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古代官員想請假和休假怎麼辦?知道他們發明的理由會讓你笑掉大牙

由 拳拳盛意 發表于 汽車2021-04-24

對於現代人來說,傷風感冒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吃點藥休息幾天就沒事了。如果用“感冒了”來當做請假的理由,估計領導要把你炒了,還鄙視你,說你“嬌生慣養”。但是,這種請假理由發生在古代,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在古代,“感冒”作為請假理由已經被廣泛運用了!

下面是兩種比較常見的請假理由:

1。拉肚子成了請假慣用藉口

在宋朝,有個叫“館閣”的中央級學術機構,掌管圖書、編修國史。此機構每天晚上都會安排一名值班官員,防盜書。

要知道,值夜班可是件苦差事,漫漫長夜,獨守孤房,無法入眠。

問杜甫:

《春宿左省》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說回“館閣”的值夜班,正因為這是苦差事,各個官員就想盡方法請假開溜。初時,常用的藉口是“害肚”,也就是拉肚子。如果想偷懶,就在請假簿上登記:“腹肚不安,免宿。”然後就可以開溜了,也是很任性。

“腹肚不安”,成了一種相沿成習的藉口。只要請假不連續超過4天。就潛規則了。因此館閣的官員們俗稱這本請假簿為“害肚歷”。

2。“感風”感覺好高大上啊

“拉肚子”的理由用爛後,肯定會被懷疑,所以要想出別的理由了。

南宋時期,時為太學生的李鵠,也覺得這個請假理由被用濫了,而且“有辱斯文”,所以他在請假薄上寫了“感風”。

這個詞源於醫書《三因方》之“六淫”,即風、寒、暑、溼、燥、火。陳鵠搞了下微創新:感 風=感風,“感”者,受也,故稱“感風”。“感風簿”一詞從此開始風靡官場。

到了清朝,“感風“一詞又被微創新了,發明了”感冒“這一請假理由。

”冒“有透的意思,”感冒“:感染了風寒,但一直帶病堅持上班,但如今病情嚴重,頂不住了,病倒了要請假。理由讓人感動,領導也不得不批准啊。

為什麼古代以感冒為藉口請假都可以批?

現代人感冒吃藥休息幾天就會痊癒,但在古代,感冒可是分分鐘會成為“死神之手”。

皇帝也不能倖免於難嗎。

我們最熟悉的一位皇帝,清康熙皇帝就是在69歲的時候,偶感風寒,就這樣突然去世了,成為清宮謎案之一。或許能讓康熙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他可能不會選擇“向天再借500年”,而是選擇“給我一副感冒藥”吧。

而明朝有一位皇帝也同樣逃不過“感冒”的毒手。明孝宗朱佑樘和明武宗朱厚照是父子倆,都是因為一場感冒就去世了。

古代真的拿感冒沒辦法嗎?

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沒有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

東漢醫聖張仲景就有麻黃湯、桂枝湯等名方傳世,而其他醫生更是傳下各類方劑不下幾十種。

這些藥方都是經過千百年的時間驗證,藥效自然不錯。就連現代的感冒藥中,也能看到這些中藥成分,例如:板藍根、柴胡、三叉苦,等等。

普及一下古代的休假制度:

古代官員的休假制度起源於先秦,最初叫做“告歸”。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

劉邦任秦朝亭長時,“常告歸之田”。

當時,劉邦在泗水亭當亭長,是個小官。想請個假回家,便以回家耕田、務農為理由。上面同意了,想什麼時候回就回。

古代官員想請假和休假怎麼辦?知道他們發明的理由會讓你笑掉大牙

到了漢朝以後,劉邦稱帝時,才有了真正的放假制度,日子過得比較舒服。

《漢律》中記載:

“官吏五日一休沐。”

每五天就休息一天,當然這一天是為了洗個澡(頭髮比較長)、休整狀態。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火紛飛,並沒有對請假制度改良,只是延續了漢朝的制度。

三國孟康《漢書注》中有記載:

“古者名吏休假曰告。”

唐宋時期,官員放假措施加以改進,增加了“荀休”等政策

《唐會要》中記載:

“永徽三年二月十一日,上以天下無虞,百司務簡,每至旬假,許不視事,以與百僚 休沐,唐高宗李治根據天下太平的大好形勢,每個月上旬、中旬、下旬各放一天假, 叫作上浣、中浣、下浣,稱為“旬休”。

唐高宗年間,為了方便某些偏遠的將軍等官吏,五天一輪休不方便,便出臺了十天一輪休的政策。

古代官員想請假和休假怎麼辦?知道他們發明的理由會讓你笑掉大牙

元明清時期,官員放假比較嚴苛,日子不太好過

從元朝開始,官吏自由的幸福生活就被打破了。傳統放假的節日從100多個驟減到16個,算起來,輪休的時間其實也就幾個月時間。

明清時期,基本延續了元朝的放假制度,先前的“輪休”和“荀休”政策,漸漸減少,甚至都直接取締了。

TAG: 請假感冒感風理由輪休