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我家曾住在玉清觀旁

由 巴陵老街故事 發表于 美食2023-02-07

文章來源於“巴陵老街故事”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XwZr9muCOqCGzyDESgfUNg

原創 劉飛虎 巴陵老街故事

2022-10-20 06:16

發表於湖南

原文標題:迢遙玉清觀

作者:劉飛虎

公元1954年,洪水齊天。

洞庭湖氾濫了。原來的河灘、灘上的木排、排上的小屋,屋邊的沙洲……才幾天時間就都不見了。空氣裡散發著濃重的魚腥味。絳黃色的湖水吐著白色的泡沫,低聲呼嘯著爬過河(湖)灘,爬上石砌的臺階,一步一步地逼到我們家在慈氏塔西邊河(湖)沿下搭建的茅草房門口來了。

媽媽急得直掉淚,老天爺你睜開眼啊,你讓大水見天漲,讓我這一家四口往哪裡去喲?

六歲的弟弟就趕緊說,媽媽別哭,我在大姐學校對面看到有一個木頭房子,裡面是空的,我們可以搬到那裡去住。

我大聲呵斥,三毛莫亂講,大姐讀書的貞信女中,對面是建設電影院,哪來的木屋,還空的呢?

他講是真的,妹妹小清趕緊證明,我們到建設電影院爬圍牆看電影,被人發現了跟著追,我們跑了好遠,直到躲進一塊菜地裡的空木房子裡才沒被抓到。

真的有?那你現在就帶我去看看。

這一看,就把全家人從住了五年的寶塔底下,搬到了離寶塔一里多地的玉清觀。從茅草房搬到一間被人遺棄的破木屋裡,一住就是三十年。

說起玉清觀的來歷,相傳有一個民間故事。說的是兩弟兄一同在玉清觀學道,修行多年後,兄弟倆在道觀裡閒談時說到各自的道行功底,互不服輸,決定比試一番。弟弟指著桌上的硯臺說,我把這硯臺裡的墨水喝下去就能化成一條烏龍,攪得洞庭湖洪水滔天。哥哥說,你敢興風作浪,與民為害,我就有辦法降伏你,不信你就試試。話剛講完,弟弟端起桌上的硯臺,把裡面的墨汁一飲而盡,天空中立刻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弟弟化成一條烏龍,破窗而出。洞庭湖水陡漲三丈,整個嶽州城在風雨中飄搖。

哥哥見此,立刻拿了一張白紙,用剪刀剪了幾個紙枷,接二連三向洞庭湖中拋去,紙枷到了水裡就變成了鐵枷,死死地枷在正在興風作浪的烏龍身上,烏龍就再也不能亂動了。但是龍頭和龍尾依舊在攪個不停。為了防止烏龍復出,哥哥一不做二不休,在龍頭上壓了一座大塔,這就是慈氏塔——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慈氏塔壓著孽龍的頭,為了祭塔,離塔不遠的地方修建了寺廟。早年間,這裡有戲臺、旅店,還有妓院。緊靠玉清觀的那條街叫做乾明寺,據說與乾隆爺下江南有關。相傳這位風流天子到了嶽州後就宿在這裡的妓院裡。

清朝年間,這裡的寺廟有兩座,一是叫玉清觀的道教寺院,另一座叫乾明古寺,是佛教寺廟,名稱據說來自這位風流皇帝的御筆。緊靠乾明寺邊有一座小丘叫印山,傳說也是這位風流皇帝至此地全妃巷嫖妓,居然將玉璽丟失在山上了,當地民眾因這件荒唐事,就將小丘改名叫了印山。到我家搬來後,這裡的寺廟、戲臺、妓院早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一條叫乾明寺的小街,小街上當然都是些小商小販,或以打工為業引車賣漿者的市井之流。

玉清觀雖然不復存在,但有觀就有井,觀井不可分,伴觀而生的玉清古井倒是至今都在。到我們搬來時,古井邊還有一個讓人敬拜的廟,廟裡有一尊道士坐像供人上香。據說就是這裡的玉清真人。廟前面有一塊石碑,上面寫了玉清古井四個字,廟不景氣字卻有神,相傳是湖南大書法家何紹基所寫。

