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速記弟子規

由 點塔七層 發表于 美食2023-02-02

因給孩子報了個記憶班,順便學了點,應用到中職生班級管理裡面,效果很好,現分享一點經驗

一、學習弟子規的意義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編寫的三言韻文,依據孔子部分教誨編成的學童生活規範。對現在的中職生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弟子規》與“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極為貼切:

首孝悌

”可謂愛國,自古忠臣必出孝子之家,孝順父母才會敬愛國家;

學文

”就是敬業,中職生的學業也是業;

次謹信

”做到了就可是誠信;

泛愛眾

而親仁

”就是友善的標準。

在上思政系列教育課時講解《弟子規》,並利用一些記憶技巧,使學生每天記憶20分鐘,在15天左右可以輕鬆背誦弟子規。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理解並應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學之間的矛盾明顯減少,這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大大減少了班級管理難度,很多以前半小時教育解決不了的問題,利用《弟子規》幾句話就能講通。

學習《弟子規》也對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弟子規的最後一句“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至”,令我感觸很深,聖與賢都可以透過自我提高逐漸達到,又豈能小瞧自己的學生。“蒿草之下,或有蘭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作為中職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透過學習讓他們思想和技能都有所提高。

學生有疑問,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中專生,怎麼能和聖賢沾邊呢?其實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就解釋過,他的一位學生指著門口正在拔草的農夫說:“你說人人都可成堯舜那樣的聖人,他們也算嗎?”王陽明平靜地點點頭:“堯舜拔草也不過如此!”

是啊,每個人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算是聖人了,烈日下辛勤勞動的農民是,車間裡一絲不苟專心工作的工人是,教室裡認真學習的同學是,講臺上認真講課的老師也是,這也是咱們天天講的“工匠精神”的含義。

正所謂“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二、記憶弟子規的方法

《弟子規》的記憶技巧,我在背弟子規的時候發現,每一行12個字是很好背的,理解了能想起一句整行很容易想起來,難點在於上下句的銜接,有時候這句背過了,下一句是什麼會卡很長時間。

利用記憶方法的鎖鏈法,用一個詞把上下句聯絡起來就好記了。例如下面四行:

(父) 父 母 呼 應 勿 緩 父 母 命 行 勿 懶

(母) 父 母 教 須 敬 聽 父 母 責 須 順 承

(冬) 冬 則 溫 夏 則 凊 晨 則 省 昏 則 定

(出)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業 無 變

這四行的口訣就是“父母冬出”可以理解為父母冬天出去,想象一個畫面:父母在雪花紛飛的冬天,父母要出門去。就可以很輕鬆的把這四句串起來,每一行可以理解後背過,再利用口訣串起來。

前兩行可以想象成一個小故事,父母向孩子招手,示意孩子過來(父母呼);孩子來了以後,父母命令他去拿一樣東西(父母命);東西沒拿好摔壞了,父母教育孩子(父母教);孩子不服教育,父母責罰他(父母責),利用影象法或故事法能加速記憶。

第二個四行也用類似的方法,最好和上面聯絡起來。

(小) 事 雖 小 勿 擅 為 苟 擅 為 子 道 虧

(小) 物 雖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親 心 傷

(親) 親 所 好 力 為 具 親 所 惡 謹 為 去

(身) 身 有 傷 貽 親 憂 德 有 傷 貽 親 羞

口訣為“小小親身”,理解為父母冬天出去,小小(當成孩子小名)親暱的抱著父母身體不放。這樣把四句串起來,背到這一行時想起一個字,就能想起一句三個字,再根據句意聯絡想起後面的句子,開始不熟練多背幾次就會越來越熟悉。

在找口訣的時候有疊詞儘量使用疊詞,如下段優先選用“力力讀讀”有助記憶。

(力) 不 力 行 但 學 文 長 浮 華 成 何 人

(力) 但 力 行 不 學 文 任 己 見 昧 理 真

(讀) 讀 書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讀) 方 讀 此 勿 慕 彼 此 未 終 彼 勿 起

下面四句選用四個人字更方便一起記憶:

