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上千萬老人“困在時間裡”,該怎樣解救他們?

由 八點健聞 發表于 健康2021-07-13

“原來誰都不認識,你跟她沒有任何交流的可能性,她每天就是坐在那裡,沒有表情,沒有對話,跟植物人沒有什麼區別,現在明顯好轉了……”

說起老伴近幾年的經歷,已經83歲的袁老百感交集。

袁老是武漢人。他的老伴今年80歲,從5年前開始,出現一系列認知障礙:說話沒有邏輯,經常健忘,童年的事都記得,頭一天的事卻不記得,後來發展到連親人也不認識;生活也逐漸不能自理,吃飯要人喂,上廁所找不到廁所在哪裡,最後大小便也失去控制,每次拉到床上,都要收拾很久。

經年累月,家人照顧起來非常吃力,請來的保姆也感到不耐煩。全家一籌莫展。

直到去年,袁老得知泰康保險集團在武漢投資設立的醫養社群——泰康之家·楚園開展了認知症照護專案,和家人商量之後,就把老伴送了過來。

剛把老伴送到養老機構,袁老並不是很放心,和家人忐忑地觀察了三四個月,沒想到老伴的狀態竟然有了好轉。她開始能表達,看見親人也表現得很高興,還能和護理人員互動,去玩一些玩具……

這是7月10日在泰康之家·楚園舉行的認知症照護主題論壇上,袁老講述的親身經歷。

認知症是指腦區域性組織病變或受損而產生的對感知覺、記憶、思維、推理等認知功能的損害。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代表的絕大多數認知症,目前沒有特效藥,病程不可逆轉。患病之後,就像腦子裡有一塊橡皮擦,將記憶逐漸擦除,最終使人失去基本行動和生活能力。

目前,全球大約50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按患病率和人口基數估算,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認知症患者約有1500萬。

正如最近上映的影片《困在時間裡的父親》中那位總是找不到自己手錶的老頭,認知症長者面對的,是逐漸支離破碎、失去對時間的掌控、讓人困惑甚至恐懼的生活,對他們的照護,尤其是怎樣幫助他們有尊嚴地度過晚年,於家庭和社會而言,都是極其嚴峻的挑戰。

作為國內高品質養老機構的代表,主打“醫養融合”的泰康之家在認知症照護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透過與國際記憶照護專家的合作,2019年12月開業的泰康之家·楚園護理公寓,已經實現了目前經實證研究最有效的應對BPSD(認知症的精神行為症狀)三大非藥物療法——多感官刺激療法、音樂療法和懷舊療法的全部落地,還設立了泰康第一間國際專業的多感官刺激室。

多感官刺激療法,是在特殊設計的房間或環境中,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和運動覺這六大感官刺激,來幫助認知症人士實現感覺的平衡和內心的平靜,喚起積極的記憶和情感,並鼓勵其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

大量證據表明,該療法對認知症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有明顯的干預效果。

7月10日,泰康之家同時釋出了中文版多感官刺激室設定手冊《如何為認知症人士設定一個多感官室》(泰康之家已獲得英文版作者授權)。泰康之家認知症照護負責人龔增良表示,“之前大家或許聽說過多感官刺激療法,但不清楚怎麼開展。這個手冊釋出後,相信很多同業機構會開始實踐,並且探索創新,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多感官刺激療法在國內認知症照護中的應用會更加彭勃的發展。”

如何進行多感官刺激?

多感官刺激療法治療認知症,在歐美養老行業發展成熟的國家比較流行,養老機構的認知症照護專區大多會設定多感官刺激室。英國甚至有專門的供應商,為養老機構提供多感觀刺激室的解決方案。

但在國內,專門的多感官刺激室還比較罕見。

泰康之家·楚園的多感官室,是一個十餘平方米的小房間,裡面有裸眼3D裝置、投影儀等視覺裝置;有芳香儀可以提供嗅覺刺激;設定在牆壁上的觸覺套裝,掛滿了各種形狀的絨布玩具,可供居民觸控;音響裝置可播放音樂和自然界的鳥鳴、流水聲等……其中多種裝置可由居民親手操控,來產生不同的刺激,比如可透過按鈕來改變燈光色調的泡泡管,可以敲擊的樂器等等。

這些裝置如何發揮作用?泰康之家·楚園護理公寓副主任黃璜講述了一位居民的使用體驗。

入住泰康之家·楚園的老李,確診阿爾茨海默病一年,屬中度認知功能障礙,有時候環境的改變、過多的噪音刺激、獨處時間較長,都會讓他情緒激動,甚至產生暴力行為。

對認知症患者及其家屬而言,相對於記憶損傷和生活不能自理,最影響生活質量的,就是這些異常的精神行為症狀。正如有些家屬反映,“長輩的記憶力不好我可以接受,但是天天在家裡鬧,天天跟我吵架,天天懷疑有人偷他的錢,就讓人受不了。”

