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菠蘿:找到自己的一座山慢慢爬,世界上沒有捷徑。

由 菠蘿因子 發表于 健康2021-05-15

文 | 生命學院訪談支隊

本文首發在公眾號“清華生醫藥校友”。

從攻讀幹細胞生物學到癌細胞生物學,從一個科研工作者到全職公益人和科普作家,菠蘿不斷突破外界的條條框框,走出了一條別樣而精彩的道路。

不論職業身份如何變化,他始終對弱勢群體,如癌症兒童,抱有真摯深切的情感,並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為他們帶去科學的疾病認知和溫暖的人文關懷。

前不久,清華大學生命學院訪談支隊在線上與菠蘿學長進行了短暫而愉快的交流,他向同學們娓娓道來了自己的學習和職業經歷,並對學弟學妹們提出了期許。

求學清華

接納自我,全力以赴

“清華對我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讓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菠蘿來自於四川省的一個小縣城,以當地狀元身份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系的他發現在宿舍中,自己的成績只是墊底,而在學習以外的許多方面的天才也大有人在。

“有些時候你真的覺得自己非常努力,也趕不上那些人,也就慢慢接納了自己,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也沒有想象得那麼厲害。”

接納自我的另一面是放下心中的包袱,對於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也能全力以赴。進入清華以前,菠蘿並沒有太多時間體育鍛煉,於是學期末的三千米測試成了一大難題。

有志者事竟成,在深秋寒冬也能堅持每天跑步的他最後拿到了接近滿分的好成績。這些生活的點滴小確幸是菠蘿的清華回憶中難以忘懷的片段。

在清華這樣的平臺,世界領先的思維在這裡碰撞與交匯,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菠蘿打破常規,選擇科普與公益這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不為人生設限,是清華帶給學生們的寶貴財富。

“我覺得清華的學生出來,你至少應該有勇氣說我學什麼都能學到,至少比其他人要好很多”。

2019年,菠蘿作為知名校友

參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9畢業典禮

人生選擇

未曾設想的道路

在一開始,菠蘿從事的並不是癌症相關研究,但大四那年母親乳腺癌的確診,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他申請了杜克大學的癌症生物學系,博士畢業後進入了藥廠,開始抗癌藥物的相關研究。

作為患者家屬,他深知研製低副作用的新藥對於患者將是極大的幫助。像每一個努力尋找治療方法的患者家屬一樣,他也曾試圖在網路中尋找相關資料,卻只看到層出不窮的偽科學充斥著網路。

身為相關專業學者的他

“覺得還是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來做一些事情”

,於是就此開啟了科普作家的新身份,“一不小心做成一個小網紅”。

做科普為他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力,各種各樣的資訊與求助湧入他的收件箱,他開始用自己擁有的資源與專業能力為癌症患者,尤其是為兒童癌症患者提供幫助。

2015年起,菠蘿和朋友們一起為中國的腫瘤患兒翻譯英文科普資料,2017年遇到公益捐資人,再到2018年決定從學習和工作了13年的美國離開,回國全職從事公益事業,領導新型的公益機構。

“公益不只是捐錢,而更多的我覺得是捐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你的人脈,你的資源,然後來改變一些事情”。

點選影片,觀看《名人面對面》專訪

一路走來,在一次次改變人生走向的重大抉擇面前,他並非毫無猶豫。在幾年前鳳凰衛視的一次採訪中,他曾提及自己是如何作出“回國做公益”的決定的:他問了自己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只能再活一年,你是願意繼續在這上班,還是回中國去做這件事情。”

選擇就此作出。

就這樣,一個個果敢的決定成就了現在的菠蘿。也許在逆境之中有過對所選道路的質疑,但公益與科普事業為他帶來的充實感與滿足感支撐著他堅定地走下去。

癌症科普

菠蘿先生出圈了

“我就發現可能真的是出圈了,就發現嚴肅的癌症科普也能被偽科學和營銷號看上,所以讓我覺得還做的事兒蠻有意思。”

菠蘿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就是科普作家。在這個娛樂化與快餐化的社會,他也清楚什麼樣的內容是迎合大眾的,什麼是可以帶來流量的,“但我覺得,作為清華人也好,還是作為科研人員也罷,都應該有自己的節操和底線。”