(人) 人 不 閒 勿 事 攪 人 不 安 勿 話 擾

(人)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說

(人)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人)揚 人 惡 即 是 惡 疾 之 甚 禍 且 作

在本文的最後附有整篇弟子規的口訣作為參考,也可以按自己熟悉的詞語來當做口訣,並不是一定按我總結的來記憶。

三、理解弟子規的方法

在給學生講解《弟子規》的時候,發現由於中職學生語文水平較差,他們認為《弟子規》是古文,對裡面很多內容難以理解。其實學生是缺乏信心導致的,掌握方法後很快就可以理解清楚。可利用組詞法來理解,每一個字去多組幾個詞,挑選裡面合適的來組句。

例如:

不 (不會)力(努力)行(踐行) 但(只是)學(學習)文(文化)

(沒有) (盡力) (實行) (但是) (苦學) (文章)

(不能) (全力) (行為) (僅僅) (學了) (文字)

長 (成長)浮(浮躁)華(華麗) 成(成為)何(何等)人(做人)

(生長) (輕浮) (風華) (成功) (如何) (才人)

(長成) (漂浮) (華表) (成長) (什麼) (小人)

整句可以解釋為:不努力踐行,只是學習文章,會成長為浮躁華麗,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這樣就能快速的理解意義,容易記憶了,雖然不一定十分準確,但意義也能理解八九分了。

記憶《弟子規》應該是老師帶著背,而不是要求學生背,老師利用此方法每天20分鐘,15天內是能背過的,初背不熟練,再多加複習越背越熟。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如果利用老師的身份去壓制學生背誦,效果肯定不好,是“勢服人”;如果自己先背過,再帶領學生背過,是“理服人”,事半功倍。

四、學習弟子規的成效

《弟子規》在中職教育中的優勢是,它短小精悍、言簡意賅,能讓學生抓住重點,哪怕談話的內容都忘了,讓學生多重複幾遍弟子規的句子,也有很好的效果。自從要求班幹部、宿舍長帶頭學習弟子規,並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後,班裡的學習狀態明顯好轉,同學之間的矛盾明顯減少。

例如在開“嚴禁打架鬥毆”主題班會時,問學生從弟子規中咱們能用上哪一句?有學生回答:“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我當時就大力表揚了第一個回答的學生,看見打架躲遠點,不要湊近被捲入,不好的事情不打聽不參與,就能避免很多是非。

後來很多同學又相繼補充了幾句:

“恩欲報 怨欲忘 抱怨短 報恩長”寓意要忘記怨恨,記住恩情。

“勢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無言”寓意做事不要以勢壓人,要有理有據。

“善相勸 德皆建 過不規 道兩虧”寓意善意的勸誡別人,不要坐視別人的過錯,不提醒。

“彼說長 此說短 不關己 莫閒管” 寓意不要亂管閒事,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奸巧語 穢汙詞 市井氣 切戒之”寓意說話注意不要帶髒字,要有禮貌。

“揚人惡 即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寓意不要宣揚別人的醜事,會遺留禍端。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打架會讓父母傷心羞愧。

當時我比較驚訝,有些句子是我都沒有想到的,會後我表揚了這些同學,班會效果很好。

在學生日常談話中往往是,老師很認真的在說,學生貌似認真的聽,實際上聽進去的沒幾句。我有時候與學生溝通交流時,說著說著自己

總想多說幾句,失去重點。學生聽了多少、記住多少也不能掌握。利用《弟子規》我先點出一句重點,解釋一下,舉個現實中的例子,看學生懂了就讓學生回去反思,以後見了隨機提問那一句內容,效果很好。

例如:同學A自己不愛開啟水,總是去其他宿舍倒水喝,引起別人反感。我知道了後把A叫過來,告訴他這是不好的,別的同學暖壺打的水雖然不花錢,但也是人家的個人的,學校提供的免費熱水是在水房,不是在同學的壺裡面,偶爾借用可以不能長期喝,正如“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當時同學A就明白了,並保證自己多打水,如別人有需要也會分享。再見同學A時也提問他這一句,讓他加深印象。後來這位同學把“凡取與 貴分曉 與宜多 取宜少”用到了教室值日上,勸解了一個值日偷懶的同學,享受乾淨衛生的環境,也是別的同學勞動得來的也要“與宜多 取宜少”。

