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好書·新書|沉積在歲月長河中的記憶

由 時尚小毛舍 發表于 娛樂2021-12-11

《史園三憶》

馬軍 編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21年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建所65週年。65年以來,歷史研究所作為一個科研機構、學術團體,是國家命運和發展道路的一個縮影。

歷史研究所有過光榮和艱辛,也有過苦難與迷茫,雖屢遇困境,卻歷久彌堅,終於發展成為南北學術界,乃至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史學重鎮。近年來,中國當代史研究成為史學研究的新學和顯學,毫無疑問,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國發展之路的重要特徵和基本邏輯,其本身就是當代史研究的優異選題和典型案例,內容精彩紛呈!

1956年以來,歷史研究所貢獻了一大批優秀的學術成果,積累了豐富的治學經驗。如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鴉片戰爭末期英軍在長江下游的侵略罪行》《五四運動在上海史料選輯》《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選輯》,1978年復所以後的《五卅運動史料》《近代上海大事記》《現代上海大事記》《上海史》《上海工人運動史》《上海通史》(1999年版),等等。除此之外,還有為數眾多,因各種原因而未竟的課題,其背後整箱整箱的未刊資料和相關檔案留存至今。這筆豐厚的學術遺產,是底氣,是驕傲,也是路標和指南。知古鑑今,當我們陷入迷途之時,它們是引領我們邁向未來的智慧之手。

在歷史研究所的學術史上,不僅有李亞農、周予同、楊寬、徐崙、沈以行、方詩銘、湯志鈞、唐振常等聞名遐邇的史學大師,也有章克生、馬博庵、雍家源、葉元龍、吳繩海、倪靜蘭等功勳卓著的史譯名家,真可謂群星輝映,燦若星辰!65年來,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數百名所內前輩同人,為求真、求實,青燈黃卷,殫精竭慮,克服各種干擾,忍受諸多委屈,奉獻了寶貴的青春和年華。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學術之忱、信念之光和人性之美,超越時空,跨越生死,長相吾等後輩左右,終非極少數“魑魅魍魎”所能掩蔽。這就是歷史研究所的精神!

歷史研究所從初創時期位於徐家彙漕溪北路20號(後為40號),到暫借田林路2號3層,再到中山西路1610號1號樓14層,直到如今的2號樓8層東側,曾經數易其地。雖然時光如梭,環境已變,再也回不到往昔的景象,但所圖書資料室的20多萬冊舊藏,無不默默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它們似乎總在提醒今天的讀者:在這個紛擾的世界中,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學術人生;歷史研究所又應如何儘快地實現研究的國際化、圖書資料的電子化和管理的制度化,以積極適應大時代的變遷……

《史園三憶》對已故學者的紀念文字、老同志的革命回憶,以及同人們的所史憶往進行了彙編,是研究上海學術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

全書分為三卷,上卷為《遠去的群星: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逝者們》;中卷為《綠圃紅葉: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老同志革命回憶錄》;下卷為《古杏與赭磚:徐家彙歷史研究所的那棟樓、那些事和那些人》。

#作者簡介

馬軍,1969年生,1992年入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現代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資料: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TAG: 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