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戈壁灘上的芨芨草,也能做出這麼漂亮的工藝品

由 繁華落幕依舊 發表于 體育2021-12-14

原創:馬貓

嘉峪關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傳統文化。今天,小編帶大家去認識一種曾經非常實用的手工藝——芨芨草編扎。走在嘉峪關的農村,不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石縫中、河灘上、鹽鹼地,都會發現生長茂盛的芨芨草。睿智的嘉峪關人就地取材,用芨芨草編織出大小各異、形狀不同的草物品,主要用於生產生活,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芨芨草,早在《漢書》中便有記載,當時稱“白草”。《漢書·西域傳》記載:“樓蘭國出玉,多葭葦,檉柳(即紅柳)、胡桐、白草。”顏師古《注》說:“白草似秀而細,無芒,其幹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也。”芨芨草的根系和其他耐旱植被一樣很發達,堅韌粗壯,有些長達數米;莖稈有織毛衣的竹籤粗細,但長得長而堅硬,有些可高達兩三米。芨芨草都是一叢一叢地生長,每一叢有上百根莖稈;葉子有些短小,大約幾十釐米長,一釐米寬。當地人有一句口頭禪,“這玩意(芨芨草)七個根,凍不死,幹不死,燒不死,無處不在。牛也吃,羊也吃,大饑荒時人也吃。”

芨芨草的應用,由來非常久遠。嘉峪關長城的城牆多為壓榨牆,這是一種用樹枝幹、芨芨草、木板等構築的城牆。築牆時要先在地上挖一條不太深的溝,鋪上芨芨草、紅柳,做好基礎;然後再鋪一層沙石,在沙石上再鋪一層岌岌草、紅柳,這樣層層上砌,築成牆體,沒有絲毫黏性的沙石和芨芨草、紅柳疊壓在一起,就變得非常結實。在修建長城的過程中,芨芨筐以及芨芨草編織的草繩是運送石塊、泥土和木料的主要工具。明末清初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芨芨編扎技藝也不斷髮展,除了編織草繩、各種大小造型的提筐、籃子外,還編織草蓆,用於鋪炕和蓋房使用。

收割芨芨草的時節一般在白露過後。將長成的芨芨草連根拔下,按長短粗細均勻紮成捆。收割回來的芨芨草還要經歷幾道漫長的流程:晾曬、挑選、去皮,再用溫開水浸泡,然後用塑膠布包起來悶發,最後陰乾,才開始編織。編織手提筐、草蓆、扎掃帚用的芨芨草要取旱地裡生長的,短、細但結實耐用,編好的筐、籮、笸和盛糧食的囤子,用好幾年都不壞;編草繩、打腰子用的芨芨要取水地裡的,細長,但較粗,所以要事先用木榔頭把芨芨草捶劈,便於編織。

芨芨草編扎看似容易實則難,特別是編筐子難度最大,這裡面蘊藏著大智慧。編筐子先編底,後編膀子,膀子編到一半時加提筐樑子,樑子一般選用榆木材質,因為比較堅硬耐用,做樑子時先將其用火烤軟彎曲,最後收邊,一件筐子才算大功告成。筐的大小由人定,其要領是放好筐底的橫豎條子,先放第一根條子,再按橫豎一根一根放,每根條子大約由十根芨芨草擰在一起組成,橫的條子一般為單數,豎的條子一般為雙數,方便在單數的中間一根上加提筐樑子,起到平衡作用。剛開始的環節最難掌握,稍有不慎就會走樣,編出來的筐子不規整。在編扎的時候,要根據條子的粗細情況,不斷把芨芨草一根一根插在上面,一直延續。條子之間相互交叉扭轉,一環扣一環,緊密相連,才能編扎出一個滿意的筐。

戈壁灘上的芨芨草,也能做出這麼漂亮的工藝品

芨芨草編織物品具有通風防潮、結實耐用的特點,用芨芨草編織的筐、囤子裝上糧食放十年八年都不成問題,做的草繩用時拿水浸溼,會愈發結實堅韌,這些技藝是經驗總結,體現著先祖們古老的文明與智慧。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人蓋房子都用樓板頂,年輕人睡上了席夢思床,芨芨草房席、炕蓆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芨芨草扎品逐漸被價格低廉、用起來更方便的塑膠製品所替代。但不管怎麼樣,芨芨草編扎這樣的傳統技藝不能丟。

戈壁灘上的芨芨草,也能做出這麼漂亮的工藝品

為了讓更多居民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傳承人們在芨芨草編扎品裡注入了新穎、時尚的創新理念和元素,使其體現現代氣息的自然、清新、簡約之美,讓傳統技藝源於生活、裝扮生活。總之,芨芨草編扎工藝是一項實用性非常強的民間技藝,曾貫穿著嘉峪關人生活的點點滴滴,這項久遠的技藝,會像古老的長城一樣,永遠傳承下去,編織出大西北別具一格的藝術奇葩。

TAG: 芨芨草編織條子編扎嘉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