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洛麗塔情結”下的人性解讀

由 我是瞎讀的 發表于 美食2022-12-22

小時候讀《洛麗塔》,我以為這是父親和女兒的故事,長大之後才發現是戀童。再長大些,發現好像不只是這樣,它講的是一種異於常態的情愫。

關於本書

《洛麗塔》被拍成過電影和電視劇,很容易拍成戀童癖,然而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非如此。文學是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這本小說講了一個叫亨伯特的中年男子,愛上12歲女孩洛麗塔。洛麗塔是故事的主人公,故事是亨伯特的自述。亨伯特有戀童癖,還是一個精神分裂者,他對9-14歲的少女有一種無法剋制的慾望。因為話題的敏感性,這本書只在一些國家發行。

(圖片來自網路)

納博科夫是20世紀公認的傑出小說家,《洛麗塔》是他最有影響力,而又最具爭議的作品。如果想了解納博科夫,可以讀一讀《納博科夫傳》和《說吧,記憶》。

納博科夫俄國人,1899年出生在俄國聖彼得堡,是聲名顯赫的貴族世家,很有影響力。他的家人各個學識淵博,父親是司法大丞,據說參與建立了近代俄國司法體系,而且還是政治家,律師和記者。

(圖片來自網路)

據納博科夫回憶,小時候他們家有50個傭人。他早早學會了英語、法語以及俄語。據說納博科夫在學會閱讀和拼寫俄文之前就會英文了。17歲時繼承了叔叔的一份房產,由此獲得經濟獨立。

沒過多長時間,俄國爆發了10月革命。納博科夫一家1919年離開俄國,來到克里米亞,他父親成了克里米亞的司法部長。18個月之後,克里米亞白軍起義失敗,納博科夫一家前往歐洲西部,過上了背井離鄉的生活。1922年,納博科夫的父親在德國柏林開會時,闖進來兩個拿槍的人,為了掩護朋友,挺身而出擋住暗殺者的子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納博科夫由於父親離世而顛沛遊離,先後到了英國、德國和法國,但他的腦海裡只有俄國。生活上的失衡,成為了他文學創作的根基。受到父親愛國主義的薰陶,他開始用俄語寫作。在那個時候歐洲主流語言並不是俄語,他的作品長期無人問津。正是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的感情愈發豐富,寫了很多飽含思鄉之情的好故事。

1923年5月8日,納博科夫在柏林慈善化妝舞會上遇到了一個猶太律師的女兒薇拉,並在1925年於柏林成婚。成婚後的日子卻不好過,二戰來了,德國反猶情緒暴漲。納博科夫帶著老婆踏上了逃亡之路,去了一個最不反猶,也是猶太人最多的地方:美國。

到美國之後,納博科夫在大學裡教文學,同時寫小說。在新環境裡他只能寫英語,不能寫俄語。在1925年之後,納博科夫的作品都是用英語寫成,不用先寫成俄語再翻譯。納博科夫的語言天賦異於常人,他在美國寫的作品非常成功。但他還是十分想念俄語,十分想念祖國,鄉愁貫穿了他的後半生,他的英語寫作之路並不開心。

納博科夫說過,薇拉是他這輩子見過最好的女人。他在美國創作時,妻子薇拉當他的秘書,幫他校對、翻譯,做他的圖書經紀人、司機和助理。晚年的時候,納博科夫覺得有些作品寫得不好,想把它們燒了,多虧薇拉攔住,不然這些作品可能早就化作灰燼。當時沒被燒掉的作品之中就有《洛麗塔》。

他們的愛情很浪漫,結婚之後就沒怎麼分開過。據說納博科夫堅持給薇拉寫情書超過50年。納博科夫的兒子德米特里,收藏了300多封情書,將它們集結成冊出版。

由於不斷逃亡,躲避追殺和納粹的迫害,納博科夫60歲才得到名譽。納博科夫的命運是無常的,給他帶來無盡的失落感。正是因為這些,他才能成為真正偉大的作家。60歲時,納博科夫寫小說出名,再次獲得財務自由。他辭去大學教職,專職寫作。他們搬到瑞士,住進皇宮酒店,直到1977年,納博科夫去世。在瑞士的18年裡,他幾乎是隱居狀態。

