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最後,能陪在你身邊的,往往是那個你不必討好的人

由 苳冬 發表于 情感2021-07-05

文/北島

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寫道:

“努力就可以成功,相愛就可以在一起,這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謊言,支撐著我們年少時跌跌撞撞。”

誠如這句話所說,很多陷入愛情裡的人,總以為自己的努力,可以補全對方的缺失。

於是,愛一個人就會拼命地付出,用力地討好,想著只要自己足夠好,另一個人就願意留下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一個人想要離開的時候,就算自己再討好對方,那個人也不會留下,不是因為自己付出得不夠多,而是因為對方根本不愛自己。

因為不愛,所以看不到自己的好;因為不愛,所以不願意接受自己的付出;因為不愛,所以所有的討好都沒有意義。

到了最後,能陪你在身邊的人,往往是那個你不必討好的人,因為當一個人不必討好,也能和你相處舒服時,同時也意味著兩件事。

生活“同頻”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關係很好的人,也會漸行漸遠?

有人說,是因為太多的感情經不過時間的考驗,再牢固的關係在時間的沖刷中,也會變得不堪一擊。

也許有些感情真的是如此,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生活無法“同頻”。

所謂“同頻”,簡單來說就是兩個人生活在同一個頻道。

好比笑點相同的兩個人,無須擔心一時的放聲大笑會讓對方有異樣的感覺;前進步調一致的兩個人,無須擔心自己走得太急弄丟了另一個人;同樣重視工作的兩個人,無須擔心自己忙工作時對方覺得忽略了自己。

太多的關係之所以維持不下去,正是因為彼此生活的節奏不同,哪怕強行捆綁在一起,也是兩個人的疲憊。

在這種狀態下,就算用力去討好對方,也會換來彼此都很累的結局,感情自然難有結果。

就像當初的謝娜和劉燁,彼此愛的時候是真的很愛,可是彼此的生活節奏無法同步,彼此的追求無法相同。

在劉燁想要早點組建家庭結婚生子的時候,謝娜還想多闖蕩闖蕩事業。

次次的求婚沒有被接受時,劉燁因此感覺到兩個人無法走下去,這才提出了分手,兩個人無疾而終。

放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感情也是如此。

需要委屈自己卑微討好的感情,大多是一段和自己頻道不同的感情。

因為頻道不同,才會刻意改變自己去迎合對方;因為頻道不同,才需要用討好去換取真愛;因為頻道不同,兩個人才無法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對方。

到了最後,在時間的沖刷下,能被留下的,也是那些能夠在同一個頻道的人,因為這樣的人相處不累。

三觀“契合”

微博上有這樣一句話:“相愛容易,因為五官往往顯而易見;相處太難,因為三觀總是深藏不露。”

三觀無法契合的感情,就算一個人的感情再真摯,也無法讓另一個人動心。

對方不動心的原因,不是看不到自己的這份真情,也不是自己付出

不夠多,而是因為“不合適”。

當初追求茅德·岡的葉芝,正是因為與茅德·岡三觀不合,這才被拒絕多次。

茅德·岡不僅是愛爾蘭的演員,還是女權運動家和獨立分子,可以說她的一生都在“戰鬥”,她心中的理想伴侶,也是一個能同自己一起“戰鬥”的人。

而詩人葉芝,顯然不符合茅德·岡的要求。

葉芝眼中的世界是美好而單純的,那些“戰爭”也好,權勢也罷,都無法入他的眼,他想要的是夢境,是完美。

所以,葉芝追求茅德·岡時,只會給對方寫寫情詩,說說情話,談談風花雪月的事。

對於這樣的葉芝,茅德·岡的評價是:“他是一個女人一般的男子”。

也是從這句話開始,茅德·岡堅定了不會接受葉芝的想法,因為她知道,就算兩人在一起,結局也難如意。

難如意的原因,是彼此的追求不同,是彼此的三觀不同,是彼此對未來的打算不同,更是彼此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

與此相反的,是那些不需要討好,也不需要苦苦追求就能開始和維持的感情。

彼此能夠欣賞,能夠承認,能夠接受,能夠理解,這才是一段感情可以長久的原因,因為彼此不需要刻意改變,就能夠彼此合適。

畢竟,哪有人能夠一輩子討好另一個人,又有誰能夠為了另一個人偽裝一輩子,只有能接受最真實的對方,才是一直走下去的前提,這樣的愛,不會令彼此疲憊。

最後,能陪在你身邊的,往往是那個你不必討好的人

很喜歡作家詹迪·尼爾森說過的一句話:

“最適合的伴侶,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裡——你認識那些傢俱,也認識牆上的畫,架上的書,抽屜裡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房子裡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夠自如地四處行走。”

好的關係,需要彼此坦誠、真實,也需要互相信任,合適。

在這種狀態下,誰也不需要偽裝自己,更不需要為了對方委屈自己,自己不會覺得累,這份感情才容易長久地維持下去。

所以,真正被時間沖刷掉的,不一定是感情不夠真摯的兩個人,但往往是沒那麼合適的兩個人。

最後能陪在你身邊的,是那個你不必討好,也依然愛你的人,因為這樣的兩個人,才是真正的生活“同頻”,三觀“相契”。

—END—

今日話題:

你覺得討好能換來愛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TAG: 討好彼此茅德感情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