天牛大爺的腳非但沒有好轉,反而一挪動扭傷的那隻腳,就會出現刺痛感。被家人送到醫院後,聽完牛大爺的一系列操作,醫生說,牛大爺是搞錯了急救常識,踝關節扭傷時應進行冷敷,而不是熱敷。

日常生活當中,扭傷多多少少會碰到,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增長,骨量會不斷的丟失,進行行走、運動、勞動等活動時,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扭傷,尤其是踝關節扭傷。要是再像上述案例當中的牛大爺那樣,搞錯了急救方法,想要透過按摩、熱敷來緩解疼痛,只能適得其反,對扭傷處造成二次傷害。

那麼,面對踝關節扭傷,正確的急救方法是什麼呢?本期,就和廣大糖友們聊一聊,踝關節扭傷時,該怎麼處理。

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可以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一不小心,就容易受傷。而當踝關節扭傷,需要先對自己的傷情做出一個判斷,做到心中有數,踝關節扭傷包括足內翻所致和足外翻所致兩種。足內翻扭傷時可造成外側韌帶損傷,出現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淤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感,足內翻時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足外翻扭傷時可造成內韌帶損傷,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並有骨折的風險,足外翻時內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急救方法

遇到踝關節扭傷,可按RICE原則進行處理,RICE原則包括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壓包紮,elevation抬高患肢。

首先立即停止行走、運動或勞動,取坐位或臥位。同時,可利用身邊的物品(如衣物、揹包等)將足部墊高,以利靜脈迴流,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其次,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區域性,使扭傷處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或組織液滲出,從而減輕疼痛和腫脹。

冷敷後,如有條件,可用繃帶、摺疊成條帶的三角巾等布料做踝關節“8”字形加壓包紮(見天地連結),使受傷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傷的內踝形成足內翻,可減輕疼痛。

最後,暫時處理好後,可把傷員送往醫院進一步診斷治療。

如果上述操作沒有辦法實現,則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注意事項

受傷後48小時內,可每2~3小時冷敷一次,每次15~20分鐘,至面板感覺麻即可。

受傷後切忌推拿按摩受傷部位,切忌立即熱敷,熱敷需在受傷後24~48小時後開始進行。

如果傷員的傷腿無法負擔任何重量,或者腳踝處出現嚴重的腫痛和/或變形,應按照疑似靠近腳踝處的小腿骨折處理。需要注意,儘管有些傷員骨折,但仍能夠走路並活動腳趾。如果你不確定傷員是否骨折,可按骨折處理。

天地連結

什麼是

8

字形包紮法?

此法主要用於包紮手部、足部、踝、肩、髖關節等部位。繃帶基本可以順勢行走、包紮。以足部為例(如圖),先將繃帶做環形的固定,然後一圈向上、一圈向下包紮,每一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並壓蓋前一圈的1/2或2/3,最後再做環形固定即可。腳趾若無創傷應露在外面,以便觀察有無發紫、水腫等末梢血液迴圈不良的情況。

知識庫

什麼時候用冷敷或者熱敷?該怎麼做?

冷敷

冷敷的主要目的是使區域性血管收縮,控制毛細血管的出血,減輕張力較大的腫塊的疼痛,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冰的作用是減少通往傷處的血流,使受傷部位的內出血和腫脹情況得到控制。冷敷適用於扭傷患者、高熱病人、扁桃體摘除術後、鼻出血者、早期區域性組織損傷者、中暑者、牙疼及腦外傷病人。

冷敷的方法

冰袋冷敷法

將冰塊打碎,用水沖掉碎冰塊的稜角,然後裝入橡皮袋內至1/2容積,驅除空氣,紮緊袋口。然後將冰袋敷於患者病灶處。注意嚴禁將冰袋放在枕後部或陰囊處,以免造成凍傷。

冷溼敷法

用毛巾或紗布浸於冷水或冰水中,取出擰半乾(擰至不滴水即可),敷於所需處。每3~5分鐘更換一次。

注意事項

·冷敷時要了解自身的感覺,如果患處面板感到不適或疼痛,皮膚髮灰,出現紫斑或水泡時,應該立即停止冷敷。

·冷敷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20分鐘為宜,最多不超過30分鐘,以免影響血液迴圈。

·如果使用冷巾、冰袋,4~6分鐘更換一次。

熱敷

熱敷可以促進區域性組織血液迴圈,減輕區域性腫痛,並能使區域性肌肉鬆弛,面板血管擴張,減輕深部組織的充血和肌肉痙攣。此外,冬季對於老幼體弱之人及末梢迴圈不良的病人,適當熱敷,有助於使病人感到溫暖舒適。

熱敷的方法

乾熱敷法

將水溫是60-70℃的熱水灌至熱水袋的三分之二即可,排出袋內氣體,擰緊螺旋蓋,倒提水袋檢查是否漏水,然後將熱水袋錶面擦乾,用手背試溫,應以不燙為宜,之後裝進布套內或用毛巾裹好,放在患病部位。也可把鹽、米或砂子炒熱後裝入布袋內,代替熱水d袋熱敷。為小孩、老年人等進行乾熱敷時,水溫應略低些,以50℃左右為宜。

溼熱敷法

把毛巾在熱水中浸溼,擰乾後敷於患病部位。在熱毛巾外面可以再蓋一層毛巾或棉墊,以保持熱度。敷布溫度以病人不覺得燙為度。一般每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最好用兩條毛巾交替使用。每次熱敷時間15-20分鐘,每天敷3-4次。

注意事項

·熱敷適用於初起的癤腫、痛經、風寒引起的腹痛、腰腿痛等病症。

·溼熱敷的毛巾敷前要擰乾,敷完後不要馬上外出,以免吹風受涼。

·熱敷時,如發現區域性面板有發紅等異常改變,應暫停熱敷,毛巾不可過燙,以免燙傷。

·急性腰痛病人未明確診斷之前不宜熱敷,以免延誤診斷;各種內臟出血患者也不宜熱敷,以免血管擴張,加重出血傾向。

TAG: 熱敷扭傷冷敷踝關節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