工作人員瞭解到,老李比較喜歡孩子、喜歡動物、喜歡音樂,但是存在比較嚴重的溝通障礙,之所以產生異常行為,可能是因為之前和老伴一起住過的房間物品擺放有所變動——這讓他無法辨認出曾經熟悉的環境,失去安全感。

在老李發生異常行為之後,針對他的情況,工作人員在多感官室準備了孩子的照片和影片,以及放鬆的音樂和舒適柔軟的沙發。先開啟投影,播放比較舒緩的音樂,匯入孩子的照片和影片,開啟香薰燈(有證據證明甜橙味香薰能夠幫助改善情緒),讓他慢慢放鬆下來。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他開始把玩泡泡管按鈕。5分鐘後,他的情緒逐漸平穩,呼吸由急促變得平緩;10分鐘後,他開始對泡泡管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15分鐘的治療結束後,老李當天沒有再出現暴力行為和情緒激動的情況。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工作人員都要細心觀察和記錄,看居民對哪種感覺刺激會有偏好,對哪種刺激感到不適,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設定。

“多感官刺激療法的理念基礎,是人需要感官平衡,出現感官剝奪會不舒服,感官超載也會不舒服。”龔增良介紹,長輩住在護理公寓,與在外部環境相比,感官刺激偏少,就需要增加多感官刺激體驗。

“有的人是感官尋求者,可能喜歡抽菸、喝酒,喜歡各種興奮的東西,我們就給他相對強烈的刺激,高於心率的刺激頻率;有些人是感官迴避者,特別討厭刺激,我們就用比較低頻率、比較少的刺激。”

“一次不要使用三種以上的刺激。”黃璜強調。

黃璜還透露,多感官刺激室的設計,舒適性和安全性是首先考慮的要素。泰康之家·楚園在籌建多感官刺激室過程中,最開始選擇了長型沙發,硬度和扶手不夠高,長輩坐上去沒有安全感,沒有舒適度,後來改成了兩個單人位沙發;在配置燈光時,也選擇了冷光源,以防裝置使用中發熱。

而在泰康之家·楚園的記憶照護區,除了專門的多感官刺激室,從居民的居住房間到外部公共空間,也都能看到多感官刺激元素的存在。比如,衛生間裡,馬桶蓋是醒目的紅色,便於視覺退化的居民進行辨認;在活動大廳裡,設有多感官互動區,放置了能夠刺激觸覺、嗅覺、味覺等的物品,供居民隨時體驗。

增加有益感官刺激的同時,也要減少無益的刺激。值得一提的是,認知症居民房間裡沒有鏡子,以防他們看見另一個形象,情緒波動,產生異常行為。

懷舊療法和音樂療法

根據《中國認知障礙患者照料管理專家共識》,非藥物的方法是應對BPSD的首選方案。

除了多感官刺激療法,泰康之家也在著力打造懷舊療法和音樂療法。

懷舊療法也稱為緬懷療法、回憶療法,是指藉助一些有形的提示(如照片、熟悉的物件、音樂和錄音等),來喚起長輩對於過去事件和經歷的記憶。泰康之家的認知症懷舊療法,會系統收集居民的Life Story(人生故事),在日常照護中隨時隨地進行懷舊互動。

Life Story的創意,最早源自國外的社會工作領域,用來了解被收養兒童的過往家庭和現狀,並進行未來規劃,後來應用到養老領域,最後在認知症照護中大放異彩。

工作人員經過與認知症居民及其家屬的溝通,收集資訊,給每位居民都編制了一本圖文並茂的《人生故事書》,其中包含了他們不同人生階段的經歷,生命中重要的人、事件、地點、物品,興趣、愛好和禁忌,生活作息和護理偏好,甚至人生夢想。

據瞭解,泰康之家照護團隊會一起學習居民的人生故事,藉此深入全面地瞭解他們,為他們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在他們出現精神行為症狀時,還可以在人生經歷中尋找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改善。

同時,照護人員會透過一對一和小組形式,來進行專門的懷舊活動。在記憶照護區也進行了懷舊環境的打造,包括互動體驗式記憶角、門口個性化的記憶箱、房間的懷舊佈置等等。在懷舊記憶角,所有老物件都不光是擺設,還可以參與互動體驗的。