命運在他年少時給予他財富,年老時又再次給予。不管是富足還是漂泊,他都把財富看得非常淡,他認為財富是用來交換精神自由的。即使到了老年,創造力依然非常旺盛。《洛麗塔》出版4年之後,他的另外一本小說《微暗的火》大獲成功,後來又出版了《看,那些小丑!》等長篇小說。他甚至投入了英、俄、法三種語言的校對工作中。除此之外他用14年的時間,將前半生的俄文作品翻譯成英文,還把普希金的長詩翻譯成英文。

值得一提的是,納博科夫離開俄國之後一生都沒買過房子,無論在德國、美國還是瑞士,他覺得只有俄國才是自己的家。遺憾的是直到去世之後,他的第一部作品在俄羅斯出版,那些曾經在他活著的時候指責他毫無俄羅斯骨血的批評家們,後來卻讚揚他,說他的一生是浸透著俄羅斯骨血的一生。

這本書的的成書過程也充滿了曲折。根據納博科夫說:他寫《洛麗塔》的動機是1939年報紙上的新聞:一個猴子在科學家的調教下,畫出了囚禁它的籠子和鐵條,給納博科夫帶來靈感。於是用俄語寫了《洛麗塔》的雛形,30多頁的小說。他並不滿意,正要將其銷燬時,妻子阻止了。

1949年,他又有了創作衝動,想用英語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作為男性,寫女孩可能有點難度,於是他搜尋了關於美國女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的論述,還從女性雜誌和小說中尋找靈感,並且從報紙上搜羅了相關的犯罪事件。他當時看到一則新聞:一箇中年男人,誘拐了新澤西的15歲少女,扣留21個月,作為橫穿美國的隨身奴隸。這些真實的新聞對《洛麗塔》的情節設定產生了諸多靈感。納博科夫覺得一切準備就緒,便開始寫《洛麗塔》,花5年時間完成。1954年,納博科夫拿著《洛麗塔》的打字稿,到處找美國的出版社,尋求出版。前前後後找了4家出版社都被拒絕。終於在1955年,找到法國出版社,悄悄地出版了《洛麗塔》。

《洛麗塔》是從小圈子裡火起來的,它最初依靠的是小圈子的口碑和讀者對禁忌的好奇。當《洛麗塔》第一次在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時,英國政府要求法國政府查禁這本書。那時的美國相對來說自由。1958年,《洛麗塔》美國版問世,成為暢銷書。1959年1月,這本書爬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位。當時多半的書評都集中在洛麗塔事件的真假,沒人討論這本書的文學價值。1955年到1982年,這本書先後在英國、阿根廷、南非等國家被禁。

(年輕時的博科納夫 圖片來自網路)

故事內容

小說開始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序文,一個自稱小約翰雷的博士要給讀者展示回憶錄:一個人在獄中的自白。這是現在所謂的戲中戲,比如一個導演在拍另外一導演在拍戲,一個作家在寫另一個作家在寫作。

在約翰雷博士的回憶錄中,主人公叫亨伯特。在他的案件即將開庭審理的時候,亨伯特因病猝死,雷博士得到批准可以出版這本書,這是一個死人的回憶錄。之後我們發現無論多恨這個人,也恨不起來,因為他死了。而雷博士也對亨伯特進行了嚴厲的道德批評:這是個令人髮指,卑鄙無恥,道德敗壞的突出典型。但讀者很難再站在道德制高點批評他,讀者可能更多地站在客觀的角度關注文學特徵,他們的情緒反而轉變為諒解,或者單純地變為對亨伯特的好奇。

如果亨伯特是作者,讀者肯定會感到厭煩,他不僅是戀童癖,還有豐富的心理活動。但作者從一個虛構小說家的角度告訴讀者亨伯特已經死了,會贏得讀者的同情與好奇。

在小說的開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文字:

