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田野新語|民間傳統技藝邁入“非遺”需提速

由 農村大眾 發表于 美食2023-02-02

近日,筆者採訪一地方名吃,該小吃製作技藝獨特、別有風味,是當地的“寶藏”美食。手藝人已經年過6旬,可該項技藝既沒有能勝任的傳承人,也未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恐有失傳風險。

上述情況不止一例。筆記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在一些地方,傳統文化技藝的手藝人其保護傳承意識比較淡薄,申報非遺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很多人直言,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懂寫材料,申報程式又繁瑣費事。腳還沒邁進去,就放棄了。

非遺專案申報工作比較複雜,大致需經過提報、專家小組評審、評審委員會審議、政府批准等環節。在申請過程中,往往需要手藝人提供大量與個人或技藝相關的材料,每一個步驟可能又由不同的部門來稽核。民間手藝人大多是普通老百姓,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文化程度有限,不熟悉非遺保護政策,更搞不定複雜的文字材料。此外,很多傳統技藝尤其是美食類技藝,是手藝人養家餬口的營生方式。而申報程式花費時間長、有些手續還需本人到場,可能會耽誤生意、影響收入。這也是很多人難以完成申報的原因之一。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很多優秀傳統技藝的存續狀態發生了積極改變。越來越多藏於民間的技藝進入到非遺專案,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也給傳承者來了更多的收益。

為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各地政府和手藝人都應重視起傳統優秀文化的保護,促使更多“寶藏”技藝提速邁入非遺行列。

各地政府需做好政策解讀,宣傳好非遺保護的相關政策,增強群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同時,對於當地需要加大保護力度、適合申請非遺專案的技藝,在流程申報等方面給予針對性指導,協助其辦理好相關手續,助力更多傳統技藝邁進非遺“大門”。

同時,技藝傳承人也要加強文化保護意識,主動突破知識“盲區”。要意識到,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不只是保護其物質形式,更重要的是保護優秀技藝和文化精神。保護好傳統技藝不僅能帶來更大的財富,更能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評論員 孫甲

TAG: 技藝非遺保護手藝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