班長在學習完弟子規後,利用鎖鏈法記憶了200多句的《曾廣賢文》,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班裡普及弟子規後,部分同學主動記憶,剩餘同學也能熟悉弟子規經典句子,能節省班主任10%到30%的精力,班級裡的小矛盾也能及時化解,不會積攢成大問題。

在以後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中,我會繼續研究《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道德經》的作用,讓國學在中職學生的思政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從事班主任工作已經十幾年,從最早的完成教學任務到現在真心喜歡學生,是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的,寫此文的過程中也深感德薄而位尊,力少而任重。班主任雖是基層,但畢竟關係到幾十個孩子的成長,幾十個家庭的希望,班主任在家長眼中地位尊矣,責任亦重矣。不修德行,不鑽研學問,如何教書育人。

衡水科技工程學校

點塔七層

下附《弟子規》記憶口訣: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 父 母 呼 應 勿 緩 父 母 命 行 勿 懶

(母) 父 母 教 須 敬 聽 父 母 責 須 順 承

(冬) 冬 則 溫 夏 則 凊 晨 則 省 昏 則 定

(出)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居 有 常 業 無 變

(小) 事 雖 小 勿 擅 為 苟 擅 為 子 道 虧

(小) 物 雖 小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親 心 傷

(親) 親 所 好 力 為 具 親 所 惡 謹 為 去

(身) 身 有 傷 貽 親 憂 德 有 傷 貽 親 羞

(親) 親 愛 我 孝 何 難 親 憎 我 孝 方 賢

(親) 親 有 過 諫 使 更 怡 吾 色 柔 吾 聲

(諫) 諫 不 入 悅 復 諫 號 泣 隨 撻 無 怨

(親) 親 有 疾 藥 先 嘗 晝 夜 侍 不 離 床

(喪) 喪 三 年 常 悲 咽 居 處 變 酒 肉 絕

(喪) 喪 盡 禮 祭 盡 誠 事 死 者 如 事 生

出則弟

(兄) 兄 道 友 弟 道 恭 兄 弟 睦 孝 在 中

(才) 財 物 輕 怨 何 生 言 語 忍 忿 自 泯

(識) 或 飲 食 或 坐 走 長 者 先 幼 者 後

(人) 長 呼 人 即 代 叫 人 不 在 己 即 到

(長) 稱 尊 長 勿 呼 名 對 尊 長 勿 見 能

(長) 路 遇 長 疾 趨 揖 長 無 言 退 恭 立

(馬) 騎 下 馬 乘 下 車 過 猶 待 百 步 餘

(立) 長 者 立 幼 勿 坐 長 者 坐 命 乃 坐

(前) 尊 長 前 聲 要 低 低 不 聞 卻 非 宜

(進) 進 必 趨 退 必 遲 問 起 對 視 勿 移

(士) 事 諸 父 如 事 父 事 諸 兄 如 事 兄

(朝) 朝 起 早 夜 眠 遲 老 易 至 惜 此 時

(晨) 晨 必 盥 兼 漱 口 便 溺 回 輒 淨 手

(冠) 冠 必 正 紐 必 結 襪 與 履 俱 緊 切

(置) 置 冠 服 有 定 位 勿 亂 頓 致 汙 穢

(衣) 衣 貴 潔 不 貴 華 上 循 分 下 稱 家

(食) 對 飲 食 勿 揀 擇 食 適 可 勿 過 則

(酒) 年 方 少 勿 飲 酒 飲 酒 醉 最 為 醜

(步) 步 從 容 立 端 正 揖 深 圓 拜 恭 敬

