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一代明君漢景帝,為何非要逼死,平定“七國之亂”的周亞夫?

由 聞風而起 發表于 遊戲2021-04-26

大家好,我們的博易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孔夫子分辨狂者與狷者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這一點上,似乎周亞夫是狂者,有點超出了作為臣子的邊界,一味進取,過猶不及。孔夫子面對這樣的局面態度是: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以正道輔佐君王,不行我就辭職嘛,何必跟皇帝槓上呢,始終胳膊擰不過大腿,吃虧還是自己。

初出茅廬

公元前158年,匈奴6萬騎兵南下,西漢邊境一度告急。漢文帝隨即調兵遣將:

1、命車騎將軍、蘇意將軍、張武將軍分別鎮守飛狐、句注山、北地郡,以此建立起抵禦匈奴的北面防線;

2、命徐厲、劉禮、周亞夫分別屯兵棘門、霸上、細柳,加強西漢都城的防禦力量。

為此,漢文帝親自視察了,這三支駐守都城的軍隊。其餘兩支軍隊內紀律鬆弛,閒雜人等都可自由出入;唯有周亞夫的細柳營,紀律嚴明,連漢文帝想入營,都被士兵拒絕。士兵言明軍營之中,只聽從將軍號令。

七國之亂

但劉邦沒有預料到,自己的劉氏子孫,卻也幹起了,與異姓王的像相同勾當。先是濟北王劉興(漢文帝大哥劉肥第三子)曾在誅滅呂氏有功,但漢文帝封賞之時,過於小氣,造成了劉興的不滿。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趁著匈奴入侵,劉興起兵造反。接著是漢文帝的幼弟,淮南王劉長密謀聯合匈奴、閩越,發動叛亂。

針對兩起叛亂,漢文帝只是謹慎的採取了一些措施,並沒有大刀闊斧地削藩。到了劉啟繼位,景帝採取了強硬的姿態,也大大刺激了諸王中,實力最強的吳王劉濞。此外,劉啟與劉濞還有一段不共戴天的仇恨。劉啟還是太子之時,與吳王太子喝酒賭博,兩人起了爭執。劉啟竟然將吳王太子給殺了。

於是,兩個因素交織在一起,吳王劉濞聯合了膠西、楚、齊、濟南等七國,起兵討伐西漢中央的戰爭,史稱“七國之亂”。

力挽狂瀾

慌了神的漢景帝,只得犧牲了主張削藩的晁錯,但吳王劉濞並沒有因此罷手。千鈞一髮之際,景帝想起了漢文帝臨終遺囑,將周亞夫提升為太尉,統領36將對抗吳楚聯軍。

周亞夫上任之初,並告知了景帝,自己“犧牲區域性,以謀全域性”的戰略構想。意思是吳楚聯軍士氣正盛,不宜與之正面對抗,需要犧牲梁國為代價,吸引吳楚聯軍的注意力,而周亞夫部將迂迴斷其糧道,使吳楚聯軍,陷入自亂陣腳。

雖然周亞夫的戰略最終實現,“七國之亂”得以平叛,但也為其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因為擔任正面戰場的梁王劉武,便是漢文帝的一母胞弟。劉武在吳楚聯軍攻城之下,幾次向周亞夫求援,都被拒絕。

從結果看,周亞夫是對的,其戰略部署也得到了漢景帝的首肯,但梁王劉武才不管這些,因為他的生命得到了巨大的威脅,由此產生了對周亞夫的怨恨。

絕食而亡

隨著平叛“七國之亂”,周亞夫的人生達到了巔峰,不僅當了太尉,還出任了丞相。似乎這時的周亞夫,有點後世東林黨人那樣,“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先是漢景帝打算廢黜太子劉慄;其次,匈奴徐廬等五位頭領來降,漢景帝打算將他們封侯,以此作為“勸降匈奴”的示範作用。兩次都遭到兩次周亞夫的極力反對。

面對斷送仕途的周亞夫,漢景帝並沒有就此放過,又藉著周亞夫兒子購買兵器一事(當作周亞夫百年之後陪葬之用),讓廷尉前去調查。最終周亞夫涉嫌謀反而被收監,在獄中絕食五天,嘔血而亡。

結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TAG: 周亞夫漢文帝吳楚漢景帝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