廟小所以井也不大,整個井臺也就一丈見方,這還包括四周用青石砌成的流水溝。但其作用卻不可小看。雖然那時嶽州城裡居民不多,卻因為沒有自來水,這裡離河(湖)又有兩三里地遠(岳陽人習慣將湖稱作河,當是取其諧音,是平息風浪的和合美好之意),所以除了吃的水要從河(湖)裡挑來,用的就是井水。這裡也就成為姑娘婆媳們洗衣滌裳的地方。河(湖)裡挑來的水難免渾濁,要打明礬澄清後才能用,而井水打上來就清瑩透亮,不含半點泥沙,清亮亮的井水用來洗衣,不但去髒還亮色,比河(湖)水要好。就連住得離河(湖)近的人家,也喜歡把好點的衣服送到井邊來洗。這就讓不大的井臺邊人來人往,檬棰(岳陽土話,即棒棰)搗衣的啪啪聲、木盆倒水的嘩嘩聲,水桶上下的碰撞聲,小兒小女的嬉水聲……除非下雨,一天到晚響聲不斷。

緊靠井邊的楊姓人家利用井臺,借水生財,開了一家豆芽鋪,每天下半晚夜深人靜後,取用上好清亮的井水,澆灌幾大盤白天生好的豆芽菜,天一亮就最早送到附近梅溪橋的菜市場。

搬來玉清觀時我已在印山上的嶽師附小上高小,課外書中最喜歡讀的是《封神演義》,也最佩服書中神通最大的“玉清元始天尊”。我心中納悶的是,我搬到以天尊命名的玉清觀來了,這玉清古井猶存,但觀呢,這“元始天尊”住的觀在哪裡?

這就又要說到我們搬來的這座空木屋。

這荒廢菜地上的木屋之所以一直空著,是因為原來的主人是一名日本醫生,他娶了一個姓王的中國老婆,日本投降後他沒回國,兩口子從外地來到岳陽,就在玉清古井旁邊按日本的和式結構修建了一個木頭房,用作他看病的門診場地。大家記不住他的日本名,就讓他隨了老婆姓,都叫他王醫生。岳陽剛解放的頭幾年他還在這裡替人看病,後來在鎮壓反革命時遭人舉報,被公安局抓走了,他的王姓老婆也不知去向,這個木頭房就成了無主屋。空下來後沒人管,也沒人敢來住。這就好死了(即便宜了的意思)走投無路的我們,等於我家白撿了一個空房子的便宜住了進來。

當時家家都是用的煤油燈。1956年端午節剛過,我們四個年輕小夥在井臺邊的路燈下打撲克。突然井臺邊上一戶人家失火了,我們幾個人射箭一樣地拿起木桶到井裡打了水撲進去救火。情急之中,我搬了一張樓梯,爬上屋頂揭開瓦,從上往下潑水。玉清觀周圍的住戶都來了,大家手忙腳亂地從井裡打水,順著樓梯把水桶木盆裡打上來的井水,一桶一盆地遞到我手裡,讓我往下澆。這瓦一揭開,火勢直往上竄,火頭衝出了屋頂,媽媽急得在樓梯下面大喊大叫。救火要緊,我根本沒聽見她喊什麼,直到十幾分鍾後,總算把火澆滅了。屋頂的橫樑雖已著火燒焦,好在沒有被燒斷,我平安無事地從屋面上下來了。

上世紀80年代未,作者與妻子張國瓊

媽媽見狀連忙把我喊到一邊,把剛才叫喊的話又對我說了一遍:我們家裡就你這個壯勞力,你可不能出事啊,這火都上了房頂,萬一你從上面掉下去了怎麼辦啊?

我接著媽媽的話,對呀,我不能出事,我們家一個都不能出事。我們馬上要把現在住的這個木頭房子拆了重建,改成磚房,不然木房子一起火,全家人一個都跑不出來的。

剛才和我一起打牌又救火的楊家劉家李家的三個同伴,也一齊對我點頭,你家那個木屋也是太危險了,要趕緊拆了重建,你要是建房的話,我們都會來幫你的。

周邊的人也跟著說,你今天冒死替別人家救了火,你家要蓋房,我們大家也會都來幫忙的。

重新蓋房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那來這麼多錢來蓋房呢?就算有錢這木材和紅瓦都還要指標才買得到,我們哪裡去弄指標呢?那就只能另外想轍了。

