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有色飲料要少喝!兩種常用食用色素竟可誘導和加速結腸炎發展

由 生物谷 發表于 健康2021-05-18

腸道損傷,如物理刺激、器官供血不足、微生物感染、毒素暴露等都會引起腸炎。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結果顯示,14億中國人中有1。2億腸胃病患者。其中,慢性腸炎以38%的比例高居榜首。腸道炎症不容易好,反覆發作,最終導致癌變。

長期食用高脂肪、低纖維素加工肉製品者都是高發人群。此外,長期食用加工食品和食品新增劑也與腸炎的增加有關。

近日,來自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美精密免疫學研究所的何正祥教授其研究團隊在Cell Metabolism上發表了題為“Food colorants metabolized by commensal bacteria promote colitis in mice with dysregulated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3”的研究論文,主要從人體遺傳學角度研究了白介素(IL)-23訊號傳導途徑在炎症性腸病(IBD)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圖片來自Cell Metabolism,DOI: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1。04。015

研究結果表明,在IL-23表達失調的情況下,誘惑紅(ALLURA RED)和日落黃(SY)等特定的食用色素會誘導和加速結腸炎的發展,是影響IBD的新型環境危險因素。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涉及到不同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患者會出現長期的腹瀉、腹痛,甚至血便。近年來,隨著發病率的上升,腸炎已成為了我國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對該疾病病因的長期研究表明,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似乎都影響著其發展。目前,白介素23(IL-23)已在動物模型中被證實可能是最有助於IBD發展的免疫因子之一,但其所導致疾病的環境因素仍不清楚。

之前的一些研究發現,免疫性因子在IBD的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細胞介素-23(IL-23)是研究得最好最透徹的,不僅人類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了IL-23通路與IBD的關係,且近年的臨床研究也顯示,針對IL-23的治療對不同形式的IBD,例如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都能發揮不錯的效果。

但至今還沒有研究確定,IL-23表達的上調能夠誘導小鼠的結腸炎。也就是說,IL-23最多隻是促進結腸炎發展的因素之一,而非疾病的根本驅動力。

該篇文章的研究團隊之前也做過相似的研究,並於2018年發表了相關論文。當時學者們透過基因工程方法,使用他莫昔芬(TAM)誘導小鼠髓細胞過表達IL-23,但要配合特殊的飲食方案才能誘導小鼠產生結腸炎。

這篇論文最開始就是想要找到小鼠飲食方案中,誘導結腸炎發病的真正成分。但是當研究者們對餵養R23FR小鼠的飲食中的不同成分篩選後,發現了一種成分食用色素-Red 40,或許這是誘導結腸炎發生的原因。

Red 40這個名稱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應該很陌生,它還有個名字叫做Allura Red(誘惑紅),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食用色素之一。

為了測試誘惑紅是否會促進誘發結腸炎,研究人員分別對IL-23過表達R23FR小鼠餵食了含誘惑紅的TAM飲食和不含任何著色劑的TAM飲食,與之前的結果一致,餵養含誘惑紅的TAM飲食的老鼠經歷了與人潰瘍性腸炎相似的結腸炎發病週期,即發病期、恢復期和復發期。這也表明,誘惑紅能夠誘導結腸炎的發展。

誘惑紅(red 40)誘導過表達IL-23小鼠的結腸炎

在經過實驗研究以及對誘惑紅促腸炎的致菌機制進行了分析後,何正祥教授所在的科研團隊得出以下結論:

偶氮染料誘惑紅和日落黃是常見食用色素,二者能在IL-23表達升高的小鼠(而非IL-23水平正常的小鼠)中引發IBD樣的結腸炎;

實驗資料表明,誘惑紅+IL-23,在第56天可以觀察到顯著的結腸炎病理

而在IL-23升高前先給予小鼠誘惑紅,則會誘導調節性T細胞,產生耐受性,從而不引發結腸炎;

機制上,IL-23升高會促進生成致病的產IFN-γ的CD4+ T細胞,介導了誘惑紅促腸炎的作用;

誘惑紅和日落黃促腸炎還依賴於腸道菌群,卵形擬桿菌和糞腸球菌等共生菌可將兩種色素代謝為1-氨基-2-萘酚-6-磺酸鈉鹽,該代謝物可引起小鼠結腸炎復發並促進小鼠結腸炎的發展。

產生IFN-γ的CD4 + T細胞介導了誘惑紅促腸炎的作用,促進了盲腸炎症的發展

IL-23在IBD病生理中有重要作用,其表達在IBD患者中升高,並在動物模型中被證實參與促進結腸炎發展。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IL-23升高可直接引發結腸炎,這提示對於IL-23失調相關的IBD而言,還存在著其他的關鍵誘因。而該篇文章所呈現的成果和論點表明了常見食用色素誘惑紅和日落黃或許是IL-23失調個體中誘導結腸炎發生的新風險因素。

作為兩種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食用色素,該篇文章對於誘惑紅和日落黃在人們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應用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現今色素在各類食品飲料以及藥品中幾乎隨處可見,儘管當下有研究測試證明色素對於人體細胞並沒有直接毒性、致癌或誘變作用,但人體無法像小鼠一般透過實驗對落日紅誘導腸炎建立耐受從而驗證其作用和預防機制,對於各類食品新增劑以及色素的應用還是應該加大研究力度以及更加慎重地制定新增指標。

所以,有色飲料還是儘可能少喝!

相關會議推薦:

TAG: 23IL結腸炎小鼠I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