音樂療法是基於循證醫學的音樂干預手段。針對認知症人士,音樂治療師透過多樣的音樂互動形式,以個性化的干預方式幫助認知症人士改善認知功能,緩解激越行為和抑鬱症狀。

龔增良介紹,泰康之家擁有一支專業的音樂治療師團隊和訓練有素的文娛療愈師團隊。既可以為認知症居民提供專業的音樂治療,又可以靈活地開展音樂療愈活動。

今年,泰康之家與多倫多大學的有關團隊合作,正在開展音樂治療的實踐研究。此外,他們自己也在發起干預研究的實證專案——個性化聆聽音樂專案,讓護理師也能夠利用相應的技術為長輩實施個性化音樂聆聽治療,“我們經過統計發現,如果某個居民在下午兩點的時候出現激越行為,下午一點,我們給他安排音樂欣賞的活動,最後他可能就不會表現出激越行為。”

讓認知症長輩找到“家的方向”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玩笑話:老了之後寧願自己得痴呆每天樂呵,讓其他人痛苦去吧!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在認知症病程中沒有獲得很好的照護和服務,對患者來說是非常糟糕的體驗。”龔增良說。

他分析,由於認知障礙,某些事情(比如吃飯穿衣、辨人識物)長輩再也無法完成,難免會受到排斥甚至歧視,進而導致挫敗感。當這些負面感受集聚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一種常態:常態的恐懼,常態的苦澀,常態的憤怒。如果這種常態的情緒長時間、高強度地積累下來,最後他們可能陷入到絕望枯竭狀態。很多時候,認知症往往伴隨嚴重的抑鬱症。

“所以,認知症人士並不是很樂呵,而是很痛苦。”

根據認知症“以人為中心”照護理念開山鼻祖Tom Kitwood提出的“愛之花”模型,認知症人士有五大需求:舒適感、依戀感、歸屬感、充實感、身份感。

借鑑“以人為中心”的理念,泰康之家建立了自己的記憶照護體系基本框架。

早在2018年,泰康之家就與美國領先的養老康復機構運營商GRS合作,結合自身實踐,打造泰康國標準長期照護體系(TK-LTC)。在TK-LTC和醫養融合基礎上,泰康之家進一步打造記憶照護專案——“家的方向”。

多感官刺激療法、懷舊療法、音樂療法等三種特色非藥物療法,連同友好環境、文娛療愈、特色餐飲、員工支援和家屬支援五大基礎服務版塊,共同構成泰康之家“5+3”的認知症照護體系。

提供高難度的認知照護服務,高水平人才配備必不可少。泰康之家的照護團隊,是“1+N”的配置。“1”是指個案管理師,負責組織統籌多學科服務,並同家屬保持密切溝通;“N”是指由護理、康復、醫療、藥師、文娛、營養師等多個專業組成的照護團隊。其中康復、藥師、營養等專業團隊更是依託了各地泰康之家康復醫院的醫療力量。

目前,泰康之家已在全國開業的7家養老社群開設記憶照護區,落地“家的方向”認知症照護體系,為將近200位在住居民提供專業認知症照護服務。

在泰康之家養老社群,每一位居民入住前將會接受科學嚴謹的評估,並在入住後獲得專屬自己的人生故事書,照護團隊將依據評估結果和人生故事資訊,為認知症居民提供個性化照護方案。

比如,為了滿足認知症居民的身份需求,照護人員就不能稱他們為叔叔、阿姨或“親愛的”,而是使用他們退休前的頭銜——醫生、教授等等——因為這些角色是他們奮鬥終生取得的社會認同。

作為泰康記憶照護體系的一大特色,泰康之家·楚園率先試點的多感官刺激療法,未來也將推廣到泰康之家的其他社群。據瞭解,在泰康之家·粵園、申園,相關準備工作已在進行中。

雖然已經吸收了不少國際先進經驗,泰康之家照護體系的更新步伐並未停止。

龔增良透露,泰康之家正在和美國著名認知症照護專家John Zeisel博士合作,把他的著作《我依然在這裡》翻譯引進中國。John Zeisel博士基於“希望”的信念,創造了“我依然在這裡”的認知症照護方法,致力於提升認知症人士的生活質量和幸福福祉。循證研究結果顯示,對比其他認知症照護社群,“我依然在這裡”模式的效果顯著高於其他照護社群。

“我們的品牌定位,就是要不斷匯入國際化技術和理念,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龔增良說。

湖北省養老機構協會秘書長李波指出,中國社會上約半數人對認知症缺乏認知,認為只是年邁之後的自然現象,90%的失能、認知症長者由親屬在家中照顧,第一不專業,第二壓力大。從市場的角度看,認知症照護服務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預防和關注老年人認知症,促進學術研究和行業發展,什麼時候都不晚,什麼時候也不嫌早。”

關於泰康之家養老社群,歡迎撥打40060-95522瞭解。

TAG: 照護認知泰康感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