和玉清觀所有磚木結構的房子都不同,我想要把這日本東洋人蓋的木頭房,乾脆學城陵磯海關西洋人的房子一樣,建一個鋼筋水泥結構火燒不燃的平頂屋。但這建鋼筋水泥房的材料又從哪裡來呢?這就發揮了我拖板車的優勢了。

在碼頭上卸運的砂石因為是散裝貨,月臺上到處都有拋灑的,每次都要請人把這些砂石掃到一處後拖到河裡倒掉。我每天收工時,就把這些倒掉的砂石帶一車回來,堆在旁邊荒廢的菜地上。再到附近梅溪橋廢品站買一些粗粗細細的各種鋼筋鐵絲,下雨天在家裡沒活幹的時候,自己用鐵錘把它們一根根調直。這樣積累了兩個月後,覺得砂石鋼筋差不多夠了,又去花錢拖了一噸水泥回來,然後在家裡開始澆製鋼筋水泥板。這期間又要弟妹們去到馬壕的磚窯廠,專門去把廠裡的次品半頭磚,收集到一起,然後老闆十元錢一堆買給我們。再與自己板車排的十幾個工友們一說,十堆半截磚就都光光生生地拉到玉清觀來。看到我的木屋邊上有了磚有了鋼筋水泥板,半年前失火時答應替我幫忙的玉清觀鄰居們都自動來了。鞭炮一響,我的鋼筋水泥房屋就熱熱鬧鬧地動工了。

首先是打地基,把王醫生的木板房一拆就往下開挖,這第一鋤頭下去就聽到叮噹一響,一看居然是一枚銅錢,就趕緊接著往下挖,結果刨出了一個斑駁鏽蝕的鑄鐵箱子,撬開一看,裡面裝的是鏽蝕的銅錢,把銅錢上的泥巴沖洗乾淨,上面有“乾隆通寶”的字樣。

替我幫忙的劉志是建築一社的泥工班長,興奮地對我說,這下面有寶。

那我們趕緊挖寶,我拿過一把二齒鋤就死力往下挖,卻是齒尖碰到了石頭,火星直冒,挖不下去。

“我就不信這個鬼。”劉志一聲吼,我們兩個後生就甩開膀子圍著石頭使勁挖了半個時辰,挖出了一個圓圓的花崗石臺,石臺高約三尺,上小下大,圓臺上面用尺一量直徑也是三尺,下面量了圓周後一算直徑起碼有四尺,圓石臺面上有個一尺直徑深深的圓洞,石臺重量至少有七八百斤,幾個壯小夥試了下,根本抬不動。大家一看就七嘴八舌說開了:

肯定是挖到玉清觀寺的地基上了;

這圓洞一看就曉得是用來插木頭柱子的;

我們找到玉清觀的遺址了;

玉清觀原來就在王醫生的木屋底下。

我看到石臺抬不動,就說那就算了,讓它就在原地吧,我們就用這個石墩做屋基放線的起點。劉志就按坐北朝南的方位放線。再順著放的線挖地基,沒挖出多遠,又挖出了一塊一尺多寬的青石板,用鋤頭一敲下面“咚咚”響,再順著石板向前挖,青石板蓋居然一塊連一塊地出現,連成了一條直線。

劉志說,“這肯定是廟裡的地溝,好在沒有水,撬開看看。”

我說∶“慢點,“既然是地溝那就不要撬開了,裡面肯定有蜈蚣螞蟻和蛇鼠。這周邊都是人家,萬一放條毒蛇出來爬到別人家裡傷了人怎麼辦?”

劉志一想,“也是,我們是來蓋房子的,莫挖出麻煩來了。”

就把玉清大帝的“元始天尊”丟到一邊,也不再管什麼觀不觀了。按照放好的石灰線,只一天就把地基挖好了,再一天整個基礎就下完了腳。

房子建好了,引來玉清觀的鄰居們,還有金家嶺、梅溪橋附近不少人家都跑到我家來看洋房子。來人看後都說,這麼好的房子,平娭毑,你們家至少三十年不用換房子了。

可誰能想到,改革春風一來,三十年只過了一半,一九七九年我就放下了板車把,轉到了安裝公司從事高壓電氣安裝。因為效益好,有了經濟條件後,就在巴陵公司對面公子坡上,蓋了一棟三層樓的小洋房,這回屋面的平頂不是用來乘涼,而是養花種菜。居住環境再次改善,正是應了那句“人間隨處有桃源”啊。

TAG: 玉清觀我們木屋房子鋼筋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