Lolita,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 Lo-lee-ta: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at three,on the teeth。Lo。LEE。Ta。

翻譯過來是:洛麗塔,你是我生命之光,慾望之火,同時也是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向上,分三次,從上顎往下輕輕貼到牙齒上,洛麗塔。

(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在亨伯特的自述中,知道他出生在巴黎,教養很好,品味非凡。亨伯特第一任妻子因為他的背叛與他離婚。他帶著舅舅給他留下的遺產來到美國,成為一個學者。

亨伯特在自述裡說:要是有年夏天我沒有愛上某個小女孩的話,可能根本不會有洛麗塔。他愛上的那個小女孩叫安娜貝爾,安娜貝爾因為傷寒很小的時候就死了,於是亨伯特把所有的情慾想象全部定格在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身上。經過歲月的消磨,安娜貝爾的形象在亨伯特的心裡越來越曖昧,越來越難以分辨,心中只剩下對妙齡少女的情慾。

亨伯特並不是沒有試過戀愛,但全部失敗了。他最先被一個富有的寡婦拋棄,隨後又迷戀上了女房東。女房東不喜歡他,他開始迷戀女房東才剛滿12歲的女兒洛麗塔。他跟洛麗塔相遇時,大概35歲。洛麗塔不是她的真名,是亨伯特給她起的名字,洛麗塔來源於西班牙語,意思是小妖精。

(洛麗塔電影劇照 圖片來自網路)

由於兒時記憶的影響,亨伯特對洛麗塔完全無法自拔。為了親近這個早熟又熱情的小女孩,他娶了女房東為妻,成為洛麗塔的繼父。女房東在丈夫的日記裡發現他竟然對女兒有企圖,並對自己不忠。她很生氣,寫了三封信寄給自己的丈夫,結果在寄信途中被車撞死。亨伯特當晚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早上醒來才發現撕碎了妻子的三封信,也不知道這三封信寫的是什麼。

亨伯特將洛麗塔從夏令營接回,之後一起旅行,他在洛麗塔的飲料中下藥,想神不知鬼不覺地猥褻她,結果藥對洛麗塔毫無效果。相反,第二天早上洛麗塔十分淡定,還主動挑逗亨伯特,兩人發生了關係。亨伯特告訴洛麗塔,媽媽已經去世了,洛麗塔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與繼父生活下來的現實。

亨伯特帶著洛麗塔周遊美國,給她零用錢,買衣服和吃的。洛麗塔的慾望不斷地被滿足,洛麗塔發現繼父成為了她生活的一切。

這些都是亨伯特的自述。這種敘事手法在文學中稱為不可靠敘事,簡單來說作者故意選一個角度,是受限者敘事,它很有可能是扭曲的、遮蔽的。亨伯特說洛麗塔特別喜歡他,其實不一定。回憶錄的開頭就是“我”,“我”的記憶一般是模糊的,“我”也有可能借機美化自己,記憶非常不靠譜。這樣的敘述會使真實發生的事情,與文字敘述的事情,與讀者感受的事情根本不一樣,從而產生偏差。嚴格來說任何第一人稱敘述的事都有主觀傾向,都有不可靠的因素。在這個故事中,亨伯特堅信洛麗塔是喜歡他的。在他的主觀視角中,這個女孩在勾引他。我覺得他產生了幻覺,事實真相是什麼我們也不知道,留給我們無盡的遐想。

亨伯特又給洛麗塔買東西,又與她發生性關係,又跟洛麗塔說:你可以告我強姦幼女,但是當我在牢裡緊抓著欄杆的時候,你就成了無人照管的兒童。他嚇唬洛麗塔:你可能會被送到感化院、孤兒院之類的地方。亨伯特的潛意識很複雜,既要像父親,又要像男朋友,雙重身份構成了他情感的複雜性。

“洛麗塔情結”下的人性解讀

(圖片來自網路)

