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岐山臊子面 永遠經典的味道 亙古不變的記憶

由 AI在路上 發表于 美食2021-12-08

岐山臊子面,真的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味道說不上驚豔,但絕對很經典,媽媽的味道用在她身上簡直再合適不過了,在我們那邊,每個媽媽都會做臊子面,在外面想家了,吃一碗臊子面,總會覺得心裡很踏實。記得我哥每次從外面回來的時候,到了我們縣城,總會先吃上一碗岐山臊子面。這好像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臊子面是中國西北地區特色漢族麵食、著名西府小吃,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流行,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譽最盛。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臊子面歷史悠久,起源於商周時期,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深受人們喜愛。

臊(sào,不讀shào)子面是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麵食、著名西府小吃,歷史悠久,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流行。其中也含有配菜,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在《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這裡的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臊子面含有豐富的香甜、滑潤澱粉、糖、蛋白質、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的功效,還有硫胺素、核黃素,纖維,維生素A,和三種氨基酸等。

岐山臊子面是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的一種傳統特色面,為西府名小吃。臊子面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岐山臊子面具有3000年的歷史,最早始於周代。製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 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喪、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

岐山臊子面來歷一

古時,周人由豳(今陝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在渭河邊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後渭河有一惡龍為禍,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離開經過數代開拓出的家園,奮起反擊,大戰七日才將惡龍殺死,飢餓的人們為慶祝勝利,將龍殺了和麵群體食之,覺得鮮美無比。於是在以後慶祝這次勝利時,便用豬代替龍和麵集體食之。後來擴充套件至其他節日和祭祀。這臊子面也漸漸傳開,而其做法也漸漸流傳中得到了發展。

岐山臊子面來歷二

岐山臊子面 永遠經典的味道 亙古不變的記憶

岐山臊子面來歷三

岐山文化館李辛儒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小冊子,書名叫《神來之食歧山臊子面》。據他考證,臊子面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這種遺俗在岐山長期存在,不論誰家辦紅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稱’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麵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餘的餘字之意。現在敬神靈和祖靈,吃回鍋湯的習俗已經改變。臊子面是岐山和關中一帶招待客人的便飯,新媳婦過門,孩子生日,老人祝壽,通常都以哨子面招待客人。

岐山臊子面 永遠經典的味道 亙古不變的記憶

岐山臊子面來歷四

據說在漢代景帝年間,岐山縣京當村有戶人家娶了一個媳婦,聰明伶俐,賢惠能幹,針線繡活做得好,廚房內還精於烹調。過門後有一天,她做了次麵條,光滑細薄,用料多樣,湯汁濃香,味醇厚鮮美可口。全家食後交口稱讚,年幼的小叔子尤其愛吃,經常嚷著、哭鬧著要吃嫂子擀的麵條。後來,小叔子用功讀書,經常是廢寢忘食,嫂子看到小叔子的學業一天天長進,學習十分辛苦,也時常擀麵給其補養身體,小叔子學習也就更加用功。有一年,小叔子進京趕考,榜上有名,作了個地方官員,過年時邀請同僚到家裡作客,客人吃過他嫂子做的麵條,飽餐之餘同聲誇讚鮮美無比。此後“嫂子面”便出了名,到處傳開來,爭相仿製品嘗。由於“嫂”與“臊”是異字諧音,天長歲月稠,“嫂子面”演變成了“臊子面”,在岐山一直延續至今。每當家裡遇到婚、喪、嫁、娶,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都用臊子面待客。

TAG: 臊子岐山小叔子麵條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