(勿) 勿 踐 閾 勿 跛 倚 勿 箕 踞 勿 搖 髀

(緩) 緩 揭 簾 勿 有 聲 寬 轉 彎 勿 觸 稜

(執) 執 虛 器 如 執 盈 入 虛 室 如 有 人

(事) 事 勿 忙 忙 多 錯 勿 畏 難 勿 輕 略

(鬥) 鬥 鬧 場 絕 勿 近 邪 僻 事 絕 勿 問

(將) 將 入 門 問 孰 存 將 上 堂 聲 必 揚

(人) 人 問 誰 對 以 名 吾 與 我 不 分 明

(用) 用 人 物 須 明 求 倘 不 問 即 為 偷

(借) 借 人 物 及 時 還 後 有 急 借 不 難

(言) 凡 出 言 信 為 先 詐 與 妄 奚 可 焉

(話) 話 說 多 不 如 少 惟 其 是 勿 佞 巧

(刻) 刻 薄 語 穢 汙 詞 市 井 氣 切 戒 之

(劍) 見 未 真 勿 輕 言 知 未 的 勿 輕 傳

(非) 事 非 宜 勿 輕 諾 苟 輕 諾 進 退 錯

(道) 凡 道 字 重 且 舒 勿 急 疾 勿 模 糊

(說) 彼 說 長 此 說 短 不 關 己 莫 閒 管

(見) 見 人 善 即 思 齊 縱 去 遠 以 漸 躋

(見) 見 人 惡 即 內 省 有 則 改 無 加 警

(唯) 唯 德 學 唯 才 藝 不 如 人 當 自 礪

(若) 若 衣 服 若 飲 食 不 如 人 勿 生 戚

(聞) 聞 過 怒 聞 譽 樂 損 友 來 益 友 卻

(聞) 聞 譽 恐 聞 過 欣 直 諒 士 漸 相 親

(無) 無 心 非 名 為 錯 有 心 非 名 為 惡

(過) 過 能 改 歸 於 無 倘 掩 飾 增 一 辜

泛愛眾

凡 是 人 皆 須 愛 天 同 覆 地 同 載

(高) 行 高 者 名 自 高 人 所 重 非 貌 高

(大) 才 大 者 望 自 大 人 所 服 非 言 大

(有) 己 有 能 勿 自 私 人 所 能 勿 輕 訾

(福) 勿 諂 富 勿 驕 貧 勿 厭 故 勿 喜 新

(人) 人 不 閒 勿 事 攪 人 不 安 勿 話 擾

(人) 人 有 短 切 莫 揭 人 有 私 切 莫 說

(人) 道 人 善 即 是 善 人 知 之 愈 思 勉

(人) 揚 人惡 即 是 惡 疾 之 甚 禍 且 作

(勸) 善 相 勸 德 皆 建 過 不 規 道 兩 虧

(凡) 凡 取 與 貴 分 曉 與 宜 多 取 宜 少

(人) 將 加 人 先 問 己 己 不 欲 即 速 已

(恩) 恩 欲 報 怨 欲 忘 報 怨 短 報 恩 長

(待) 待 婢 僕 身 貴 端 雖 貴 端 慈 而 寬

(人) 勢 服 人 心 不 然 理 服 人 方 無 言

親仁

(人) 同 是 人 類 不 齊 流 俗 眾 仁 者 希

(人)果 仁 者 人 多 畏 言 不 諱 色 不 媚

(仁) 能 親 仁 無 限 好 德 日 進 過 日 少

(仁) 不 親 仁 無 限 害 小 人 進 百 事 壞

餘力學文

(力) 不 力 行 但 學 文 長 浮 華 成 何 人

(力) 但 力 行 不 學 文 任 己 見 昧 理 真

(讀) 讀 書 法 有 三 到 心 眼 口 信 皆 要

(讀) 方 讀 此 勿 慕 彼 此 未 終 彼 勿 起

(寬) 寬 為 限 緊 用 功 功 夫 到 滯 塞 通

(心) 心 有 疑 隨 札 記 就 人 問 求 確 義

(防) 房 室 清 牆 壁 淨 幾 案 潔 筆 硯 正

(墨) 墨 磨 偏 心 不 端 字 不 敬 心 先 病

(典) 列 典 籍 有 定 處 讀 看 畢 還 原 處

(籍) 雖 有 急 卷 束 齊 有 缺 壞 就 補 之

(聖) 非 聖 書 屏 勿 視 蔽 聰 明 壞 心 志

(馴) 勿 自 暴 勿 自 棄 聖 與 賢 可 馴 致

TAG: 弟子規學生記憶同學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