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修道也罷,做事也罷,為什麼都不提倡說太多的話?

由 雪漠禪壇 發表于 美食2023-01-27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多言數窮”有三種意思:

一是“我不說了,無論我怎麼說,都說不清,不如守中吧”;

二是“不要說太多話,說得太多也沒有意義,不如守中吧”;

三是“不要有太多政策性的干預,還是讓老百姓安安靜靜地過日子吧。

有史以來,修道也罷,做事也罷,都不提倡說太多的話。

為什麼?

按老子的說法,就是說得越多,政策變化越大時,人們就越是不知所措了。所以,你不如守住中道吧。

我一直都不願多說話。閉關時一個人住,當然不怎麼說話,而且我們還有一條戒律,就是禁語戒,也就是閉關時不允許說話。平時我也很少說話,只有在講課時,我的話才會多一些,因為我必須說話。別人不講,我就得講;如果有人講的話,我就可以不講了。只要能不說話,我還是很少說話,就像老子說的,不如守中。

過去有八大苦行的說法,其中之一是禁語。蓮花生大師的佛母益西措嘉就守過八大苦行中的禁語戒,那時,她幾年都不說一句話。為什麼?因為你一旦明白真心,就不能說話,要默默地安住在真心狀態中,慢慢讓那種狀態穩定下來。一開始可能很難受,一天,兩天,慢慢就會習慣,幾個月,一年,不知不覺幾年就過去了。這樣,就能安住真心。

多說話不好的原因

一是容易得病,要是你不懂說話的方法,多說話會傷氣;

二是容易傷心,一傷心氣脈就不通;

三是容易發怒,說著說著就有可能發怒、動氣,於是火燒功德林,好不容易修出一點東西,一下就沒了;

四是容易過於高興、過於歡喜,容易失態。要是大笑的話,有可能引起心臟驟停或是窒息,從古希臘時代到現代,一直都有這樣的事情。過度的情緒,不管是快樂還是憂愁,都對人有害。

所以,多說話沒啥好處。

在聖人眼中,多說話是病,釋迦牟尼也不提倡多說話,他說:“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錯。”當然,這句話說的是:“智慧本體是超越語言的”,但它恰好也說出了語言的無用性。老子還說“大辯若訥”,意思是,最會辯論的人很少說話,他就像患了口吃一樣,一說話就結結巴巴的。還有“一默如雷”“沉默是金”等詞,都是在表述沉默的價值。

那麼,守中呢?

“守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不僅僅道家,儒家也強調“中”,中庸之道。佛家也提倡“中”,中道。你也許看過一個關於釋迦牟尼的電影。最早的時候,釋迦牟尼是修苦行的,餓得前胸貼後背。後來,他看到尼連河上漂來一個竹排,竹排上坐了個琴師,琴師正在調教弟子,說的正是中道的問題。琴師說,琴絃調得太緊容易斷,太鬆則彈不出音,他提醒弟子要鬆緊適度。釋迦牟尼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問題,原來修行不能走極端,應該守住中道。佛家有部經典叫《中論》。

儒釋道三家都提倡中道,這一點非常有意思

那麼,中是什麼?中就是心,守中就是守住自己的心。儒家也重視守心,孟子說“養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在守心,讓外界的一切都不能動搖自己的心。

除了心,“中”還有一種解釋是合二為一,兩者糅合到一起。比如智慧和慈悲合一為中,也就是智悲雙運;止觀雙運、樂空雙運、福慧雙修都為中。

第三種解釋是七情不發謂之中,也就是不讓喜怒哀樂等情感發作。真正的智者總是七情不發,安住真心的。這有點像佛家所說的真心,但佛家的真心中還有智慧。佛道兩家雖然有些表述很相似,但一定要注意:它們的本質還是不一樣,因為目的地不一樣,目的地的不同,決定了兩者的高下。

那麼,七情如果發出來了呢?

發出來也不要緊,喜怒哀樂等情感可以發作一下,但要恰到好處、有節制、不過分、非常得體,讓人覺得很舒服,一點不會破壞和諧。要能做到這一點,也很好,但它不叫“中”,叫“和”。發而有節,謂之“和”。“和氣”就是這個意思;“和平”也是這個意思;“和藹”“和睦”都是這個意思。“中”跟“和”放在一起,就是平衡和諧。大道是一定要平衡和諧的。

所以,“守中”就是在寂靜中感受世界,感受整個世界的同時,還要保持心中寂靜、中和。

這是道家的修煉,儒家也有身心修煉之法。儒釋道三家在許多方面都有相似性。有機會我可以專門講一講儒家如何修身。

王陽明就專門講過“七情不發”的那個“中”,但他不叫“中”,叫良知。在王陽明看來,良知是心的本來狀態、本來面目。他的表述有點像我們所說的真心,但區別仍然很大。因為我們的目的地不一樣:佛家追求出世、解脫,儒家追求入世、當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像一個走北京,一個走上海,最後不可能走到一起去。但王陽明確實從禪宗裡得到了很多滋養。

中庸之道也是這個含義。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不走極端,讓大家都能接受。“庸”就是“平常”的意思,不過分,有節制,就是中庸。有點我們所說的“平常心是道”的味道。

儒釋道三家的訓練,都看重守“中”。

如果從管理公司、治理國家的角度講,中就是本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就是少發表言論,少談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少談這個主義、那個主義,少搞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好好守住社會的和諧、中道,不要偏激。

總之,中有很多種解釋,守中也有很多種解釋,都有它的價值和意義。但在個體修行中,就是要求不要走極端,儘量少說話,默默地守住道心。

作者|雪漠 選文|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TAG: 守中說話中道就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