他不把科普作為全職來做,也是希望自己能不為現實的壓力而背離了初心。

“做大V做網紅從來都不是我的目標,喚起大家對科學的興趣,對癌症的正確認識,讓患者和家長不那麼恐懼才是目標”。

菠蘿學長回憶起當初做科普網站時,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當他在社交網站上釋出了志願招募的公告,竟然在一天之內就有100多人的加入,最終完成了近100萬字的翻譯的工作。

得道多助,就像他發起的向日葵兒童公益專案一樣,小團隊有著大凝聚力:在全職團隊中,有10年專案管理工作經驗的精英,有曾任職於今日頭條媒體運營的傳播學專業人士,也有昔日的清華同窗。

他們都為著這樣共同的事業而努力。

“當你做的一件事情是對的時候,其實真的是能夠凝聚很多的力量和專業的人士。”

對於如何進行更好的科普,菠蘿有著豐富的經驗。

“第一肯定是易懂。”

“我經常說你媽看不懂的科普就不是好科普。”他笑稱,“沒有想到會有8歲的小女孩來讀我的書,有80多歲的老爺爺會來聽我的講座。”他的科普能有年齡跨度如此大的受眾人群,得益於他有趣的科普方式。“

第二個很重要的一點,是你的出發點是站在對方的角度。

”要思考聽眾更需要了解什麼,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科普最忌諱的其實就是希望面面俱到,希望展示自己的專業性。”

“專業性是透過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別人會尊重你,不是你透過專業術語展示來炫耀。”同時,為了能將科普進行更好的傳播,菠蘿也建議樹立科普的品牌,突出特點,進行更為垂直的科普。

李治中所撰寫的科普書籍

向日葵兒童

希望如種子般向陽生長

菠蘿現在是拾玉兒童公益基金會的秘書長,他和團隊夥伴一起直擊中國目前在兒童癌症治療中的真空地帶,在科普教育、醫務社工、醫護進修和臨床科研這四個方向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基金會第一個專案『向日葵兒童』以“科普”為核心,生產了大量的兒童腫瘤的科普內容,並邀請了國內外兒童腫瘤臨床專家參與內容稽核,確保內容準確性。

這些內容,不但覆蓋了線上自媒體分發,也與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合作,同時也出版了《兒童白血病百問百答》等書籍;在雲南昆明,向日葵社工站也探索了針對兒童腫瘤這種重症的醫務社工的服務模式;為了解決中西部地區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基金會從基層醫生培訓方面入手,搭建專業性的規範化腫瘤治療中心;此外,臨床科研專案也在推進之中。

對於腫瘤患兒家庭,『向日葵兒童』網站和自媒體矩陣是重要的資訊平臺。不但可以解答腫瘤相關問題,也可以為他們介紹醫療資源,幫助患兒家庭走出資訊不對稱的困境。

菠蘿提到曾經有一位被建議放棄治療的腎癌患兒,在向日葵的幫助下獲得了更專業的救助,如今已經重新過上了健康的生活。

“大家相信有這麼一個平臺,能夠幫大家把一種積極的新東西傳播出去,我覺得我做這件事就是有價值。”

這也是『向日葵兒童』不渝的初心。

當問及作為生院學生如何參與到癌症公益中去,菠蘿也給出了許多建議。

『向日葵兒童』與生命學院團委本身有著合作關係,“清華的學生參與的話,這些孩子應該都會特別的開心”“幫他們樹立榜樣,就是人要看到一種希望,我覺得很重要。”;另一方面,菠蘿也建議將科普結合到與患兒或家屬的交流之中,“咱們專業其實是可以做一些更高階的公益和服務的。”

此外,如果有個人其他方面的技能也是非常歡迎的。

“不用把自己束縛成清華生物系的,你就是一個普通的年輕大學生”。

在從事兒童癌症公益的過程中,菠蘿對於國內生醫藥行業的發展也有許多專業性的見解。他認為國內在科研人才的投入上,“整體來說還是和國外有比較大的一個差距”,但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差距會越來越小”。

中國可能比較缺乏原創性的科研成果,這“和整個的科研環境自由度等等都有關係”“更多的科研經費應該傾向給年輕的科學家能夠更多的自由的探索”

“等著第一個突破了以後,我覺得未來會越來越多”。

菠蘿在基金會成立一週年

活動上做工作彙報演講

TAG: 科普菠蘿清華公益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