隨著時間的推進,洛麗塔長大了,知道了母親是怎麼死的,開始討厭繼父亨伯特。她意識到即使過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亂倫要好。她開始跟年紀相當的男性朋友交往。亨伯特把她送進了私立學校,還在課間的時候用高倍望遠鏡辨別與洛麗塔玩耍的女孩子中有多少是性感少女。他沒有意識到,或者說拒絕意識到在主觀視角里,美麗的、感傷的、勾引他的洛麗塔根本不存在,不過是他內心深處的陰影。

洛麗塔借旅行的機會,逃離了繼父的掌控。亨伯特瘋狂尋找,沒找到就放棄了。三年後的一天,亨伯特收到洛麗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也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她即將生產,丈夫在遠方找到工作,但是夫妻倆在動身離開前還有一些欠的錢沒有還完。她希望繼父能把原來她在家裡的一些東西賣了,寄幾百美元給她。亨伯特給了她400美元現金,3600美元支票。他把房子賣了,拿到1萬美元的定金。但她要求洛麗塔說出三年前是誰把她拐走的。在亨伯特的逼問下,洛麗塔說三年前拐賣她的人叫奎迪。

奎迪是洛麗塔學校的劇作家,很有才華。洛麗塔跟奎迪一起出走之後,才發現奎迪是個大色鬼,還是愛吸毒的癮君子。他曾經讓洛麗塔幫他拍色情片,洛麗塔拒絕了,被奎迪從家裡趕了出來。聽到這裡,亨伯特很崩潰,他難以想象洛麗塔居然把心給了這樣的人。

亨伯特請求洛麗塔離開她的丈夫,重新回到他身邊。但洛麗塔早已恨透了她的繼父,便拒絕了。亨伯特傷心欲絕,他要為洛麗塔做最後一件事:追蹤並搶殺奎迪。

亨伯特和奎迪最後的對峙,納博科夫寫了非常精彩的鬧劇:“我們抱成一團,在地板上到處亂滾,好像兩個無依無靠的大孩子,在他翻到我身上的時候,我覺得要透不過氣來了,我又翻到他上面,我被壓在我們下面,他被壓在他們下面,我們滾來滾去。”

對於這段話,我覺得有兩個解釋。第一,兩個人打架很激烈,第二,這兩個人其實是合二為一,在殺死奎迪之前,奎迪驚慌失措地狡辯形象,特別像狡辯的亨伯特。亨伯特面對的奎迪是不是他自己?我們無從得知。亨伯特殺的並不是別人,殺的是自己,殺的是自己的慾望,殺死慾望也象徵著悔悟與救贖。

從這個角度看,亨伯特根本不缺少道德評判,他早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這種道德評判不是站在世俗和倫理立場上的評判,而是文學家的道德意識與道德評價,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闡釋了人對生存困境做出的最後絕殺。

最終,亨伯特因為血栓病死在獄中,17歲的洛麗塔因為難產,死在了1950年的聖誕節。在亨伯特最後的宣告中,他說這部書稿只有等洛麗塔不再活在世上時才能出版,故事戛然而止。

“洛麗塔情結”下的人性解讀

(洛麗塔電影海報 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徹頭徹尾的悲劇。它的悲劇性不是因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為忠誠和背叛,更不是因為它涉及生活倫理和家毀人亡的故事,或者說它是法律上的情殺事件。它悲劇的根源就是佛教裡說的慾望。《洛麗塔》巧妙地借用情色小說的外殼,用十分荒謬的故事,成功地到達了人內心最核心的地方:慾望與道德。

小結

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特里林對亨伯特的情感非常複雜,他說:亨伯特就是一個惡魔,但這卻無法激起我對他的道德義憤,我甚至還準備寬恕他。

文學給予我們更多思考世界的可能,即使這些思考並不會那麼舒服。

“洛麗塔情結”下的人性解讀

(圖片來自網路)

TAG: 洛麗塔亨伯納博科繼父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